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亚洲出现一连串海域主权争议,中国大陆、日本、韩国、越南、菲律宾及台湾地区都牵涉其中。由若干个无人居住的岛屿(日本称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引发的争议,最近导致中国多个城市发生了反日骚乱。
中国认为自己遭受了150多年的屈辱,如今获得复兴并被焦虑不安的邻国所包围,而其中许多国家是美国的盟国。在这种背景下,围绕一组岛礁产生的争执可能像斐迪南大公遇刺(编注:该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索)一样意义重大。
乐观者指出,中日最新发生的冲突不过是场政治秀。争端之所以现在引爆,是因为日本政府试图从该国一个私人所有者那里购买其中一些岛屿,其目的是防止这些岛屿被反华的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恶意控制(他想购买下来)。但中国因此受到了侮辱,于是加强了声索主权的力度。不少乐观者指出,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讲,亚洲国家忙于赚钱,没空打仗。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游客蜂拥到东京,抢购名包和名牌服装。中国无意扩张领土,且中国政府已有够多的内部问题要解决,何必在海外自找麻烦?
亚洲确实有多个理由保持良好关系,这次争端很可能会像以往其他争端一样日渐平息。但每逢爆发岛屿争端,当事国的态度就会趋于强硬,信任感就会遭到侵蚀。日本、越南与菲律宾担心,一旦让步,中国可能了解这些国家的弱点而提出更多要求;中国则担心,如果不在岛屿争议问题上表态,美国与其他国家将认为它们可随心所欲地欺压中国。
亚洲国家无法处理岛屿争议,令人质疑一旦发生真正的危机(如朝鲜半岛及台海冲突)时,将如何因应?亚洲的政治家们必须让他们培植的民族主义情绪降温,让教科书内容忠实呈现历史。考虑到岛屿问题引发的紧张局势,必须立即采取三种预防措施。其一是防止小意外升级为危机;第二是在不抱偏见的前提下,重新探索搁置主权争议的解决方案;不过,并非一切问题都可通过合作来解决,因此第三项防范措施就是加强威慑。美国会动用外交威望来防止冲突升级,中国也知道自己不能进行侵略。中国的作用更为关键。该国领导人坚称,中国日渐增强的实力不会对邻国构成威胁。有了今夏的经历后,中国和邻国的领导人须意识到,这些岛屿造成了多么严重的破坏。亚洲需要走出带有破坏性的猜忌,而中国要想证明其真诚地希望和平崛起,在这方面先迈出一步是再好不过的做法了。
□英国《经济学家》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