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8月2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64年前华裔集体遇害,后人英国讨公道

本报特约撰稿 张文智 《 青年参考 》( 2012年08月29日   26 版)

    殖民当局军警在一次演习中破门而入,搜捕“马共成员”。(美国《生活》杂志)

    3名受害者家属罗亚才(左)、张观英和(中)和林亚英来到伦敦,欲为亲人讨回公道。

    这起惨案发生在东南亚的村庄,遇难者也是手无寸铁的平民,因此被后世称为“英国版的美莱大屠杀”,书写了“日不落帝国”分崩离析过程中的黑暗一页。尽管事件真相业已水落石出,64年过后,受害者家属的索赔之路依然艰难。

    1948年12月11日,灾难降临距吉隆坡45公里的小村巴东卡里。傍晚时分,十余名荷枪实弹的英军士兵和大队武装警察,在两名代理中士率领下不期而至,将橡胶园内的工人宿舍团团包围。次日天刚破晓,在惶惑中度过无眠之夜的老弱妇孺们,在军人威逼下登上卡车,紧接着,密集的枪声从24名青壮年男子被押走的方向响起……

    在同属英国马来亚殖民地的新加坡,《海峡时报》率先对巴东卡里事件做了报道,特意将“28名(原文如此)歹徒被击毙……这是军方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以来的最大战果”一句作了醒目处理。英军为何残杀割胶工人?《海峡时报》提到的“紧急状态”是怎么回事?要揭示这起屠杀事件的全貌,还得从马来亚共产党的历史说起。

    马共总书记竟是法、英、日三重间谍

    1927年底到1928年初,一些中共党员为躲避国民党的追捕,转移到时为英属殖民地的南洋(今马来西亚、新加坡一带),并在这里与国内的党组织重新取得联系,进而建立了中共南洋临时党支部。此后,为团结当地各族人民开展革命,这一临时支部演变为共产党南洋临时委员会。在此基础上,1930年4月30日,在现今马来西亚森美兰州的一个橡胶园里,马来亚共产党正式成立,胡志明以共产国际代表身份出席。

    马共成立后,迅速渗透到矿山、橡胶园等工人聚集地,成为英国殖民当局的眼中钉。然而,双方的较量未分胜负,二战的战火便蔓延到太平洋,驻马来亚英军节节败退,于1942年2月向日本投降。马共则组织起“马来亚人民抗日军”,与新敌人展开周旋。经过3年多的丛林游击战,该部拉起了一支超过万人的队伍。蹊跷的是,时任马共中央总书记莱特(化名张红)却没有抓住日军投降、英国势力尚未回归的真空期建立全国政权,反而宣布解散部队。如此一来,英军在1945年9月底重新开进马来亚时,几乎未遭遇任何阻力。

    人们过后才知道,莱特实为法国、英国和日本的三重间谍。虽然他于1947年秋在曼谷街头被几位地下党员认出并当场处决,他给马共造成的损失无可挽回——英国已重新控制了当地局势,紧接着于1948年6月20日颁布“特别紧急条例”,宣布整个马来亚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大举搜捕马共成员及其他左派人士,导致许多不久前还拥有合法身份的马共成员来不及隐蔽便锒铛入狱。此后,马共转入地下,继续对英国殖民当局实施武装斗争。

    村民一周后才得以收尸

    巴东卡里村的居民绝大部分为华裔,其中又以福建移民为主,因此,村民们日常都以闽南语为“工作语言”。也正是这种相对特殊的身份,让英国殖民当局在接获“巴东卡里的割胶工人接济并窝藏马共成员”的情报时,立即派兵杀奔这个宁静的小村。

    根据目击者的说法,英军是在11日傍晚时分出现的。正在生火煮饭的村民恐惧异常,一再解释自己不是马共成员,也没有窝藏游击队员,更没有武器。英军置若罔闻,他们从一名工人身上搜出一张中文纸条,不加辨别就断言那是马共的密信,当场开枪将该工人击毙。

    证人之一罗亚才(音)事发时只是个9岁的孩子,他的小叔叔便是这第一名受害者。彼时,19岁的后者还在吉隆坡读高中,为减轻家庭负担回乡帮父母干活,不想遭遇惨祸。

    “我看到英军把小叔叔追到一个角落,随即传出3声枪响,虽然视线被挡住,没亲眼看到他中枪,但所有人都很清楚,他肯定没命了。”罗亚才说。

    次日清晨,在村口小溪边,把妇女与小孩赶上车后,英军对准剩下的24名男子扣动了扳机。除了时年45岁的张洪(音)因太紧张而晕倒,其他人全都在密集的弹雨下丧生。

    张洪回忆:“英军打手势要我们转过身去,大伙儿被吓得呆立在原地不动。这时候,他们开始扫射,我重重栽倒在地,被吓昏过去……醒来时,发现自己被埋在死人堆里。”

    巴东卡里的妇孺被殖民当局关押了一个礼拜才重获自由,好不容易回到家园,发现房屋全被付之一炬,昔日再熟悉不过的亲人早已尸身冰冷,高度腐烂,难以辨认。

    当年只有8岁的黄天来(音)随负责收尸的父亲进入现场,目睹了终身难忘的恐怖景象:“……24具尸体惨不忍睹,而且蛆虫蠕动。”他们用英军派发的药水塞住鼻子,把尸体抬到一片空地上,交给家属认领,“很多死者只能靠衣服才能辨认。”

