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被视为全球金融危机的胜利者,又被当作德国工业的希望和威胁。北京不想继续充当世界工厂,但该国经济引擎显露降速迹象,未来走向目前毫不确定。
中国经济的一大特点是渴望向外扩张。但另一方面,国内经济最近的表现并不太好。甚至有人谈及“泡沫”可能破裂,“中国盛宴”行将结束。中国引擎已开始减速,经济增长远低于过去10年10%的平均增长率。从7月到9月,中国经济仅增长7.4%,这已是连续七个季度增长率下降。
在欧洲停滞不前和美国债务水平创下纪录的当前,这些数字可谓不俗,但中国为此担心,因为目前其他指标也不如人意。随着劳动成本的上升,造船和小商品如圣诞饰品制造业不再像以往一样赚钱。
中国正经历双重发展。其顶级公司如电脑制造商联想及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和华为公司取得节节胜利。同时,其他工业企大都不得不经历痛苦改造。
中国正告别世界工厂的形象。当前的经济模式“迫切需要改变,”世界银行3月份一份高度批判性的报告称——令人惊讶的是,中国政府也参与了该报告的撰写。报告称,中国将有可能损害其以前的成就,除非进行彻底改革,也必须抑制国有企业近乎垄断的影响力,限制利益集团的权力。报告称“中国已走到另一个转折点”。
中国当前的问题在东莞暴露无遗。这是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一座大城市,那里有世界最大的购物商场。但在面积达66万平方米的新华南商场,顾客屈指可数,甚至大多数商铺已关门停业。就在不久前,中国打工大军为欧洲和美国市场制造出从手表到手机的大量消费产品,而他们工作和生活于工厂和集体宿舍密布的地区。
但现在,东莞模式很快变得过时,当地数百家低工资工厂已倒闭。这一定程度上与美国和欧洲危机造成需求减少有关,但也是因为中国正大踏步跨入一个更成熟、快速老龄化的工业社会,就跟以前的日本和韩国一样。
这种转变带来的结果是:工资水平和成本上升,一些行业劳动力短缺,工人安全和环境监管变得更严格。许多鞋类和玩具厂商已迁至越南和柬埔寨等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
为了未来的保障,中国的前瞻思想者们肩负着移山的重任。在东莞郊区,一大片红褐色区域正在成形。据核科学家和新时代预言者张秉运(音)说,那里将成为“中国进入高科技时代的发射台”。
他和其他数百名科学家计划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将中国首个散裂中子源项目投入运行(编者注:散裂中子源就像一台“超级显微镜”一样,可以研究DNA、结晶材料、聚合物等物微观结构)。目前世界上仅有美国、英国、瑞士和日本拥有此类设施。
张预言:“我们将在新材料开发及生物技术和遗传学方面取得巨大进步。”他希望私营高科技公司今后落户东莞,提升现有产品。但眼下,只有政府在该区域建设施。中国政府希望投资能加快“本土创新”,同时也希望发现本国的比尔·盖茨。
这处工地也是理论家们的战场。在幕后,领导人面临着国家需要什么的难题。中国是需要监管更松的国家资本主义,让从农村到城市的大量打工族,能更有效率地为世界其他国家生产商品吗?还是需要更多具有高科技潜力的私营企业(它们很难控制)?
过去30年来成就中国经济奇迹的政治和经济因素,非常适合于将一个贫穷、不发达的国家推向前进,但不适合发展一个日益富裕和工业化的国家。中国总理温家宝也坦承,中国经济存在结构性问题,这造成“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最终不可持续的发展”。
在迈向全球高科技产业之巅的长征路上,中国特别把目光投向了德国。一些保守的党内战略家提醒不要受到西方国家太多的影响,而中国先锋学者公开鼓励国人效仿“出色的德国模式”。中国学者认为,尽管遭遇全球金融和欧元双重危机,德国经济的所有关键指标都是正面的。
中国人最感兴趣的是获得最新技术。最近几个月,一些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已落入中国之手。但对于中国人来说,今年最具战略意义的投资,是今年1月他们收购了德国一家老牌工业公司。中国建筑设备巨头三一重工收购位于斯图加特附近艾希塔尔的混凝土泵制造商普茨迈斯特,这是中国买家首次成功拿下德国中小企业。
德国《明镜》周刊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