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的愉悦体验,野生动物的繁盛与当地土著的权益,近年来兴起于肯尼亚的“私人保护区”热潮,在上述三者之间实现了微妙的平衡。
在公众对环境保护日益热忱的今天,有哪个国家能做到三全其美,既可以给客人提供愉悦的体验,同时确保野生动物“安居乐业”,并且让当地人分一杯羹呢?
在内罗毕机场一下飞机,8岁的女儿玛蒂就兴奋起来,想要早点见到大象。这小丫头才8岁,我为什么要带上她去东非草原“远征”?毕竟,类似的旅程都包含狩猎项目,喜怒无常的野生动物多少会构成不确定因素。我们最终成行了——不仅因为女儿的坚持,作为长辈,我也希望后代重走自己当年在非洲的探险之路,保持与大自然的亲近关系。
我们的肯尼亚之行号称“最便宜的”远征。“便宜”通常与非洲旅行不搭界,事实上,这类远征活动是从贵族巡猎脱胎而来,需要许多人员随行,也需要不少装备,想必花费可观。我起初确实有点忧虑,那就是“便宜没好货”,图省钱,是不是意味着动物就少呢?
越野车从公路拐弯驶上土路后,这种疑虑逐渐被现实驱散了。玛蒂揉揉惺忪的睡眼,突然高声叫嚷:“快看,多有趣的奶牛呀,只有两条腿!”目标离得更近时,她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那根本就是一群鸵鸟嘛,一小群黑斑羚、一只犬羚和一只长颈鹿紧随其后,仿佛恭候多时的仪仗队。穿过浓密的灌木丛,驶出一片更加浓密的森林,营地赫然出现在眼前。那里已经搭好了几顶帐篷,被荆棘丛编织的篱笆环绕着,足够容纳十几人住宿。
保护区也流行个人承包
肯尼亚的狩猎季节即将结束,雨季近在眼前,我们是营地里惟二的宾客,有足够的私密空间,也有足够的帮手可供调遣。为首的名叫以马利·姆帕拉利亚,这个马赛汉子聪明又英俊,玛蒂寸步不离地跟在后面,连珠炮似地问这问那。
没过多久,小家伙的提问就被打断了——我们的厨师范维尔跑来,说一群大象正在靠近。马赛勇士的衣裤全是鲜艳的红色,他们纷纷跑去拿长矛时,就像是一片火焰在草原上滚动,那种气势让玛蒂显得有恃无恐。当她目不转睛地盯着象群缓缓移动的背影,直到它们在树丛后隐没不见时,我抽空与这块私人保护区的管理者杰克·格里夫斯-库克聊了起来。
杰克是生活在肯尼亚的白人。1995年,他前往安博塞利国家公园游逛,偶遇附近的部落领头人雅各布·莱安,得知草场由于过度放牧而遭受巨大破坏,野生动物也背井离乡。忽然,两位背景截然不同的合伙人冒出了好主意,那就是由个人承包经营这片土地,努力吸引野生动物回归,然后邀请外国游客来此远征狩猎。
从前,肯尼亚的旅游业主要由内罗毕控制,大部分经营者是白人或亚洲人。如今,马赛土著也有机会了。1999年,该国首个“私人保护区”正式开门迎客,之后,就像以马利和范维尔一样,成千上万当地人的生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杰克告诉我:“这里曾是肯尼亚最棒的狩猎区,海明威也来打过猎。经历了低谷时期,野生动物再度兴旺起来,而且是可持续的。这里有两个狮群,200只长颈鹿,还有21只非洲猎豹。我们雇佣了60名土著。”
土著孩子向我们下战书
次日清晨,我们刚出帐篷,就看见一头很大的羚羊被挂在20多尺高的树上,显然是昨晚被猎豹咬死后拖上来的,大家居然全无察觉。当然,白天就不同了,马赛服务员多是猎手出身,目光锐利,伪装得再好的动物,照样逃不出他们的视野。
一名警卫拿出几捆箭分给大家,这样每人都有防身武器,碰上猛兽也不会尴尬了。经过一天的相处,玛蒂在“马赛叔叔”们面前早就不再害羞,还学会了几句土话。服务员们乐呵呵地教她如何投掷长矛,让小家伙颇为自得,觉得成为马赛勇士是个很酷的主意。
几分钟车程外便是当地土著的聚居区。与我们的营地一样,村子也被荆棘篱笆包围,里面的布置远不如前者考究,矩形的泥棚外随处可见一堆堆牛粪。按照当地传统,打着赤脚的孩子们纷纷围上前来,让我们轮流抚摸他们的头顶,以示对贵客的尊敬。本地人普遍偏矮,玛蒂的个头却比多数同龄人高,这让马赛孩子们很有点不服气。其中一个小男子汉挥舞着木棍,通过翻译“下战书”:“你跟我年纪一样大?让我们拿起家伙比试比试吧!
