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苏联时代的辉煌,俄罗斯航天业需要资金,需要人才,更需要深层次的体制改革,才能让更多火箭卫星平安上天,为多年来的下滑曲线划下终点。
运载火箭接连凌空爆炸,耗资千万的卫星沦为太空垃圾,连串噩耗让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坐不住了。“必须确定谁该为这一系列失败负责,失误出在哪里,无论如何,必须确定问题所有相关方的责任!”梅氏发表了这番措辞严厉的讲话。第二天即8月15日,俄媒体便传出了负责航天器制造的赫鲁尼切夫中心主任弗拉季米尔·涅斯捷罗夫引咎辞职的消息。
如果算上本月6日发射的“质子-M”火箭未能将两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从2010年底至今的20个月里,俄航天部门已遭遇了7次严重事故。尽管梅德韦杰夫与普京等一再要求全力查找事故原因并处罚责任人,同时许诺增加相关投资,观察人士普遍认为,俄罗斯航天业的痼疾已深入自身肌体,它近年来的下滑曲线时下依然望不到头。
昔日成就只能用来回忆
但凡是老资格的俄罗斯航天人,都不会忘记苏联时代曾经的辉煌。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名宇航员、第一座长期运行的空间站、第一个月球探测器、第一次太空行走、第一个金星探测器和第一个火星探测器……都称得上人类进军宇宙之路上的里程碑。
然而,由于冷战需要,航天工程成了苏联宣扬意识形态优越性并与美国争霸的工具。随着时间推移,计划经济体制在不计成本地为航天业输血的同时,束缚了社会应用航天技术的积极性,也使相关科研机构丧失了向经济部门转移航天技术成果的动力。
发展思路的错误,让苏联航天工业挑起了无法独自承受的重担,又因为航天无法反哺经济而让国家背上了包袱。其结果是人所共知的:苏联航天业只重军事应用的一手策略,最终在美国航天既为国家安全服务,又为增强经济竞争力服务的两手策略面前败下阵来。
随着“红色帝国”土崩瓦解,和包括军工业在内的众多高科技部门一样,俄罗斯航天业在资金匮乏的打击下颓势渐显。诞生于苏联末期的“暴风雪”航天飞机,足以与美国同类产品一较高低,却只能在长期闲置后沦为一家博物馆的藏品;人类在外太空的第一个长期基地——“和平”号空间站同样晚景凄凉,被提前放弃后,于2001年化作坠入大气层的流星。当时有评论称,随着“和平号”坠毁的是一个时代——俄罗斯的宇航大国梦宣告终结;更有业内人士痛心疾首地表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航天业至少停滞25年。
俄罗斯自立门户后,苏联时代一元化的航天科研及生产体制作古。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俄航天业逐步“去军事化”,原本存在于各个环节的强力监管也烟消云散。普京在总理任上曾批评说:“军事和航天领域分开并取消军队验收制度后,有些东西恶化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克里姆林宫希望恢复原来的调控手段。关键在于,俄航天领域现有的管理体系和调节手段漏洞百出,这为日后的一系列灾难性事故,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火箭变“烟花”事出无奈
单从规模上看,俄罗斯继承了苏联航天业90%的资产,算得上“家大业大”。可惜,这个继承者拿到手的却是个烂摊子。由于原有的军事化领导体制在政治体制转型过程中解体,从科研、人事到财政,各方面机能都在所谓“空窗期”陷入紊乱。到1994年,俄航天业从业人数减少35%,专家流失50%。更糟的是,由于军工订货一落千丈,大批长期以此为生的企业成为无根之木。而随着分布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境内的配套工厂或倒闭或改行、地面测控系统和海外基地削减和关闭,原本环环相扣的硬件基础也呈瓦解之势。
航天业的盛衰事关国家安全与产业竞争力。心有不甘的莫斯科一直试图通过改革创新扭转颓势,希望摆脱“吃苏联老本”的形象。但从近些年的航天发射状况看,无论“质子”火箭还是“联盟”飞船,依然沿袭着20多年前的基本设计。为国际空间站送货之余,俄航天部门还推出太空旅游项目,为的是挣些小钱,以弥补政府投入不足导致的亏空。
谈到俄罗斯的航天业改革,有分析认为,其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过程:先由军队直属改为军民分开,再恢复统一管理,旨在“突出航天作为俄罗斯为数不多的、世界领先的科技工业部门的地位,以此带动并获得经济效益的增长和国家安全的巩固”。
而事实证明,体制上的小修小补绝非克服痼疾的良策,渐成“常态”的事故重创了公众的信心,让俄航天局获得了“烟花局”的尴尬外号。8月6日,“质子”火箭搭载“特快列车-MD2”通信卫星和印度尼西亚“电信-3”通信卫星入轨失败,在舆论看来只是某种现象的自然延续。有报道称,赫鲁尼切夫中心设计制造的“微风-M”推进器质量不稳定导致意外频发,造成这方面问题的四大诱因,均属老生常谈,但从未得到彻底解决:一是资金不足;二是监管不善;三是人才队伍断档;四是航天产业基础支离破碎。
而在外部环境上,曾经存在于美苏之间的、双方竞相斥巨资探索太空的竞赛,随着世界格局的变迁而一去不复返。受经济不振影响,就连财大气粗的美国,也开始逐步减少相关投入,一些非必要项目被陆续裁撤,曾立下汗马功劳的航天飞机亦告老还乡。领头羊美国尚且如此,本已青黄不接的俄罗斯航天业,自然不可能创造奇迹了。
改革,路在何方?
无望重现苏联时代的辉煌,俄罗斯航天业的未来又在何方?就在梅德韦杰夫“发飙”前几天,业内最具影响力的美国《航空周刊》刊文指出,俄制火箭的可靠性低劣,源于该国航天科研体制的困局。早在去年,连续不断的事故就导致俄航天局多名领导丢官。不过,单纯的走马换将于事无补,俄航天部门必须继续进行深度改革,才能生存下去。
俄罗斯也正是这么做的。据俄《生意人报》报道,俄联邦航天局已经制订完成航天部门重组计划,将在未来18个月内把航天部门的各个企业整合为7个大型企业集团。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改革方案的出台将是俄航天业走出“系统性危机”的惟一机会。
一个好消息是,随着美国航天飞机退出历史舞台,在2016年前,地面与国际空间站之间的往来任务全部由俄方的“联盟”飞船承担。在美国暂时失去载人航天能力这段时间里,俄能否一举掌握对“通天”技术的垄断地位,是对其航天业发展潜力的最佳测试。
在“唱衰”俄罗斯航天同时,部分欧美媒体对中国取得的成绩颇多肯定。“中国的情况刚好(和俄罗斯)相反,他们正变得愈发自信。”今年早些时候,《航空周刊》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中国航天在2012年的最大收获,当属“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的完美交会对接,“这表明北京向自主建成空间站的宏大目标又迈出了一步”。
与欧美的差距逐步拉大,甚至渐有被中国“后发制人”之势,在奋起一搏和彻底沉沦之间,俄罗斯选择的是前者。据报道,俄联邦航天局已向政府提交《2030年前航天活动发展战略》草案,提出登月、建立火星研究站等一系列雄心勃勃的目标。此外,新型“联盟”火箭、“安加拉”火箭将陆续试飞,“火星-500”试验项目也如期完成。正在研发的新一代飞船“未来载人运输系统”能搭载6名航天员进入地球低轨道,它的改进型还可用于登陆月球。
正如俄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近日对媒体发表的一番豪言:俄罗斯理应努力争取在太空领域的绝对优势,而不是“仅仅充当驾驶员,即便是十分成功的驾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