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8月0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嘿,裘德》,一个国家从此改变

○本报记者 黄昉苨 《 青年参考 》( 2012年08月08日   31 版)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前披头士乐队成员保罗·麦卡特尼唱起了他在40多年前写下的歌曲《嘿,裘德》。

    《嘿,裘德》最初只是为安慰一个小男孩而写下的歌曲,此后,很多人的命运被这首歌改变。

    捷克歌手玛尔塔·库碧索娃就是其中之一。

    当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进入尾声的时候,前披头士乐队成员保罗·麦卡特尼唱起了他在40多年前写下的歌曲《嘿,裘德》。跟随着年已七旬、挥舞着手臂的麦卡特尼,伦敦碗变成了世界各国运动员和现场8万观众合唱的海洋。

    这个世界上,有几首歌能像《嘿,裘德》这样,在诞生数十年后,依然让世界各地的观众同声合唱?

    《嘿,裘德》最初只是为安慰一个小男孩而写下的歌曲,此后,却有很多人,乃至一个国家的命运,被这首歌改变。

    捷克歌手玛尔塔·库碧索娃,就是被这首歌改变命运的人之一,她翻唱的《嘿,裘德》最终成了她的祖国变革的动力。

    一首歌改变一个国家

    1989年冬,在捷克斯洛伐克一家建筑公司当打字员的玛尔塔·库碧索娃,受邀参加一个大学生集会。

    库碧索娃曾是一名歌手。她以为学生们会让她演唱国歌,或是她的成名曲《玛尔塔的祈祷》。

    “突然,学生要求:‘请唱《嘿,裘德》吧!’

    库碧索娃有点儿慌。这曾是她最受欢迎的一首翻唱歌曲,但她已有20年没唱过了。她被禁止参加一切演艺活动,她的唱片被禁,就连歌迷埋在后院里的唱片也会被警察挖出来,销毁。

    学生们鼓励她唱这首歌:“歌词我们都记得,我们可以告诉你。”

    很快,1990年初的布拉格街头,到处都在播放这首歌。

    “嘿,裘德,你为何哭泣,灼痛的眼睛,冰冷的泪水,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只有几首歌……”这是捷克语版的《嘿,裘德》。歌曲中的裘德被设定为一个少女。库碧索娃的歌词看似无关紧要,但上世纪60年代末在捷克斯洛伐克唱响时,人民听懂了她的话。

    1968年,库碧索娃通过广播听到《嘿,裘德》的时候,还是一个偶像派的人气歌星。彼时,苏联的坦克还在布拉格街头横冲直撞。库碧索娃翻唱了这首感人的歌曲,安慰民众,表达抗议。

    那是她漫长苦难的开始。

    她翻唱的《嘿,裘德》成了这个国家变革的动力。

    写给孩子的《嘿,裘德》

    这样沉重的使命本不该降临到库碧索娃身上,她只是一个爱唱歌的小女孩。

    高中毕业后,她到乡下小剧场当歌手兼演员,被来自布拉格的制作人发掘,与捷克斯洛伐克最大的唱片公司签约,成为一名流行歌手。

    1966年,24岁的库碧索娃成了歌唱组合“金娃娃”的一员。她容貌娇媚,唱功超群,很快成了超人气歌星。

    库碧索娃踏入歌坛时,英国摇滚乐队披头士正处于全盛时期。1968年夏,披头士成员约翰·列侬与妻子感情破裂,为争夺儿子朱利安的抚养权展开诉讼。

    孩童时的朱利安被乐队成员昵称为“裘德”,麦卡特尼想安慰朱利安,于是为他写下了《嘿,裘德》。

    库碧索娃是披头士的歌迷。她说,世界上没有其他乐队能超过披头士。

    “不光是我,大家都是他们的狂热粉丝。谁到手了唱片都会聚会庆贺一番,光听着就觉得很快乐。”

    用歌声抗议铁拳

    当母亲喊着“被占领了”惊慌地走进房间时,库碧索娃还以为是美国打过来了。

    1968年8月的那个夜晚,没有任何征兆,华约军队攻入布拉格。苏联很快控制了局势,布拉格街头改革的气息转瞬即逝。

    “捷克斯洛伐克一直是个和平安宁的国家,人们太太平平地过着社会主义生活,苏联说发生了反社会主义政变,这是天大的谎言。”正在准备首张个人专辑的库碧索娃,决定以自己的力量激励同胞。

    她打算在专辑中添加一首抒情歌曲,注入争取自由的信息。就在这时,她听到了电台播放的《嘿,裘德》。

    这首歌成了库碧索娃新专辑的第一首歌曲。

    “嘿,裘德,甜言蜜语虽然动听,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所有押韵的歌词背后,都有弦外之音在对我们倾诉。人生多美好,人生多残酷,可是裘德,要相信它,人生给我们带来创痛,或在我们伤口撒盐,或毒打我们直到棒断,人生玩弄我们,但请不要伤悲……”

    歌词被改成了两个少女的对话,一个鼓励另一个鼓起勇气,直面残酷的人生。

    社会名流纷纷在报刊上发表声明支持苏联时,库碧索娃用歌声回答苏联的铁拳。

    在当年这首歌的MTV中,人们可以见到剧作家瓦茨拉夫·哈维尔的身影,这位后来的总统在其中跑龙套,出演一个士兵。

    《嘿,裘德》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成为捷克流行乐史上空前畅销的单曲。

    库碧索娃的职业生涯也走到了尽头。1970年1月,她被赶出流行音乐界,被禁止参与演出,所有唱片被销毁。

    她一度以糊纸袋为生,生活的艰辛使她流产,但她一直留在祖国;她的丈夫,一位同样失去工作的著名导演,选择了对政府妥协,得到了一张护照,流亡国外。

    后来,库碧索娃找了一份打字员的工作。她再婚,过着稳定但说不上快乐的生活。

    但她的形象与音乐一直鲜活着。“她履行了不撒谎的诺言,她就是坚贞不屈的象征,我们没有忘记她。”一位议员后来说。

    1989年,受哈维尔的邀请,库碧索娃重新在公众面前露面。

    在学生集会上,她见大家唱起了连她自己都几乎记不清歌词的《嘿,裘德》,才知道,在她一片空白的20年中,这首歌已成为自由的象征,在他们的歌声中,“裘德”的含义已不再是少男少女,而是祖国的自由。

    当《嘿,裘德》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唱响时,对许多捷克人而言,想必会有一番感慨在心头。

分享到:

 

《嘿,裘德》,一个国家从此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