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7月2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绞杀自主品牌? 跨国车企的新“阳谋”

本报记者 陈楚 《 青年参考 》( 2012年07月25日   46 版)

    一场以豪华品牌为先头部队的攻坚战,正在中国汽车市场全面展开。

    7月中旬,宝马汽车分别在北京水立方和鸟巢举办了规模盛大的上市与庆典活动,张艺谋、郎平、杨威等大腕齐聚一堂,为宝马新车“助威”。此前不久,英菲尼迪的亚洲旗舰店也在北京盛大开业,兰博基尼4S店进驻昆明,并开始向二三线市场渗透……

    在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的当下,跨国车企纷纷加快了在中国的“掘金”速度,期望用从中国获得的收益,弥补在其他市场的利润损失。

    车企涌向中国“掘金”

    6月,欧盟27国乘用车销量为120万辆,同比下降2.8%;上半年,该地区乘用车销量664.5万辆,同比下降6.8%,而去年同期销量为713万辆,市场状况持续低迷。

    今年上半年,德国大众集团在欧盟各国累计销售不到160万辆,同比下降1.5%;法国PSA(标致雪铁龙)集团前6个月销售80.8万辆,同比下降13.9%,另一家法国车企雷诺汽车上半年共销售57.1万辆,同比大幅下降17.1%。

    从单一市场来看,进入2012年以来,除德国和英国等少数国家,欧元区绝大多数成员国汽车销量均大幅下滑。以意大利为例,该国前6个月累计销量684962辆,同比降幅20%。

    据外媒报道,意头号汽车制造商菲亚特将关闭一家本土的工厂。汽车业对意大利经济贡献巨大,此举无疑是对其国民经济的沉重打击。无独有偶,PSA集团也打算打破长期以来不关闭汽车工厂的“禁忌”,理由同样是行业的景气指数低迷。

    外来和尚的日子也不好过。今年上半年,美国福特汽车在欧销量下滑10%。通用汽车在欧洲业务也被分析人士看衰,认定通用欧洲将在年内大面积亏损。

    就这样,急需补血的跨国汽车巨头不约而同地喊出了新口号:“到中国去赚钱”。原因很简单:中国的汽车市场至少还是增长的,尤其是SUV和豪华车,依旧高歌猛进。有专家表示,一般合资汽车企业,70%的利润都被外方拿走,如果是进口车,利润就更高了。

    今年1~6月,宝马集团在中国大陆销量近15.9万辆,同比增长30.7%。兰博基尼在华销量已占到其全球销量两成。此外,保时捷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公司今年6月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较去年同期翻了两翻以上,达2423辆。

    “巨额的利润和销量让它们不得不来中国‘抢钱’。”业内分析人士称,除了“抢钱”,中国汽车市场还刮起了去“低端化”的风潮,令自主品牌深陷被绞杀的危机中。

    自主品牌面临生死斗

    “目前,自主品牌仍是‘低端化’的代名词,这个‘低端化’不是指品质低,而是指价格低和品牌议价能力低。” 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中心原总经理苏晖认为,近来流行的合资自主属于中国特有的“怪胎”,不可能带来研发技术,最大的作用只是“围剿”自主品牌。

    众所周知,目前,大多数自主品牌的主力车型处于1.6L和10万元以下。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从2011年开始至今,1.6L和10万元以下车型的市场份额持续减少。

    据全国最大汽车交易市场——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统计:1.6L及以下排量车型从去年同期的38.6%下降到今年5月份的21.99%,下降近17%;同时,2.0L~2.5L排量车型从11.7%上升到今年5月的13.20%,2.6L及以上排量则从18.6%上升到38.87%,增幅为20%。

    一场“去低端化”的围剿已悄然展开。令人费解的是,继北京、上海之后,广州这个一线大都市也采取了限购措施。更值得担忧的是,广州限购后,越来越多的二、三线城市纷纷传出限购的风声。早有数据显示,北京限购导致自主品牌销量下滑70%,某些自经销商甚至退出市场,难怪许多业内人士悲观地指出,将来都限购了,谁还会买低端车呢?

    他们同样怀疑,一场决定自主品牌生死的恶斗,是否正缓缓拉开帷幕?

分享到:

 

绞杀自主品牌? 跨国车企的新“阳谋”
汽车业离全面重组有多远?
发展电动车的正确路径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