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俄反对派游行的“幕后操盘手”——社交网站

○本报特约撰稿 方亮 《 青年参考 》( 2012年10月10日   09 版)

    10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60岁生日之际,反对派在莫斯科举行集会表示抗议。60岁是俄罗斯默认退休年龄。□图片来源 CFP

    现如今,俄罗斯反对派的游行示威,在组织、发起、联络方面,早已不再具有旧式“地下党”的特征,而是让互联网在其中发挥越来重要的作用。而其中,“圆桌会议”功不可没。

    在去年底的那场大游行中,每个参与其中的城市都有自己的“圆桌会议”,由反对派领导人及众多社会人士参与召开,负责本市示威的组织工作。

    影响最大的自然是莫斯科的“圆桌会议”,这里聚集的反对派成员及社会人士都具有全国影响力,他们也是历次全国性示威时间、口号、组织形式等各种问题的决策者。其他城市的“圆桌会议”,或参考他们的决定,或干脆全盘接受他们的安排。部分规模较小的城市没有自己的“圆桌会议”,往往随着他们的安排一同行动。不管怎样,各地示威的时间都相同,大体内容也都契合。因为他们都有一个高效的示威信息传递系统——社交网站。

    互联网在俄罗斯不同于传统媒体,并不受当局的强力管控,因此信息流通及舆论形成都较为自由。

    而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就是几大社交网站,在全球都有极大影响力的Facebook、比较老牌的Livejournal、在俄境内影响力甚至超过Facebook的Vkontakte、以及Twitter,都在运动的组织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整场运动组织中心的莫斯科“圆桌会议”,在上述每个网站中都注册有专门的账号,用来将每次示威的主要安排发布出去。

    去年12月10日那场遍及俄全境的大示威,就是于当月6日由莫斯科“圆桌会议”确定下来的。随后,会议成员、著名博主伊利亚·科里申,在几个社交网站上注册了名为“为了干净的选举----10日示威”的账号。他在上面留言称,“我只是希望更多人知道这场运动”。

    随后,所有有关这场示威的安排,就都由这些帐号发了出去,并立即被无数次的转发和复制。新闻媒体随即对其进行报道(普京控制的传统媒体除外),使得示威信息在两三天内即被几乎所有潜在的参加者知晓。

    不但如此,由于普京对传统媒体的控制,人们要想知晓运动详情,也只能通过社交网络。后来成为运动组织者之一的著名记者谢尔盖·博尔霍缅科在谈话节目中说:“你只有从网络上才能知道莫斯科的街头到底发生了什么。而最先成规模地出现这些信息的,就是Facebook,其他社交网站只是后来才跟上。”他这里所指的,便是科里申首先在Facebook上注册的那个账号。

    整场大示威期间,科里申成了这场运动事实上的“信息枢纽”。而为了完成这一重任,他又邀请了9个人与他合作,其中有记者、自由撰稿人,也有像他一样的博主。有了强大的社交网络,传递示威信息的使命,就并非不可完成的任务了。

    实际上,除了信息传递,科里申和他的伙伴们还不得不面对许多困难。就在10日示威的前一天,三大社交网站上的示威运动账号同时遭到黑客攻击。在主页上出现了“政府已向广场派了坦克”“广场周围建筑上已布满了狙击手!”等危言耸听的谎言。这些话不断在网上出现,进而又被不明真相的网友转发。

    9个人于是找来更多的帮手,共同用鼠标一条条删除这些虚假信息,同时将真实信息发布出去。整整一天,他们都在做这件事。一位成员回忆称:“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信息战,但最终我们没让虚假消息扩散。第二天,没有虚假消息出现在主流媒体的版面上!”

    可见,目前俄罗斯公民示威运动的实际组织者,就是互联网。

分享到:

 

扎克伯格访俄:只收获“半个拥抱”
俄反对派游行的“幕后操盘手”——社交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