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9月2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占领华尔街”运动一周年:

高管依旧高薪 民众丢了华尔街

○本报特约撰稿 森堡 《 青年参考 》( 2012年09月26日   23 版)

    “占领华尔街”运动一周年后,抗议民众再次打出“我们是99%”的标语

    去年10月份纽约“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抗议人群

    “占领华尔街”运动一周年后,纽约民众走上街头庆祝

    ■“占领华尔街”运动一周年后,华尔街似乎还上演着“马照跑,舞照跳”的戏码,金融高管拿“天价高薪”的情况没有显著改变。

    ■在多数行业,成千上万人失业往往会激起人们的同情,但在听说金融业大规模裁员时,大部分人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

    ■过去,美国人最喜欢给自己贴个“中产阶级”标签。现在,他们产生了“认同危机”。

    被喻为“美国之秋”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转眼已经过了一年,9月17日是这项运动一周年的纪念日。当天,较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在全美多座城市上演,以纪念一年前的草根运动。

    去年此时,愤怒的民众对失业率居高不下时金融高管仍然享受高额薪酬不满,纷纷走上街头抗议,运动由此爆发,并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蔓延至全球各地。一年过去了,示威者的抗议只是让大银行在给高管发钱时有所收敛,民众自己面临的高失业率、收入降低困境并没有得到改善。

    高管高薪依旧

    去年参加“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民众,自称代表美国社会的99%,他们抗议的对象是包括金融大亨在内的占有大量社会财富的1%的富人。

    美国预算与政策优先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自1980年以来,美国社会最富裕的1%人群的收入,占总国民收入的比例不断提高,在2007年达到最高的23.5%。金融危机后,这一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20%左右的高位。在这些富人中,以动辄拿上千万美元高薪的华尔街高管最为突出。

    “占领华尔街”运动一周年后,华尔街似乎还上演着“马照跑,舞照跳”的戏码,金融高管拿“天价高薪”的情况没有显著改变。大银行意识到,继续高调地给高管们发钱,可能导致与民众关系持续恶化,所以必须另谋蹊径。去年下半年运动闹得最凶时,高管们的豪车都不许开出来,出门必须戴墨镜,还要担心家人受骚扰。

    高管们甚至做出了“我们要拿低薪”的姿态。今年4月,花旗银行5名高管高额薪酬方案在年度股东大会上遭拒,其中包括首席执行官潘迪特1500万美元的薪酬方案(这位CEO曾宣称在花旗盈利前只象征性地领1美元年薪),这被外界视作“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

    同一时期,时任英国巴克莱银行首席执行官的鲍勃·戴蒙德宣布放弃2011年270万英镑奖金的一半,直到巴克莱改善盈利状况为止,令英国民众拍手称快。

    有人惊呼,金融大亨们终于良心发现,愿意舍弃高额薪酬。事实上,这只“猜中了开头,没猜中结尾”。过去的几年,华尔街表现不尽如人意,但高管的薪酬仍然一枝独秀。

    《华尔街日报》一份最新报道显示,包括花旗、摩根大通在内的众多大银行,正计划减少2012年的年终奖,但对“高管们的税后收入影响不大”。

    从去年的情况看,高管的年终奖金确实有一定比例下降,但总收入变化不大,甚至还有增加。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去年的总薪酬约为2300万美元,与2010年基本持平。摩根·斯坦利首席执行官詹姆斯·戈尔曼去年的奖金比2010年减少了25%,为1050万美元,但他还从延期付息股票中获得970万美元,总收入达2040万美元,他在2010年的总收入是2140万美元。2011年,不包括潘迪特在内的其他4名花旗高管,薪水合计比2010年增长34%,达到了4300万美元。

    美国薪酬管理咨询公司布莱恩·弗利公司称,在银行靠政府“救济金”度日时,高管仍继续领巨额薪酬,令普通员工大受打击,在公司内部产生“我们与他们”的大问题。

    普通员工受池鱼之殃

    金融高管们继续过钟鸣鼎食的悠哉日子,金融业普通员工的日子并不好过。金融危机后,金融业受打击最重,裁员之势为其他行业所罕有,被辞退的员工不得不另谋它路,留下来的员工也战战兢兢。

    今年前5个月,全美金融行业共裁员17500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预计今年全年裁员将超过4万人。

    另一全球金融中心伦敦的情况也不乐观,英国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自金融危机以来,伦敦已裁员近10万,预计今年将裁掉2.5万人。至于为什么加大裁员规模,银行给出的答案普遍是“效益不好”。

    民众迁怒于“富得流油”的金融高管,金融业普通员工遭遇池鱼之殃。他们的收入并没有想象中的高,收入的大头都被上司抽走了,金融危机之后薪酬更是大大减少。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2011年,高盛3.33万名员工的薪资支出为122.2亿美元,人均约36.7万美元。而2006年高盛员工的人均收入是62.1万美元。摩根·斯坦利2011年员工人均现金奖励降至12.5万美元。

    这种局势并未得到民众同情,在多数行业,成千上万人失业往往会激起人们的同情,但在听说金融业大规模裁员时,大部分人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民众对金融业的负面看法一直未变。

    经济复而不苏

    美国媒体习惯称2009年6月以后GDP增长渐稳为“经济复苏”,但实际情况是,“经济复苏”只是一个用来提神的字眼,无益于解救老百姓于水火之中。难怪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其《纽约时报》博客中发出了“美国经济在好转吗”这样的疑问。

    现在,美国民众面临的一个普遍情况是:钱越来越少,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危机感越来越强。

    今年8月,《纽约时报》引述森提尔研究所的报告称,今年6月,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为50964美元,比美国经济开始复苏的2009年6月的53508美元下降4.8%(收入数据经过通胀调整),比2007年12月衰退开始时的54916美元下降了7.2%。在各个年龄组中,只有65~74岁及75岁以上的老人组收入增加,显示经济复苏乏力。

    皮尤研究中心上个月下旬发布的一份报告则显示,自经济复苏始,美国工人平均收入下降了4.1%。

    与“复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就业市场也处于寒冬之中。美国经济政治研究所的报告称,自1972年以来,美国工人的平均时薪停滞不前,但平均工作时间却增加了两倍。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今年8月的失业率仍旧高达8.1%——这已是美国失业率连续43个月超过8%。部分行业就业率有所增加,但这些行业多为低收入行业如零售、住宿、餐饮。

    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在其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说,过去半年中,平均每个月仅增加9.7万个就业岗位,这与去年冬天平均每个月增加24万个就业岗位相差甚远,强劲的经济复苏看起来依然遥不可及。就业市场复苏依旧缓慢,迫使美联储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9月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FOMC)后,美联储延长了低利率指引至2015年中期,并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QE3),进行开放式购债直到失业率出现改善。

    糟糕的经济情况让美国人产生“认同危机”。在过去,美国人最喜欢给自己贴个“中产阶级”标签。而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如今,美国人中自认为是“中低层阶级”或“下层阶级”的比例高达32%,而2008年相应比例是25%,年龄在18~30岁的人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40%。

分享到:

 

高管依旧高薪 民众丢了华尔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