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别让电子邮件偷走你的时间!

文 Laura Vanderkam 译 刘进龙 汪皓 《 青年参考 》( 2012年10月17日   43 版)

    一些上班族每天把28%的上班时间花在处理电子邮件上。也就是说,如果每周工作50小时,就有14个小时在处理电子邮件。其中有些时间完全被浪费了,采取更有效的处理方式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如果想尝试令人不快的体验,可以读读著名的儿童图书《亚历山大和糟糕透顶的一天》。亚历山大和家人去爸爸的办公室接他,结果在那里制造了一大堆麻烦。但今天的读者感到最奇怪的应该是爸爸办公桌的插图,上面有电话、文件、书籍,但是没有电脑,因为朱迪思·维奥斯特的这本书首次出版是在1972年。

    所以,在1972年,上班族在电子邮件上不会花什么时间。然而,40年过去了,如今,查看电子邮件已经成了工作的代名词,甚至要成为我们工作的全部。

    2012年7月,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公布的“社交经济”报告中指出,普通知识型员工28%的上班时间都在处理电子邮件。如果你每周工作50个小时,那么,有14个小时花在了处理邮件上。麦肯锡的报告显示,通过充分利用社交协作平台,员工可以将处理电子邮件的效率提高25%至30%,进而节省约7%至8.5%的时间用于其他工作。但如果你所在的公司不打算在这类平台上花钱,本文将提供一些方法,让你不必在电子邮件上花费那么多时间。

    1.取消邮件订阅。

    电子邮件管理服务提供商Baydin分析了500万封电子邮件后发现,普通的电子邮件用户平均每天收到147封邮件,会删除其中的71封(48%),删除一封电子邮件平均需要3.2秒。听起来并不算多,每天4分钟而已,但如果你每周在工作时间删除350封邮件,则需要花费20分钟,全年超过16个小时。

    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看。“美国人时间使用情况调查”显示,孩子不满6岁的已婚在职父亲,每天给孩子读书的时间平均仅有2.4分钟,还不如普通电子邮件用户用于删除电子邮件的时间长。

    要想摆脱收件箱带给你的麻烦,就得取消你不会阅读的邮件列表,停止订阅任何商业信息。

    2.停止使用文件夹。

    卡耐基梅隆大学的一篇论文指出,32%的电子邮件用户同意一种说法:“读完的信息,我就会立即把它归类到文件夹中。”归类似乎很有效率,但Baydin公司CEO亚历克斯·摩尔认为,未来需要再次查找邮件时,你会发现,根据不同项目或联系人创建文件夹是效率最低的一种方式,即便是凭借自己对收件时间的模糊记忆,在收件箱中滚动查找的效率,也比之高出不少。如果你想清空收件箱,可以创建一个“归档”文件夹;如果需要查找信息,可以使用邮箱的搜索功能。

    3.在正确的时间发邮件。

    根据Baydin的分析,普通电子邮件用户每天会写40封电子邮件,但如果没人读这些信息,它们就没有任何作用。比如,摩尔发现,早上6点钟发送的信息与之后任何时间发送的信息相比,被打开的几率更高。另外,午饭后也是阅读信息的一个小高潮。他说:“如果你想请求某人做某事,在对方血糖升高之后,你便更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4.不要过于频繁地查看邮件。

    《18分钟法则:心无旁骛,做正确的事》一书的作者彼得·布雷格曼认为,仅仅经过一代人,处理电子邮件的时间便从零增长到28%的个人时间,这是有原因的。他说:“因为电子邮件造成一种有效工作的假象,所以特别容易让人分心。”比如,你本应专心做提案,但你不想这么做。于是,你跑去查看收件箱。他说:“如果看电视不被惩罚,你或许也会去看电视,而不是写提案。可是你看不了电视,于是你就跑去查看电子邮件了。”

    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吗?有,那就是分批处理法。布雷格曼每天查看3次电子邮件,他发现这种方式可以每周节省不少时间。他说:“从没人抱怨没有及时收到回信。”如果每天查看3次不适合,可以尝试每小时查看一次——集中精力工作40分钟,然后用20分钟处理收件箱。如此一来,你会发现,自己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美国《财富》杂志中文网

分享到:

 

别让电子邮件偷走你的时间!
“谈谈你自己”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