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很多,许多经济学家却认为中国投资很糟糕。中国观察家们竞相寻找中国“乱投资”中最失败的案例。
其中一项就是购买假冒商品,尤其是名牌商品。假的“古奇”、“普拉达”和“LV”在中国很流行,这些品牌备受追捧,但并没得到很好的保护。不过,我们很难拿出数据来印证这一印象。
上一个财年中,美国查出的盗版和假冒商品中,有62%来自中国。但这更多说明的是中国生产冒牌货,而不是消费冒牌货。
我喜欢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研究人员所做的一个简单调查。他们在上海的商场门口,拦住经过的5个人中的一个,并对其提问。最后共有202人填写的问卷结果有效,其中有151人承认购买了假冒的奢侈品。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每4名到商场购物的上海人中,就有3人选择购买假冒奢侈品。
顾客若喜欢买假货,后果当然不太妙。这就是对“乱消费”最好的一个例证。许多消费者都不认为自己上当受骗了,反而希望自己买的假货能以假乱真。毫无疑问,他们这一招屡试不爽,拿着假货,看起来却比真的还真。
在中国,假货如此盛行,因而出现另一种危险:真货可能被当成假货。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岳励(音)引述一名中国消费者在网上的发言:“我买了真货,若别人当它是假的,那就太尴尬了,难道要向他们挨个儿解释吗?”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