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8月0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外媒如此质疑中国运动员

○本报记者 黄昉苨 《 青年参考 》( 2012年08月08日   28 版)

    □图片来源 CFP

    在伦敦奥运会的游泳比赛看台上,很多人呼喊的名字不是“罗切特”,也不是“菲尔普斯”。事实上,这两位泳坛名将也在谈论同一个名字——叶诗文。这个16岁的中国杭州女孩,现在已打破一项世界纪录、一项奥运会记录并获得两块金牌。

    但她随后不得不抵挡来自媒体的各种关于服用兴奋剂作弊的暗示。也许是英国广播公司的评论员克莱尔·鲍德温,也许是美国著名游泳教练约翰·伦纳德,把关于她的争论,推进了一片更大的领域。

    前者在叶诗文打破女子个人混合泳世界记录后很快提出问题:“会有人突然之间游得比她以往的最快纪录还要快很多吗?”后者则在英国《卫报》上发表文章,用“难以置信”来形容叶诗文的胜利。

    “在游泳比赛的历史上,不管是从哪方面来看,这都前所未有。不管她是来自中国、立陶宛、肯尼亚还是其他国家,这件事本身就不可能的。抱歉。”同时还是世界游泳教练员协会主席的约翰·伦纳德如是说。

    连权威科学杂志《自然》也参与了这场讨论

    路透社总结了《纽约时报》在报道中援引前奥运选手们对此的评价,总结起来就两个词:“有意思”和“疯狂”。

    总的来说,这一新闻引发的讨论,要比平时大多数与中国有关的新闻都更热烈,连权威科学杂志《自然》与中国篮球运动员姚明,也都掺和进了这场讨论。

    在参与这场讨论的外媒中,相较而言,小报往往立场鲜明,报道夺人眼球。比如英国右翼小报《每日邮报》,除了渲染对叶诗文滥用药物的怀疑,还报道称中国运动员基因进行了改造,以使他们更强壮。

    约翰·伦纳德发表这番言论,恰逢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采访了曾任中国奥运代表队首席队医陈章浩,而后者爆出中国曾在美国和苏联的“愚弄”下,给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内幕消息。

    在7月28日《悉尼先驱晨报》的报道中,陈章浩曾表示,中国女子游泳队上世纪90年代在国际赛场上的突然成功之中,有他的少量贡献。他当时偏爱给运动员使用价格低廉的类固醇药物。据说,游泳运动员们赢得的金牌,如果算功劳,至少一半得归功于这位陈医生。

    此外,今年上半年,另一名16岁的中国游泳运动员李哲思,被检出促红细胞生成素(一种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呈阳性。

    《纽约时报》也在报道中援引了南非运动生理学家罗斯·塔克的说法。塔克表示,他理解人们对来自中国游泳运动员抱有更多猜疑,别忘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在一夜间产生了大量世界级赛跑运动员,创造了大量世界记录。之后,他们几乎同样迅速地消失了。在泳坛上也是如此——不过是被证实用药后才消失的。

    人们必须意识到“这些运动员在怎样地牺牲着自己”

    外国媒体不忘指出,对叶诗文的怀疑并没有任何证据支撑,只是她的成绩比去年世界锦标赛提高了7秒这一点,为她招来诸多猜疑。

    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在各种与叶诗文有关的报道中,常被拿来与其作对比。但是,伦纳德则指出,与叶诗文突然爆发的情况不同,菲尔普斯的游泳速度在每年都有着稳定提升。

    不过,《每日邮报》同样也在另一篇报道中提及,叶诗文从小就有很好的身体条件。该报援引了叶诗文自己的说法,“我幼儿园的老师注意到我体型条件很好,所以他们挑选了我。我做得好,是因为我们的训练,每天上午两个半小时,下午两个半小时,我坚持了9年。”

    英国《卫报》则刊登了另一篇来自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但身份已被《卫报》确认的英国教练的文章。这名在中国游泳队工作的英国籍教练表示,他见过的中国运动员们都非常努力,努力得“难以用言语形容”。

    作为一名曾在多个不同国家游泳队中执教的教练员,他表示从未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见过“这样努力的运动员”。

    与西方那些从中产家庭走出,每年可能享受着好几周时间带薪旅行的西方运动员不同,这些中国运动员是专业的,训练与比赛是他们得到薪水的方式。

    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并不像同龄人一样学习文化知识,而体育,给他们提供了一条可能会飞黄腾达的路。如果在游泳上失败,对他们而言,则意味着人生的失败与家长的丢脸。