尽管挂了免战牌,村民们依然友好地同我们道别,没有一个人推销纪念品或土特产。当然,通过旅游收入的再分配,我们的到来本身就给当地所有人带来了利益。反过来说,我们对非洲的认识也增长了不少,等假期结束,玛蒂一定又有不少和同学们的谈资了。
同大自然的精灵们约会
此行的核心是奥尔肯宜自然保护区(Ol Kinyei Conservancy),它占地1.75万英亩,就在著名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的另一端。渡过塔勒克河,积蓄了很久的积雨云终于忍不住开始释放威力,倾盆大雨之下,车子无法前进,大家只得带上雨具徒步前进。在肯尼亚的野外,这种遭遇称不上晦气,正如导游吉米所说:“现在,整个奥尔肯宜都是你们的了。”
临时营地设在一片远离洪水的高地上,美丽的太阳鸟在橙黄色的兰花间呼朋唤友,地上铺满飞蚁掉下的翅膀,竟似绸缎般银光闪烁。更让我们惊喜的是,大自然的精灵们纷至沓来:羚羊、长颈鹿、大象、长着蝙蝠耳朵的狐狸还有非洲豺……在这样的环境里,所有现实世界的纷扰,比如人为制造的混乱、对金钱的崇拜、贪欲的泛滥等,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随后几天里,我们学会了如何用树叶除臭,如何跟踪狡黠的狞猫和鲁莽的河马,还成功萃取到天然口香糖,品尝了野蜂蜜的滋味;闲暇时则练习投掷“伦古”,那是一种足以致命的、土著居民用来打猎的木棒。某个晚上,我听到外面窸窸窣窣,打开帐篷,亮起手电,居然捕捉到了一只香猫,那一身的斑纹华丽得无法模仿。非洲的生灵如此优雅,以至于我难以相信自己亲眼所见;虽然只是瞬间的相逢,那鲜明的印象依然如相片般烙进了脑海深处。
和谐乐土终归是一场梦
25年前,我初到非洲那段日子里,经常和朋友们一同去野外探险。在好几个月的时间里,没有邮件,没有新闻,电话和电视也不存在,完全根据太阳和月亮、雨水和阳光的节奏生活。成家立业后,这与世隔绝的日子渐渐远去,偶尔重温旧梦,也无法持续很久。
蓦地,一个奔跑的身影打断了我的回忆。好奇心大盛的我们驱车绕过灌木丛,发现好几名愤怒的男子挥舞着长矛,高喊:“狮子刚刚咬死了我们的牲口!”是的,一头倒霉的牛就躺在凌乱的灌木丛中,脖子上还留着致命的伤痕。
不顾我的劝阻,玛蒂激动地跳下车来,从荆棘上扯下一把东西。吉米看了看,“恭喜,你得到了雄狮的鬃毛。”可惜,它原本的主人早已销声匿迹。
我不切实际的幻想顿时消散了。在如此原生态的土地上,当地人依然要为生计操劳,自然给予他们很多,但有时也会毫无理由地夺走他们重要的财产。
一个星期的时间不长,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融入狂野,虽然没有任何猎物,至少近距离地看到了真实的非洲和这里的人民。相信玛蒂也会记住所见所闻的一切,童年时的这次狩猎远征对她的成长有很多好处,让她学会对周围的环境保持专注,学会识别各种记号,学会敏锐地捕捉最微小的风吹草动。
有点意外的是,这小家伙不再急着成为一名马赛勇士了。她孩子气地辩解道:“我不想成为马赛人,因为……马赛姑娘去打水要走好远的路呢!”
□英国《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