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9月0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话剧《安魂曲》:死亡很远 死亡很近

○本报记者 张慧 《 青年参考 》( 2012年09月05日   30 版)

    《安魂曲》剧照:开棺材铺的老翁

    《安魂曲》剧照:老汉和他的马车仿佛往返于生死的使者

    《安魂曲》剧照:老翁死前幻想的场景

    《安魂曲》剧照:老汉和他的马车

    《安魂曲》剧照:失去孩子的年轻母亲

    刚刚过去的这个8月,话剧《安魂曲》第三次来到中国,和观众一起,思考生活,思考死亡。

    1999年春,身处癌症晚期的以色列剧作家汉诺赫·列文完成了《安魂曲》的剧本。这部剧在舞台上演了几个月后,列文就带着悲观而诗意的思考走进了死亡的国度,这部话剧因作者濒死时切身的绝望和哀伤而格外动人。

    关于死亡的三个故事

    大幕拉开,一个人拉着道具鸟的翅膀“飞”过舞台。黑衣人举着竹竿走上前,竹竿上挂着月亮。月光下,踩着高跷、头顶瓦砾的演员扮成“小屋”走到舞台中央。话剧《安魂曲》开始了。

    棺材铺的老板一边记账,一边抱怨小镇里死人不够多,生意不红火。与此同时,他年迈的妻子在小屋里进进出出,忙做家务。在老翁的唠叨中,老妇倒在椅子上,她觉得身体不适,预感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老翁突然意识到,52年的婚姻中,他从未怜爱过妻子。

    赶着马车的老汉带着一车欢乐和烦恼往返于两个城镇,努力想和客人搭话,努力和乘客一起笑,说一说儿子去世后他心中的悲伤,可人们总是充耳不闻。妓女和醉汉进行着无聊、粗俗的谈话。他们是如此地忙于活着,没有时间听与死亡相关的信息。

    一个不到17岁的母亲,惟一的孩子被争夺遗产的嫂子浇了一桶开水烫死了。她抱着孩子在田野上一圈又一圈地走,口中念念有词:“我孩子的灵魂现在在哪儿呢?它是跟在我身后,还是高高在上,在星辰之间,已经不再思念我了?”

    这是一部象征主义戏剧,处处流露出荒诞的味道。它几乎没有情节,所有叙事的信息都是在诗一样的独白中传达出来的。它没有传统的布景和华丽的服装,无论是小屋、大树还是奔波的马,都由演员扮演,他们并非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举着月亮的黑衣人会帮老妇拿盘子,戴着瓦砾的“房子”会对说话的人同情地点头。这种安排像极了童话,从形式上让观众觉得离死亡很遥远,但是内容却和现实贴得那么近。这种极简主义的配套,让这部剧的主题干脆利落地凸显出来。

    整部剧都是用希伯来语表演的,这种古老的语言婉转哀伤,烘托了这部剧的主题。伴奏的曼陀铃和女歌手唱的两首歌曲,更是将现场的气氛推到了极点。高潮处在舞台上飞舞的粉红色花瓣,将老翁梦境中的温暖、美好与现实的凄惨、冷清进行了鲜明对比。泪水在观众中蔓延。

    让死亡引导生者

    这3个故事源于俄国小说家、剧作家契诃夫的3篇小说。作为话剧《安魂曲》的导演和编剧,列文充分利用了契诃夫小说里强烈的画面感和寒光毕现的锋芒,设计出各自独立却内在相联的3个片段。

    它们通过赶车的老汉连接起来,棺材铺老板夫妇和失去孩子的年轻母亲坐着他的马车去看医生,又坐着他的马车去埋葬亲人。老汉和他的马车仿佛往返于生死的使者。

    这部剧探讨生与死的关系,3个故事都在讲死亡给活人带来的反思和改变。

    老伴去世后,棺材铺老板开始和她“说话”,幻想着本来可以拥有的幸福生活。他后悔没有让这些美好的梦境实现,后悔没有怜爱过他的妻子。而现在,所有的遗憾都无法弥补了。“生命等于损失,而死亡等于利润。为什么引导这个世界的是这么一个规则?生命只给人一次,两手空空地就过去了。”在忏悔中,在思考中,棺材铺老板将自己从麻木、单调的生活中解救出来,带着与生活的和解,追随妻子走向死亡。

    儿子去世后的两个星期,马车夫努力地生活,却被倾诉的欲望搅得心神不宁。他想找一个肯听他说话的人,最好能陪他大哭一场,然而他始终没有找到有同情心的耳朵,人们都纠结于自己的欢笑或悲伤。最终,他只好对他的马诉说他的悲痛。他将头埋在马的脖子上痛哭:“唉,我的朋友,我的心灵安慰,我的儿子死了,独生子,还没成年,突然就病了、死了,不会回来了,我爱他,我的全部生活现在都空虚了,帮帮我,我的朋友,教教我,我的马,教教我从现在起如何生活,如何生活!”

    失去孩子的年轻母亲一生中没有自我,没有希望,没有野心,甚至没有自己做过选择。“生活带着我走,我就走。”她自有她的人生哲学,“跟所有人的生活一样,我站在长长的队里领我那一小把糖。队很长,我没排到。”

    然而,孩子的离去让她找到了部分自我,她被痛苦折磨得麻木,却不肯哭。“要是我哭出来,这世界就会轻松些。他们就会说:‘是有不公,可是也有解脱。’我不要哭。要是他们问我:‘你从没有站在哪个十字路口吗?’ 我就回答说:‘我站了。在一个黄昏,我站在我孩子的墓前,我可以哭泣也可以沉默,我做了选择。’”

    这部90分钟的简洁却有力的话剧,并未在落幕后结束,人性、唯美、悲伤会在睡梦中、闲暇时一次又一次在头脑中重现,出其不意,试图让人多懂得一点生命的意义。

    台词深刻而残酷,甚至充满了控诉的味道

    话剧《安魂曲》的影响已经超越了以色列国界,多次在希腊、德国、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土耳其和捷克演出,在中国已经上演了3次,每一次演出都是座无虚席,一些观众甚至连看了3场。

    《安魂曲》的导演和编剧汉诺赫·列文,1943年12月出生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南部沙阿南区的一个犹太家庭,年少时丧父,为了维持生活,他很小就外出打工,因此了解底层人民的生活。21岁时,他进入特拉维夫大学,学习哲学和希伯来文学,奠定了他戏剧创作的思辨基调。列文一生创作了约60部作品,大部分作品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批判风格。《安魂曲》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也被认为是他艺术的巅峰之作。

    这部与死亡紧密联系的话剧,基调悲伤,台词深刻而残酷,甚至充满了控诉的味道。不过,列文还是给了人们安慰,尽管剧中的人对他人的遭遇表现出冷漠和残忍,但神明带给将死之人安慰,抚平人们的伤痛,并温柔地将其带走,让人们觉得死亡并不可怕,这也体现了列文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对另一个世界的向往。

    没有大团圆的结局,没有人幡然醒悟,没有充满希望的暗示,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和解读,整部剧在逐渐安静的气氛中自然落幕。不同年纪、不同境遇的人看《安魂曲》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相同的是,观众会思考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并且从今天开始改变。

分享到:

 

话剧《安魂曲》:死亡很远 死亡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