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8月0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人人具备动作大片主角的本领”

外媒探秘美军特战训练营

○编译 史春树 《 青年参考 》( 2012年08月01日   19 版)

    头戴耳机的分队长正在观察战况

    身着沙漠迷彩的特种兵们准备登上M-ATV

    为了更好地扮演五角大楼的“战力倍增器”,美军特种作战分队在近似阿富汗的环境中日复一日地操练着,试图将自身塑造为能够身兼多职的全能士兵。

    提到特种部队,人们马上会想到弹无虚发的神枪手,想起对恐怖组织头目的闪电突袭,想起他们那超越时代的“科幻”装备。2001年以来,美军特种部队膨胀了一倍,未来5年将增至7.11万人,经费达105亿美元。随着阿富汗战事逐步收尾,特种作战司令部成为华盛顿向全球投射军力的最佳平台,甚至能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些精英战士是怎样炼成的?为此,美国《大众机械》杂志记者近日造访了美国本土最重要的特种兵训练基地,一窥其中奥秘。

    上战场前必须隐姓埋名

    拂晓时分,6名身着沙漠迷彩的特种兵抵达亚基马训练中心。抛下行囊,众人一刻不歇地开始做伸展运动,准备迎接体能训练。他们隶属于第一特战大队的冲绳分队,编制12人。未到场的同伴中有1人因伤住院,1人参加狙击特训,1名侦察员参加潜水训练,其余3人轮休。亚基马训练中心位于华盛顿州,就地形地貌而言,俨然是阿富汗的复制品。

    身负14公斤辎重,特种兵们离开营地,在沉默中开始徒步行军。队长“阿尔法”(简称A)是名29岁的上尉,曾驻守阿富汗科伦加尔山谷,实战经验丰富;队副Z是37岁的军士长;老兵E(通信专家)则是服役15年的上士,当过侦察兵和狙击手。特种部队视保密高于一切,尤其是这种即将部署到海外的单位,所有人都不得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

    翻过山坡,两辆外形奇特的四轮战车已等候多时。看守礼貌地对特种兵们表示欢迎:“毒贩有时会来这里做交易,必须检查并核实一下你们的身份。”实际上,体能训练只是这次训练的“开胃菜”,接下来几天的重头戏是野外驾驶,期间所有枪炮上膛。

    奥巴马政府打算将常规部队在2014年前撤出阿富汗,取而代之的是超过1万名特种兵,包括冲绳分队在内。他们要在这个荒凉的国度驻守到2017年。白宫和五角大楼期望这些吃苦耐劳的军人,在阿富汗重建进程中发挥带头作用。正如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的一位专家所言,“特种部队近十年来一直在崛起,现在,让我们看看他们能否巩固胜果吧。”

    华盛顿安排特种兵为这场战争收尾堪称明智。就拿现在这6名战士来说,他们人人具备动作大片主角的本领:跳伞、流利的外语、运动健将般的体质、精通各种武器,能独自实施破坏、通信、情报搜集以及战场急救。一句话,特种兵的DNA里没有完不成的使命。

    任务规划讲求民主决策

    两个钟头过后,老兵E已经端坐在防雷全地形车(M-ATV)的驾驶座上,佩戴好头盔和通讯耳机,露出标志性的微笑。这部造价47万美元的大家伙,为满足特种作战的要求进行了从头到脚的改装——挡风玻璃更宽,四面八方都有射击窗口,顶部还安装了诨号“乌鸦”的通用遥控武器站,射手无须露头也可以搜索并瞄准目标。

    今天,小队成员分乘两辆战车操练“掩护跃进”科目:第一辆车静止不动负责监视,同时,第二辆越过先前设置的模拟障碍物,搜索到视野开阔的位置便停车警戒,然后轮到前一辆行动,如此循环往复。

