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8月0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音乐之声合唱团:

冯·特拉普家族的歌声

○本报记者 黄昉苨 《 青年参考 》( 2012年08月01日   30 版)

    音乐之声合唱团唱片封面上的合影

    电影《音乐之声》剧照

    现实中的特拉普一家的兄弟姐妹

    7月26日至8月12日,美国音乐之声合唱团首度在中国巡演。

    这是一个来自美国的歌唱组合,但他们擅长演唱奥地利民歌;这是一个年轻的合唱团,最年长的成员只有23岁,但有关他们歌声的记忆在40多年前就已刻在很多人心中。

    这是一个来自美国的歌唱组合,但他们擅长演唱的是奥地利民歌。在这个合唱团的海报上,3个女孩穿着复古的欧式长裙,有着同样的褐色长发。乐团中惟一的男生,是她们的弟弟。

    这个合唱团有一个足够古典的名字:“冯·特拉普家的孩子们”。2012年夏天,冯·特拉普家的这些孩子来到中国,在北京、上海、深圳等9个城市,以无伴奏合唱的形式,演绎他们从外祖父那里学到的歌曲,比如《雪绒花》、《哆来咪》、《孤独的牧羊人》。

    在中国,这支家庭合唱团被称为“音乐之声”。记者会上,23岁的大姐索菲亚提到了他们与那部著名电影《音乐之声》的渊源:“电影里有7个孩子,其中的那个机灵鬼就是我们的外公。”

    《音乐之声》中活泼爱笑的家庭教师玛利亚和7个冯·特拉普家的孩子的歌声,至今仍在人们耳边回响。

    战火下的音乐人生

    “冯·特拉普家的孩子们”不必讲述太多关于家族的故事,整整一代中国人都从电影《音乐之声》中看到了他们的外曾祖父母的爱情:年轻活泼的修女玛利亚被安排到冯·特拉普上校家担任家庭教师,她热情开朗,很快与上校的子女们打成一片,也改变了严厉刻板的上校,经过种种波折,玛利亚最终与上校走到了一起……这能歌善舞的一家,最后在音乐的掩护下,离开纳粹统治的奥地利,巡演各地,定居美国。

    现在,他们的后代依然在歌唱。

    “玛利亚在遇到冯·特拉普上校以前想要去当一名修女,这是真的。”合唱团的一位成员说,这传达了冯·特拉普家族“所要传达的东西”:家庭、音乐、荣誉与勇气。合唱团想要延续这一家族传统。

    电影《音乐之声》只说了玛利亚与冯·特拉普上校一家在几个月里的故事。在现实中,这些经历在玛利亚·冯·特拉普的生命中占据了11年。

    她在1927年嫁给冯·特拉普上校。与电影中一样,特拉普家的孩子们是两人之间的纽带,甚至,是孩子们建议父亲留下玛利亚。上校不敢表白,于是孩子们去问了她,促成了两人订婚。与影片中一样,实习修女玛利亚再也没有回到修道院。

    与电影不同的是,在逃离奥地利之前,冯·特拉普一家就已经是欧洲颇有名气的歌唱组合了。在1935年的萨尔茨堡音乐戏剧节上,冯·特拉普上校与玛利亚带着7个孩子组成合唱团,获得了合唱比赛第一名。

    这家人曾因上世纪30年代初的大萧条而失去所有财产,后来为了尊严而逃离祖国,但对音乐的爱好让他们一再绝处逢生。

    移居美国之后,特拉普家的歌唱组合渐渐出名,曾到30多个国家巡演,后来甚至创建了一个音乐慈善组织,给二战后的奥地利送去无数食品与衣服。

    冯·特拉普上校在1947年去世,8年后,玛利亚写下了他们一家的故事——《冯·特拉普家的歌手们》。这本书很快在欧洲引起轰动,并被改编成了人们熟悉的音乐剧《音乐之声》,以及在上世纪60年代风靡全球的经典电影《音乐之声》。

    音乐之声传承四代

    在音乐之声合唱团在中国的巡演中,除了演唱《哆来咪》、《雪绒花》这样的经典曲目,入乡随俗地演唱他们喜爱的中文歌曲外,姐弟4人还用奥地利传统的发声方法约德尔调,唱出最正宗的《孤独的牧羊人》。这是一种速度较快、在真假声中自然变换的唱法,模仿的是阿尔卑斯牧人呼唤牛羊的号角。

    小时候,外祖父沃尔纳就是这么教他们的。在电影《音乐之声》里,他是一个名叫“柯特”的小萝卜头,与哥哥姐姐们一起跟着玛利亚歌唱。几十年后,当年那些奥地利民歌伴着他的回忆,留在了他的美国孙辈们的脑海里。

    并不是每一代冯·特拉普家的孩子都擅长歌唱。索菲亚她们的父母就几乎不会唱歌。在索菲亚小时候,沃尔纳每一次去看望自己的这些外孙,就会教他们唱歌。

    10年前,沃尔纳中风卧床。为了安慰外祖父,索菲亚与弟弟妹妹们把这些歌曲录成小样送给他,希望他快点好起来。

    消失了数十年的冯·特拉普家的歌声,就这样重新被世人听到。“冯·特拉普家的孩子们”组成了合唱团,出了5张专辑,进行世界巡演,一晃就是10年。

    大姐索菲亚曾把电影《音乐之声》看了许多遍。在2003年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她说,她不确定是不是会以歌唱作为未来的职业——她的兴趣在遗传学。

    二姐梅拉妮最喜欢电影,三姐阿曼达想当一名警官,年幼的弟弟贾斯汀虽然喜欢唱歌,但他的目标是成为一名飞行员或水手。他最喜欢的歌曲来自《音乐之声》——《哆来咪》。

    歌唱一直陪伴着这户人家。索菲亚的父亲依旧记得,小时候,他听着父亲与姑姑、叔叔们一起歌唱,以此熬过新英格兰地区漫长的冬天。

    “我们喜欢一路旅行,一路歌唱,与那些被冯·特拉普家的故事吸引的人们分享我们的家族历史,”他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想要让回忆延续,代代相传。”

    合唱团的足迹早已超出了上一代冯·特拉普家族合唱团的巡演范围,他们的经历也许连见多识广的玛利亚都会觉得新奇:在中国,他们要面对的早餐是鸡的爪子;在卢旺达,因为对国歌的完美演绎,总统按照当地习俗给了他们最高奖励——一头母牛。

分享到:

 

冯·特拉普家族的歌声
媒体眼中的音乐之声合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