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腾讯书院”聊诺奖

万钧 《 青年参考 》( 2012年10月31日   33 版)

    北大教授张颐武说过:“诺贝尔(文学)奖就像水痘,出一次就精神免疫了。”如今,这个中国人盼望已久的奖终于被莫言拿了回来,它到底给文坛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10月24日晚,以“后诺奖时代的华语文学创作之路”为主题,第二期“腾讯书院”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中青年作家的两位代表人物——海岩、蒋方舟做客现场,通过对话探讨莫言获奖后,华语文学的命运和前途。两人都表示,获奖是好事,中国文学将由此获得更多关注,同时也披露了各自在成名过程中走过的心路。

    海岩称,面对青年作家,自己已经“过时”;国人的诺奖情结是文化弱势的体现。蒋方舟则坦言,是写作让自己摆脱了儿时的自卑;至于社会上流传的一些非议,她从十几岁起就遭到外界怀疑,“与其回应,不如埋头写书,让时间证明一切”。

    “腾讯书院”是腾讯网文化频道联合腾讯微博、腾讯教育频道打造的公益讲座。活动主办方表示:“文学没有衰落过,否则莫言的获奖也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这说明大众还是关注、热爱文学的。这也使得我们有义务为文学、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做一些事。”

分享到:

 

奥巴马和罗姆尼爱看什么书?
基辛格:棋盘上的中西战略差异
“腾讯书院”聊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