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9月0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造访巴斯克人最大海外聚居地

沙漠里,和羊群斗智斗勇

○作者 [美] 约翰·欧康纳 ○编译 张贵余 《 青年参考 》( 2012年09月05日   42 版)

    羊群是老亨利最大的一笔财产

    巴斯克人每年7月都会庆祝“圣埃纳齐欧节”

    米尼多卡沙漠中的绿洲

    美国爱达荷州的牧场,曾被来自西班牙的巴斯克人视为天堂。进入21世纪,尽管畜牧业不负往昔繁盛,这里所剩不多的牧羊人依然为自己的身份自豪。

    在常人的印象里,绵羊简直是世界上最温顺安静的动物,甚至有点傻乎乎的。事实上,这些家伙非常精明,懂得算计,甚至会使用策略。比方说,只要围栏有个小小的缺口,它们就会齐心协力,把缺口扩大,集体上演胜利大逃亡。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的非亨利·埃切弗利莫属,这位巴斯克人后裔与羊群打了一辈子交道,至今以荒野为家。

    此刻,我正跟着他在爱达荷州体验牧民的生活,驱赶羊群在黄沙漫天的米尼多卡沙漠里到处游走,寻找青草和水源。用亨利的话说:“如果你照顾好它们,它们就是无比可爱的生灵;反过来,如果你有意无意地怠慢羊群,它们也有办法让你抓狂。”

    巴斯克人的第二故乡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爱达荷州绵羊的数量一度达到人口总数的7倍。世代生长在比利牛斯山脚下的西班牙巴斯克人,也在那个时候飘洋过海,大量移民到美国西部,充当牧羊人或从事相关生意。亨利已故的父亲正是其中之一。尽管确切数量难以统计,巴斯克人的到来的确改变了爱达荷州的文化。但现在,坚持从事牧羊人这一职业的已所剩无几。    

    63岁的亨利强壮、和蔼,须发皆白衬托出沧桑的面庞。8岁时就学会开车,12岁时拥有自己的羊群,老汉有点自嘲又略带骄傲地说:“我就是最后的莫希干人。”放牧是孤独而寂寞的,经常一去就是几个月,晚上在灌木丛里搭帐篷,身边只有几条狗和数百头羊作陪。所以,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巴斯克年轻人定居城市,抛弃了祖辈的生活。“我们这些老家伙慢慢走向人生终点,年轻一代不再和牲口打交道。”亨利说他理解年轻人,“牧羊意味着吃很多苦。孩子们想获得更好的教育,然后找份更体面的工作。”

    尽管如此,巴斯克文化在爱达荷已然生根发芽,在该州首府博伊西,登记在册的巴斯克后裔有15000名,是欧洲之外巴斯克人最集中的地区。市长大卫·比特年轻时曾在西班牙住过,是全美惟一一名会讲巴斯克方言的市长。在市内的社区活动中心,人行道上镌刻着巴斯克人的家族盾徽,还有两家很棒的西班牙饭馆以及一个专门提供特色商品的市场。

    巴斯克人的传统饮食堪称一门艺术,为了适应美国人的口味,也做了少许改进。比如,巴斯克社区一家酒吧出售的辣羊肉餐包,其实是一种法式蘸汁夹心面包,里面有羊肉、洋葱和辣椒。所以,要品尝正宗的巴斯克美食,还是要到一家名叫“埃皮巴斯克”的饭馆去。与亨利见面前,我就在那里大饱口福。喝完一碗红豆汤,又点了一份蒸虾米饭和一份火腿丸子,之后才是最美味的炖鱿鱼,末了痛饮一满杯冰镇的红葡萄酒加可乐,真是妙不可言。

    现代生活如梦般飘渺

    巴斯克人统治美国畜牧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不过,在亨利的潜意识中,他的身份已牢牢地与放牧结合在一起。手指着一条伸入齐膝灌木丛中的小路,他若有所思地告诉我:“一切都在提醒我,自己到底是谁。这些小路都是牧羊人踩出来的,可以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我注意到,沙漠中散落着一些小小的石头金字塔,巴斯克人称之为“石头男孩”,那是水源的标记。如今的败落景象让亨利伤感,更多的是无奈,他说:“这些对我们意味着很多,让我悲伤的是,一切都已成为过眼云烟。毕竟,没有谁能停留在过去。”

