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6月2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中国的“乱消费”现象:爱买假货

译者 古雷 《 青年参考 》( 2012年06月27日   25 版)

    中国投资很多,许多经济学家却认为中国投资很糟糕。中国观察家们竞相寻找中国“乱投资”中最失败的案例。

    其中一项就是购买假冒商品,尤其是名牌商品。假的“古奇”、“普拉达”和“LV”在中国很流行,这些品牌备受追捧,但并没得到很好的保护。不过,我们很难拿出数据来印证这一印象。

    上一个财年中,美国查出的盗版和假冒商品中,有62%来自中国。但这更多说明的是中国生产冒牌货,而不是消费冒牌货。

    我喜欢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研究人员所做的一个简单调查。他们在上海的商场门口,拦住经过的5个人中的一个,并对其提问。最后共有202人填写的问卷结果有效,其中有151人承认购买了假冒的奢侈品。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每4名到商场购物的上海人中,就有3人选择购买假冒奢侈品。

    顾客若喜欢买假货,后果当然不太妙。这就是对“乱消费”最好的一个例证。许多消费者都不认为自己上当受骗了,反而希望自己买的假货能以假乱真。毫无疑问,他们这一招屡试不爽,拿着假货,看起来却比真的还真。

    在中国,假货如此盛行,因而出现另一种危险:真货可能被当成假货。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岳励(音)引述一名中国消费者在网上的发言:“我买了真货,若别人当它是假的,那就太尴尬了,难道要向他们挨个儿解释吗?”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网站

分享到:

 

中国中产阶级有信用卡却不用
中国公司的“欧洲投资热”
中国的“乱消费”现象:爱买假货
印度对中国产电力设备增税不合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