    “人们必须意识到,每一天,这些运动员在怎样地逼迫着自己,以远离家乡、丧失教育机会为代价,这些运动员在怎样地牺牲着自己。总之,他们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想要夺冠。”这名教练在文章的末尾总结道。

    中国运动员是人,而非漫画书里的反面角色

    与此同时,《卫报》还在一篇署名评论文章中,同时提及了叶诗文与于洋。文章说,中国运动员并非铁板一块的整体,他们是人,而不是漫画书里的反面角色,当所有质疑都单单奔着这一个国家过来的时候,那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

    这篇文章将英国人自己发出的对叶诗文的责难,比喻为“一只栖息于高枝上的巨兽,被击落时发出的哀嚎”。

    路透社则在报道中形容,很多媒体记者与体育爱好者们都带着一种想要庆祝胜利的激动心情,但潜意识中的疑虑却还是不能马上消除。“我们希望看到一位天才运动员的出现,但我们不能肯定。”一位对兴奋剂话题很有研究的美国记者说。

    一位法国游泳教练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如果只是因为换了一个国家,这样的疑问就会少一些,那就有点不公平了,即便中国过去有一些不光彩的举措。

    与中国媒体不同,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很少将叶诗文与因“消极比赛”而被取消比赛资格的羽毛球运动员于洋、王晓理联系起来。

    英国广播公司在对于洋等人的报道中,注重于对事实的描述,只引用了羽毛球名将盖尔·埃姆斯的话说,在奥运会上的这种行为是“不可接受的”。“我很愤怒,这对我们的运动而言是非常尴尬的。”埃姆斯说。

    但在随后的报道中,英美媒体意识到,这两件事在中国引发的反应是复杂的。他们注意到,许多中国网民与评论者都将两件事联系起来,认为这些辩论带有侮辱性,根源是欧美媒体的偏见与反华情绪。

    事实上,英美媒体的报道很多是在描述事实,多数评论家或是博客作者的意见,也并不针对某个运动员或国家。很多外媒都会刊登来自不同立场的声音、权威报刊的讨论,同时报道中会反思有缺陷的体育制度,与由此带来的问题。

    英国《金融时报》在社论中说,公开质疑运动员的做法可能不对,不过,美国教练伦纳德对叶诗文含沙射影的评价中有一点没错,在奥运会比赛中,兴奋剂事件肯定无法杜绝。

    “体育核心价值在于个人通过努力取得成就。失去这一点,体育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金融时报》在社论中呼吁道,要让人们对体育恢复信心,就应让那些通过作弊取得成绩的运动员,得到更严厉惩罚。

    对于羽毛球比赛中的丑闻,《纽约时报》则在一篇文章中发问,“为了赢得金牌而输球,是运动员的错吗?这样的比赛的确不好看,但观众的怒火似乎更应该朝向规则的制定者们。”

    中国得益于苏联模式的体育人才识别体系?

    有意思的是,“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不失时机地借专家之口指出,中国选手在伦敦奥运会成功的秘密,在于使用了苏联训练法。

    俄罗斯生物医学署署长弗拉基米尔·乌伊巴称,中国采用了自幼培养运动员的苏联模式。成功的保证在于,从小经过严格挑选的中国儿童,从遗传学和解剖学的角度,都倾向于一定的体育项目。“一些人与生俱来适合跑步,一些人适合游泳,另一些人适合射击。”他说。

    类似的理由也在英国《卫报》的一篇博客文章中被提及。文章表示,中国游泳在奥运会上取得的成功,某种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独特的体育人才识别体系”,中国依靠这一体系,把练体育的孩子们分配到不同运动项目上。

    在刊登形形色色的意见与争鸣的同时,《卫报》网站上推出一项调查,题目是:“中国游泳运动员叶诗文应当得到道歉吗?”

    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卫报》网友都认为应当向叶诗文道歉。调查页面的一条评论说,澳大利亚人伊恩·索普曾解释过他在15~16岁时如何大幅提高了自己的游泳成绩,所以可能这就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因此我得说,说一声道歉是很有必要的”。

    这位网友的意见得到了3004个赞同,它是所有网友评论中得到赞成最多的一条评论。

分享到:

 

外媒如此质疑中国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