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7月1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分离性人格障碍者难以量刑

一桩罪行,多个人格,几副手铐?

编译 信马由缰 《 青年参考 》( 2012年07月18日   35 版)

    大学生约翰·伍兹是个聪明的小伙,他的恋情终结于女友的地毯上出现陌生脚印的那天。两人大吵一架,伍兹闷死了她。女孩的室友试图干预,也被伍兹刺死了。 

    但伍兹逃脱了死刑,原因是一份精神评估得出结论说,伍兹有多重人格障碍,准确地说是分离性人格障碍(DID)。在他体内,多种平行人格并存于一身,犯下罪行的不是“约翰”,而是另一个疯狂的人格,名叫荣恩。 

    而一名叫比尔·格林尼的绑架犯就没伍兹那么幸运了。他也被诊断为DID,但这次法庭并未采信。 

    为什么同样被定义为DID的两人,得到的结果并不相同?原因十分简单:长久以来,科学界一直努力想要证明,DID究竟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病症,还是过度的想象力。审判格林尼的美国华盛顿州法庭正是认为DID在科学界还未站稳脚,所以拒绝采信这份鉴定报告。

    然而,新研究向证明DID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或许将对相关案件产生重大影响,让DID鉴定结果成为有力证据。 

    DID的主要特征,是一人有两种或更多不同的人格表达,表现出至少两种人格控制。在不同时间里,一名DID患者会呈现出多个“自我”,这些“自我”有不同的思考模式,彼此甚至并不互相认识。“他们”或许有不同的记忆、年龄和性别,一般被认为是早期创伤性经历导致的。 

    “报告显示,所有DID患者都曾在4岁前遭受虐待。大多数人正是在4岁学会区分自我和他人。”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研究DID患者记忆问题的约翰·莫顿说。处于极度压力下的人可能为自己创造替身,童年期受到虐待往往导致这种情况——发展出两种(甚至更多)不同的人格,由其中一个来承担创伤记忆,而另一个就没有精神负担了。他们不记得自己曾被虐待,或者认为受虐的是别人。 

    但质疑DID的人认为,表现出多重人格症状的人只是耽于幻想,沉浸在“人格分裂”的感觉之中,甚至只是在进行角色模仿。

    为了探寻DID的真相,伦敦国王学院的西蒙·安德斯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研究者合作,尝试研究DID患者的大脑运动,并分别与爱幻想、不爱幻想者的大脑运动进行对比。

    首先,研究人员要求受试的DID患者谈谈自己的创伤性经历,谈到的事例必须是所有人格中,只有一个人格知道的。之后,研究人员分别向患者的多个人格一一提及这个事例,同时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检测不同人格状态中的大脑活动。 

    至于没有DID的受试者,则被要求想象“自己有两个人格,其中一个有创伤性经历”。他们的大脑活动同样接受了扫描。 

    安德斯报告称,没有DID的“想象者”中,没有任何一人的脑部活动与DID患者相似。“DID患者的反应不是由幻想激发的。” 

    一些原本对DID抱有怀疑的人被安德斯的报告说服了,但也有人坚持谨慎的态度,认为还需要更多证据。“等这些发现被其他实验室复制成功,会显得更有说服力。”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史蒂芬·莫斯说。他的专业是犯罪和精神健康规例。

    另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当DID被证实,法律该如何作为?莫斯指出,如果DID患者的其中一个人格犯了罪,并且证实其他人格不知情,必定会有人振臂高呼:一个人格有罪,其他人格何辜,惩罚“所有人”是否公平?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

分享到:

 

原来,胎儿的脸是“拼”出来的
一桩罪行,多个人格,几副手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