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世界第一的“厄运”

本报记者 陈楚 《 青年参考 》( 2012年10月17日   48 版)

    丰田社长丰田章男(中)在美国接受质询

    吉利能否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骄傲︖

    美国就像一条护城河,保护高处不胜寒的通用汽车。

    编者按:上世纪90年代,“瓦良格”号航母完成70%的建造后,乌克兰和俄罗斯领导人问黑海造船厂厂长马卡罗夫:“为了将舰完工,工厂究竟需要什么?”马卡罗夫回答:“我需要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因为只有伟大的国家能建造和拥有它,而现在,这个国家已经不存在了。”历史同样证明,一个能长久稳居世界第一的汽车企业,也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支持,否则,“世界第一”带来的将是不尽的厄运。

    4年前,美国人怎么也不会想到,丰田能够从通用汽车手中夺取被其垄断达70年之久的世界汽车销量榜冠军。此后一段时间,业内更是普遍预测,丰田不久将在美国车企“三巨头”的老家占据绝对领先地位。甚至有分析称,以丰田为首的日本车企将凭借在混合动力和电动车方面的技术优势,拉开与专注于传统动力的德国和其他欧洲汽车企业的距离。

    然而,得到世界第一,是丰田厄运的开始。两年前的丰田“召回门”事件最终被认为是美国政府精心设计的“鸿门宴”,目的再简单不过:打击风头正盛的日本汽车工业,保护“奥巴马汽车公司”(由于经济危机和经营状况恶化,美国“三巨头”中的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均被奥巴马政府出资救助,美国政府成为其大股东)和美国汽车工业。

    如今,丰田刚刚爬出陷阱,走出地震海啸的阴霾,有望再度超越通用成为全球车企利润第一的时候,却又遭遇厄运,即以北美市场为主的全球性召回。

    因此,从全球汽车业数十年来发展的轨迹看,真正的世界第一只有通用汽车,它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这是丰田做梦都想拥有却得不到的。

    “让那些丰田车在码头上生锈”

    二战后,美国庇护下的日本经济迅速发展,丰田一跃成为日本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汽车企业。由于日本市场容量有限,向来谨慎的丰田只得将触角伸向太平洋彼岸的美国。

    经历了一番波折,熟悉了美国市场门道的丰田,从1968年开始,销量直线飙升,两年时间内,仅花冠车型就在美销售20万辆。随后的1973年10月,由于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导致油价翻了近四倍。日本汽车尤其是丰田在美国更是空前地受到青睐。为满足美国市场需要,花冠的生产速度达到65秒/辆。1980年,丰田的总产量突破了300万。

    同年,日本汽车年产量超过1100万辆,一举超过美国的801万辆。眼见日本汽车如洪水猛兽般涌入自家后院,一向对日本车企不以为然的“三巨头”慌了神,美国政客也开始对日系汽车发起攻击。时任美国财政部长康纳利甚至扬言“让那些丰田车在码头上生锈!”就在这一年,美国参议院通过“汽车决议”限制日本汽车输入,东京只得忍气吞声。

    紧接着,美国拉拢包括英、法等在内的5个国家,于1985年出炉了著名的“广场协议”,其中就包括让日元大幅升值。1988年底,日元对美元升值幅度达86.1%。签订协议前,日本出口贸易中,96%以上都是工业制成品,其中汽车占了很大的比重。

    作为广场协议的直接后果,日本车企只能被迫选择在美国本地化生产。1988年,丰田在北美最大的工厂——肯塔基工厂,在人口只有1.8万人的小镇乔治城开工。

    美国人万万没有料到,日本汽车制造商纷纷涌入美国建厂后,销量不降反升。又经过20多年的明争暗斗,随着丰田超越通用成为世界第一,美国政府的容忍终于达到了极限,不得不采取“国家行动”维护本土汽车制造商的利益。

    2010年2月,日本人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视,看到的却是丰田章男社长眉头深锁、紧抿双唇出席美国国会听证会的情景。发行量最大的《读卖新闻》的头版和《朝日新闻》的重点报道都配上了丰田章男眼含泪水的照片,标题是《丰田总裁:道歉、感激、泪水》。

    对于这场“鸿门宴”,日本著名财经媒体《东洋经济新闻》则往事重提,联想起上世纪80年代的日美汽车贸易争端,称“敲打丰田”恍如旧日重现——想要拥有伟大的企业,就必须拥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作为支撑,被不断敲打的丰田只能感叹自己并非出身豪门。

    伟大的企业必须有“护城河”