    E尽管是首次驾驶M-ATV,跨越障碍时显得毫不紧张。37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跑起烂路来很带劲,但动静实在吓人,并不总受特种兵们欢迎。在陌生地域活动时,特种部队必须遵循“因地制宜,保持警觉,紧密联系”的准则,因此,开车贸然驶入阿富汗的村庄等做法无疑属于冒险。队长A坦言,“在类似场合,我宁愿徒步执行任务。”

    上午的操练过后,众人在山顶集合并探讨“掩护跃进”战法的不足,每个人都可各抒己见,无论军衔高低均直呼姓名。据说,这种氛围是特种部队独有的。更多时候,小分队的领导提问并征求意见而不是单纯地发号施令,任务规划通过广泛的“基层民主”来完成。   

    另外,分队成员也仿佛来自五湖四海:韩国裔、非洲裔、马来裔……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称,一名特种战士的典型形象是:29岁上下(军官34岁),已婚,至少有两个子女。

    下午的科目是拖车——假想分队遭受袭击,需要将一辆遭敌重创的战车从枪林弹雨下救出。队长A亲自驾驶救援车,他的部下则跳出舱外,用M4卡宾枪提供火力掩护,便于另外一些同伴为受伤的战车套上牵引绳。第一次模拟救援很成功。第二次重复时,那条外强中干的绳索砰地一声绷断了,弹回去打烂了M-ATV的备胎。“不弄坏点东西,还能叫特种作战?”看上去,A早就对意外司空见惯,“这样的损失算轻的,五角大楼不用多掏维护费了。”

    让人人都能当“阿凡达”

    成千上万名美国特种兵在阿富汗部署就位后,将帮助当地政府创建可靠的武装力量,并震慑叛乱分子,被五角大楼称为“战力倍增器”。“这里的每个家伙都能指挥100多人的连,我本该指挥一个600人的营。”A队长解释说,分队成员个个都是“阿凡达”,在重重压力下表现完美。“我们是全能战士。上级的期望越高,大伙儿越是不辱使命。”

    随着2014年临近,塔利班对美军的攻击必将升级。队员C是工程和爆破专家,他指出,精英战士需要能包治百病:“我早上跟阿富汗军警交谈,下午与省长打交道;有时先去市场装运修建学校用的木材,再拆除路边炸弹;完事后回市场采购补给品,最后发放并记账。”   

    第二天,特种兵们荷枪实弹地前往靶场,他们的战车也从运输工具转变成了战争机器。客串射手的老兵E握住操纵杆,紧紧盯着“乌鸦”的显示屏,队长A则透过防弹玻璃寻找射程内的木制靶标,“两点钟位置,”话音未落,车顶的机枪已经随着屏幕上的准星急速旋转起来。“发现目标。”E顺手按下红色按钮,那是在朝目标发出激光束测距。

    “交战开始!”1秒钟后,沉闷的射击声透过1厘米厚的装甲,传进所有人的耳蜗。曳光弹标定目标位置后,随之而来的是瓢泼似的弹雨。“我是队副,”军士长Z从另一辆车上呼叫。“进入预定位置。”两辆战车旋即展开“二重唱”,几百发容量的弹匣很快告罄。

    每轮射击的间隔是简短的总结会。从遥控武器站的性能,到射手与指挥官的沟通方式,再到车辆彼此掩护的最佳阵型。随后,枪声再度响起。夕阳向地平线坠去,远山在荒原上拉长了倒影,相同内容的训练周而复始——狠抓基础直到尽善尽美,正是特战训练的灵魂。

    最后一轮持枪跑步结束时,黑暗早已降临。就着飞扬的尘土用过晚餐,特种兵们还得卸除武器、收回危险警示牌,回到军营后擦拭装备,直到凌晨1点方才收工,正副队长则忙着撰写报告……营房的全部灯火熄灭时,距第二天的体能训练开始只剩下几小时了。

分享到:

 

外媒探秘美军特战训练营
美急欲扩大对印军售
俄专家力挺新轰炸机计划
英国核力量将“私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