    现年77岁的林亚英(音)同样记得和母亲一起认领父亲尸体的场面:“我们找到了父亲……他的面庞浮肿,肩膀中枪……已经发臭腐烂,还生了蛆。”

    当局靠谎言逃脱诘问

    尽管没有证据表明遇害者中包含马共成员,殖民当局依然试图以“消灭歹徒的成功行动”统一口径。直到10天后的12月21日,在中国国民政府驻马来亚总领事李晨(音)召开的记者会上,部分村民才得以吐露自己的悲惨遭遇。

    次日,橡胶园老板、在当地颇有影响力的英国商人托马斯·孟席斯也对媒体大吐苦水:20多名工人意外身亡,让他的橡胶园损失惨重。他强调,自己的工人长期以来拥有良好的行为记录,根本不可能是“歹徒”。

    当地媒体不顾紧急状态法令,纷纷发表长篇报道。连《海峡时报》也调转风向,呼吁对此进行彻底的、公开的调查。1950年1月底,来自共产党的英国议员菲利普·皮拉廷要求马来亚殖民地大臣亚瑟·克里奇·琼斯彻查巴东卡里事件,给死者及其家属一个交代。

    面对汹涌而来的舆论,殖民当局还在试图推卸罪责,诡称突击队已经事先警告村民“逃跑者格杀勿论”,“这些割胶工人仍然慌乱逃跑,便朝他们开了枪”。这种说法至今可以在官方关于此事的档案中查到。马来亚总督琼斯据此搪塞皮拉廷等人,说“经过权威机构调查”,结论是“如果当时士兵不开枪,那些嫌疑分子就会逃之夭夭”。

    官方的说辞无法打消坊间的质疑,此后20年间,关于巴东卡里事件的争论不时见诸报端。

    昔日加害者还原真相

    1968年3月16日,美军在越南广义省美莱村,对上百名手无寸铁的村民大开杀戒,全球舆论为之震惊。美莱村大屠杀唤起了部分英国人对巴东卡里事件的记忆,他们发表文章,称马来亚紧急状态时期,英军也制造过类似丑行。就这样,1969年12月初,当时颇有影响力的《人民》周报记者采访到了参与巴东卡里屠杀事件的加害者之一威廉·寇蒂斯。

    寇蒂斯向《人民》周报透露,行动当天,他们的指挥官乔治·拉姆塞没有亲赴现场,只是在队伍出发前交待部下,要去一个村子进行清剿,“消灭那里的每一名男性村民”。

    其他参与行动的士兵也纷纷打破沉默,站出来支持寇蒂斯。士兵艾伦·托普恩揭露说:“他(拉姆塞)要求我们到一个指定的村庄巡逻,要我们消灭那里的男性村民,因为‘他们要么是恐怖分子,要么资助恐怖分子’。”他还透露,所有村民都是面朝行刑者被打死的,而不是官方声称的因违令逃跑而遭射杀。另一名士兵维克托·雷梅迪奥斯坦承,屠杀结束后,一名士官警告他们不要对外说一个字,否则“将被判处14或15年监禁”。

    在此基础上,1970年2月1日,《人民》周报在头版头条揭露了巴东卡里惨案的真相。

    报道在英国国内引起了不小的“地震”。时任英国国防部长丹尼斯·希利被迫下令重新展开调查。随后3个月间,警方向涉案士兵录取了大量口供。孰料,就在调查人员打算前往马来西亚时,工党政府倒台,新上台的保守党宣布中止有关活动,此案遂遭无限期搁置。

    英政府无法坦然面对

    直到1992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才在一档名为《内幕的故事》的节目中重提巴东卡里事件,并解密了参与屠杀的士兵当年向伦敦警察厅刑事部所作的口供。结论是明确的:被杀害的华裔割胶工人中,没有哪怕一个持有武器,也没有谁试图逃跑。

    而在巴东卡里,人们一直没有忘记英军暴行的无辜受害者。BBC的节目播出后不久,受害者家属便成立了“追讨英军屠杀罪行工委会”,向英国政府提出法律诉讼,欲为亲人讨回公道。然而,他们的诉求长期得不到回应,业内人士推测,这是因为英军曾在世界各地犯下多起类似罪行,一旦巴东卡里村民诉讼成功,其他国家的受害者便会群起效仿。

    幸运的是,2008年,“追讨英军屠杀罪行工委会”的义务律师郭义民(音),经过不懈追查,拿到了1970年涉案士兵向警方所作的口供原文,并向英国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基金申请到2.8万美元调查经费。从此,诉讼走上正轨。

    马来西亚国内的《光明日报》称,村民准备向英国政府索赔1.2亿美元,但也有人指出,若依据英国政府在二战时期的标准,每名死者家属仅能获得1500至15000美元。

    今年5月,惨案发生64年后,巴东卡里屠杀的3名受害者家属终于抵达伦敦,出席要求英国最高法庭调查此案的听证会。只不过,由于许多目击证人已经过世,目前仅存的4人因事发时年龄较小,证言可信度受到质疑。因此,村民们能否讨回公道,前景依然莫测。

分享到:

 

64年前华裔集体遇害,后人英国讨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