    即便不用再像父辈那样在马背上讨生活,放牧羊群依然不简单。亨利手下有好几个雇员,整天在草场间来回奔走,在锡皮顶的货车里一住好几个礼拜。没有交流电,没有自来水,为了便于照看成千上万头绵羊,安营扎寨也得选在狂风呼啸的山顶。他们有太阳镜,也有步枪用以驱散来袭的野兽,然而对亨利等人而言,21世纪的舒适生活还是像梦那样飘渺。

    乍一看,米尼多卡沙漠实在太贫瘠了,让人难以理解牧羊人为何对其不离不弃。牧区大部分在月亮坑国家纪念地与保护区内,遍布参差不齐的岩石和隐藏的峭壁,绵羊稍有不慎就会走失。狼群和响尾蛇令人害怕,植物也会带来很大威胁,比如,有一种绰号“死亡圣徒”的毒草,牲畜一旦误食便会尸横就地。更恐怖的是,不经意间就会有羊儿消失得无影无踪,牧羊人则浑然不觉。亨利说:“我称之为百慕大三角现象,意为没有征兆地损失惨重。”

    当然,牧羊人的付出和回报终归是成比例的。亨利的羊群很庞大,约有7000只成年羊和14000只羊羔,主要靠这片沙漠里独有的食料——山羊胡菊、沙漠欧芹和一树黄等滋养。因此,爱达荷州出产的羊肉与众不同,格外鲜美。何况,尽管当地十分荒凉,却也充满野性的魅力。米尼多卡沙漠,似乎是从斯内克河平原和索图斯国家公园的交叉处猛然跌落一般,这个交界点拥有最具代表性的美国西部风景:沙漠以北坐落着派厄尼山脉白雪盖顶的群峰;大南孤山镇守西方,一个7550英尺高的火山顶上面覆盖着黑松和绿枞;往西则是卡里布-塔格希国家森林公园,每年夏季晚些时候,亨利就会把羊群赶到森林里避暑。

    成功平定羊群“造反”

    举目四望,只有我一个陌生人在米尼多卡沙漠腹地驻足,欣赏这里的野景和千奇百怪的生物群落。不到一下午,我就先后发现了叉角羚、金雕、黄腹土拨鼠、西美草地鹨、长嘴杓鹬……还有一大群红尾鹰。亨利说:“来这里观光的人不多,每年也就二三十位吧。”为了寻找脱离队伍的绵羊,他不时会从自己的卡车里跳出来,举起双筒望远镜向远处的地平线搜索。“十之八九,我看到的东西都不是想找的,满眼全是草。”他嘟囔两句,又爬回驾驶位。

    眼见夕阳西下,我们毫无征兆地遭遇了牧羊人最大的噩梦:亨利的羊群走散了。约有300头母羊在几只老谋深算的公羊带领下逃往沙漠深处,更麻烦的是,它们不是朝一个方向跑,而是兵分几路,就像蜂巢被石头击中那样一哄而散。这些牲口之所以开小差,多半是想寻找营养更丰富的青草,这就是亨利念叨过的“绵羊造反”。

    牧羊人冲我高声怒吼,让我替他握紧方向盘,去山的另一面待机。话音未落,他就抄起一个收发报机跳出了卡车。我刚想问到底是哪座山,对方早已消失在沙尘中。惶惑之下,我只得朝一座最近的土丘驶去,默默祈祷老天不要让我们就此走散了。还好,绕着嶙峋的乱石滩开了不一会儿,我就望见了亨利的一群“逃兵”,抓住这群羊的是巴希利奥·英加,他策马沿山脊一路小跑,正用收发报机与老板通话,可能是在商量如何把逃散的羊群尽快收拢。我们的运气挺好,5分钟后,咩咩的叫声从山后传来,定睛一瞧,原来,垂头丧气的羊群后面多了一头大白熊犬,因为天气酷热,它伸长的舌头几乎拖到了地面。

    亨利的身影随即出现在后面,我赶紧把车开到他旁边。老汉喘着粗气,不顾浑身的灰尘泥土,一下子跳进来,轻松愉快地吹了个口哨。这场“造反”算是被弹压下去了。

    □美国《纽约时报》

分享到:

 

沙漠里,和羊群斗智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