    巴菲特说过,一家真正称得上伟大的企业,必须拥有一条持久不衰的“护城河”,进可攻,退可守。回顾历史,很多企业只能像烟火般辉煌一时,缘于它们的护城河很容易被攻破。

    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在英国和法国蓬勃开展,英国因为工业革命而更加强大,法国因为工业革命迅速崛起,昔日的奥地利、俄罗斯、西班牙则日益衰落。但是,日不落帝国仅仅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便如同落叶一般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和日不落帝国的分崩离析一样,英国的汽车工业进入20世纪后半叶也渐渐衰退,劳斯莱斯、捷豹路虎等经典品牌接连被外国车企吞并。近两年,拥有250年历史的法国标致汽车,也因法国国际地位下降和企业自身原因,在本土和海外市场渐呈颓势。  

    相反,美国既保护本国汽车企业,又为其在海外市场开疆辟土大开方便之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大发战争财,确立了世界强国的地位,汽车业也取得了飞速发展,福特T型车因其低廉的价格进入寻常百姓家,美国率先成为“车轮上的国度”。 

    20世纪20年代后期,通用汽车公司迎来斯隆入主后,渐渐超过福特成为全美最大的民营公司之一,并在政府支持下,利用自己掌握的巨大财富,影响各方面的政策,收购了当时德国最大汽车制造商欧宝,通过其先进的研发来促进通用的发展,为其所用。

    因此,通用汽车的发展与美国的经济、政治形势息息相关,而时至今日,欧宝已完全沦为通用的技术输出基地,通用热卖的君越、君威以及英朗等车型,无不出自欧宝平台。

    如果说20世纪70年代前,美国是依靠制造业立国,那么过去30年里,金融业逐渐代替制造业成为美国经济的中心。但即使在精英人士都去关注金融,美国汽车业已无法重现T型车时代的辉煌之时,通用汽车依旧稳坐世界汽车业的头把交椅。

    它的秘诀很简单:利用国家的货币和金融政策,如法炮制欧宝的例子,收购兼并有研发生产能力的海外汽车企业,达到扩张和吸收技术的目的。通用吞并韩国大宇就是一个印证:通过资产收购曲线绕过韩国市场的准入壁垒,一方面从海外引入产品攻打韩国当地市场,另一方面,让大宇的产品融进通用的全球网络,向亚洲特别是中国扩张。

    2008年,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通用和克莱斯勒濒临破产之际,一向提倡自由市场的白宫打出保护主义大旗出手相救。欧洲国家领导人甚至斥责华盛顿“是在亵渎自由市场”。不过,无论外界的非议有多少,美国依旧我行我素,动用国家力量向通用和克莱斯勒输血。这样的举动再次证明:伟大的国家才能成就伟大的企业。

    中国有可能诞生伟大的车企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见证了中国汽车企业在规模上的全面崛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十年来,中国汽车企业呈现的一直是急速成长的态势——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已经从2003年的11家激增至去年的61家,其中已经不乏东风、上汽、吉利等业内有潜力的企业。

    这些企业在规模上的迅速突破,既是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也反映了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在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时,世界500强中的中国企业数量已逼近日本。如果加上台湾企业的话,实际上已经超过了日本。

    与日本不同,中国能够孕育伟大汽车企业的积极因素更多:首先是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这是一张王牌,在美国,本土市场也是当地车企的自留地;其次,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向更多地由自身因素决定,而日本不得不受到美国掣肘;再次,中国现在拥有雄厚资金,有能力走出去收购真正有技术能力的外国企业。

    不容忽视的是,中国孕育伟大汽车企业的过程中注定将遭遇更多严峻挑战。首当其冲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国企和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投资冲动,对“做大”有无限渴求,盲目合资而不注重研发,令中国汽车企业大而不强,多数沦为跨国汽车巨头的代工厂。

    其次是跨国企业对中国汽车企业的技术封锁,吉利收购豪华品牌沃尔沃后,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之路越走越难。今年,因为通用阻挠,青年庞大收购瑞典萨博失败;随后,大众汽车宣布将调查一汽集团侵犯其技术专利,又引起不小的波折,这无疑反映出跨国局头畏惧中国自主汽车企业壮大,担心技术外泄的心理。但是,据国资委的统计,中国逾百家央企平均每年用于研发的经费还不到收入的1%。没有强大的研发,何以成就伟大的企业?

    作为对比,民营企业吉利、长城和比亚迪,成立不到30年,却每年从收入中拿出3%左右做研发。

    第三是西方国家采取贸易和技术壁垒,想方设法阻碍中国自主品牌的国际化道路。近几年,美国和欧盟对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产品的贸易战越演越烈,很多企业不得已只能转为内销,却还要与已经进入中国的外资甚至合资产品展开肉搏。

    尽管前路漫漫,按照预测,中国经济的规模可能在2020年左右超过美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更乐观,认为中国在2016年就能实现这一目标)。届时,中国将占据世界经济总量的25%。如果企业实力与国家经济规模相当,世界500强中将有1/4的中国企业。

    这意味着,在今后的十年,还有六七十家中国企业有能力跻身500强。那时候,倘若国家有意愿实施强力支持,中国出现至少一个伟大的汽车企业,并不是痴人说梦。

分享到:

 

世界第一的“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