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东西德史学界各自反思历史罪行:

关于纳粹大屠杀的两种叙事

○作者 [美] 格雷戈里·保罗·魏格纳 ○译者 聂露 《 青年参考 》( 2012年10月24日   33 版)

    布痕瓦尔德集中营里形销骨立的囚犯

    冷战时期,东德和西德的历史教科书就纳粹历史罪行的探讨,往往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侧重点。即便如此,两国的教材编篡者都试图藉此创造更公正和宽容的社会。

    在向青少年教授国家历史时,“忽略”是意识形态塑造的核心机制。冷战提供了一个典型的例子,证明意识形态如何在分裂的德国塑造了两种“有选择”的历史传统。这些传统反过来影响了“在集中营使用强制劳役”的所谓公司共谋问题——有些可说,有些不可说。

    东德的国家教材编篡部门,曾集体编写一部教材《历史9》,试图将集中营里的反犹主义和大规模杀戮解释为“邪恶的法西斯政权逻辑”的自然延伸。编著者们不满足于提供一部编年史,还记述了纳粹抵制犹太人商店,“水晶之夜”,查抄犹太人家产以及1942年万湖会议(会上制定了针对犹太人的“最终解决”屠杀计划)等事件的详情。

    马列主义认为“资本主义不道德”的观念,为作者建立某种因果关系提供了意识形态基础。东德把公司为追求利润而在集中营强制使用劳役,视为历史叙事的一个关键部分。同样,帮助希特勒夺取权力的垄断资本主义,也被定性为导致大屠杀发生的主导力量。

    东德课本里有关“最终解决”方案中的公司同谋的内容往往极为详尽。例如,在一张表现通往奥斯维辛的铁路入口的照片下,《历史9》的编委介绍说,法本化学工业公司曾在这个全德第一大集中营里建有化工厂。同时附上的还有该公司与集中营主管之间的信件,披露了双方为“买卖”150名女囚犯用于药物试验的全过程。在这桩交易中,法本公司抱怨每个人卖200马克太高,希望“砍价”到170马克;最后,集中营看守被告知:所有试验完成得很好,全部“标本”都死了。公司方面因此提出请求,索要更多囚犯用于试验。

    这种证据——用来对某些企业助纣为虐、参与纳粹大屠杀进行道德谴责——即使在统一后的德国历史教科书中能够找到,也是特别罕见的。而在大洋彼岸,美国的教科书也没广泛讨论过类似问题。说来有趣,前几年针对通用与福特两大汽车巨头的一次调查,正是起源于它们在战时涉嫌使用强制劳役并参与赞助纳粹政权。支持传统的东德历史观的其他论据也非常容易找,如在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有一个特别不起眼的小标志,标明了第三帝国统治下最主要的电子产品承包商之一西门子公司,曾经在那里设立强制劳改营。

    在描绘那些反抗希特勒政权的代表性人物时,东西德的方式也截然不同。一个重要的分别在于,在东德某一门高中生升学必考的课程指南中,犹太人受到的迫害与死亡集中营被彻底抹掉;相反,同一份课程指南极力强调左派共产主义者的勇敢气概。反观目前的历史教科书,其采纳的基本是西德的模式,出身上层或宗教团体的异见分子受到偏爱。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德国的统一,意味着垄断资本主义这一东德用来解释希特勒上台原因的主题失去了正当性,结果只能是在新版教科书中遭到删除。毋庸置疑的是,在曾经分裂的德国,对过去之意义特别是关于大屠杀问题,意识形态的差异如影随形。然而,即便指导思想存在巨大裂隙,双方都是为了创造一个更公正、更宽容的社会,并且在某种程度上相信:教育对改造下一代人的国民性格,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

    □摘自《审查历史——日本、德国和美国的公民身份与记忆》,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年6月,标题和提要系编者所拟。

分享到:

 

用教科书为历史调焦
关于纳粹大屠杀的两种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