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6月2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基因检测能告诉你什么

作者 安妮·穆伦斯 《 青年参考 》( 2012年06月27日   35 版)

    做个人基因检测到底有何利弊得失?这种检测有可靠的科学依据吗?抑或只是场骗局?医药作家安妮·穆伦斯把自己的DNA送去检测、分析后,与读者分享了她的心得。

    “直接服务消费者”基因检测是利是弊?

    星期一晚上9点,我丈夫正在看足球赛的电视转播,女儿在房里看书,音乐放得震天响。我则在自己的电脑键盘前犹豫不决,不知道随着鼠标轻轻一点,我的人生是否将就此改变。我即将打开的档案会告诉我,我的基因是否带着某种遗传标记,导致我将来罹患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比一般人高上许多。

    阿尔茨海默症可能是我最怕的一种病,我到底该打开档案揭开谜底,还是不知情比较好?这项资讯的可靠性如何?既然在现有的医学条件下,阿尔茨海默症还无法治愈,我知道了真相,又能采取什么不一样的行动呢?

    这就是近来“直接服务消费者”(简称DTC)基因检测所遭遇的困境。

    由国际共同资助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努力了大约13个年头,终于在2000年6月26日将人类基因组草图,也就是造就我们成为人类的所有基因之生物图谱公诸于世。2006年5月,人类23对染色体中的最后一对定序完成后,个人基因检测时代随之来临。从那时起,越来越多民营公司进入这个市场,主要透过网络提供服务:收费扫描你的DNA,与绘制完成的基因组上的特定疾病标记进行比对。这种扫描称作DTC基因检测,费用仅需数百美元。

    然而,过去5年里医学界一直在激辩,DTC检测对人类到底是利是弊?有可靠的科学依据吗?抑或只是场骗局?这真能够预测我们得某种疾病的风险,还是意义不大?在诸多评价中,有一种说法是:这门科学还太新,没有人真正知道该如何诠释相关资讯。

    各国对待基因检测都很慎重

    “基因检测多半仍停留在学术研究阶段。”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基因医学主任的特别顾问葛瑞格·费罗博士指出,目前有两个层面值得关注。“第一个层面是:他们接受你的委托后,真的做了声称要进行的检测吗?第二个层面是:即便检测是可靠的,测量结果对你的健康真的有意义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吗?”

    其他该关心的还有检测结果能否被确实保密,以及保险公司或雇主是否有可能利用你的遗传资料,拒绝承保或聘雇。更别说你可能在得知资料后遭受巨大打击。例如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你的孩子不可能是你亲生的。基因检测还可能告诉你一些令人震惊、甚而改变你人生的资讯,例如你属于乳腺癌、帕金森氏症或阿尔茨海默症的高风险族群。

    基于这些担忧,德国等国家已禁止在没有医生处方的情况下进行基因检测。英国人类遗传学委员会于2010年8月发布一套准则,藉以规范业者。其中包括:检测供应商所宣称的任何事项都必须有科学证据,且仅限于在有同侪审查制度(由期刊出版者挑选至少两位该领域的权威,审核稿件的品质及潜能,再决定能否出版)的期刊上发表过的证据;检测供应商不得夸大基因检测的价值或重要性。

    去年,3名医学研究人员在《国际临床应用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评论,宣称不管对消费者还是对医疗体系而言,这类检测引发的风险都高于益处,理由包括缺乏监控、可能引发消费者的焦虑或以为自己一定不会罹患某些疾病、引发不必要的医学研究。此外,他们也指出,现阶段检测依据的某些遗传学知识还很初步,属于推测性质或未经证实。

    基因不是天定的宿命

    既然我从事医学议题的采访写作已有28年,我决定亲身了解这些纷纷扰扰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研究了各式各样的网站,查核了6家基因检测公司的资格认证和服务内容,最后挑上了“23与我”。这家公司是规模最大、声誉最佳的业者之一,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大约50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提供DNA扫描服务。

    2011年秋天,我为丈夫和自己在“23与我”的网站上注册,付了每人90美元的费用,外加一年份的月费(每月9美元),以便使用其网络资源。过了几天,两个测试包寄来了。我们各自将唾液吐进带有防腐剂的试管,放进标明“生物性危害”的袋子里,然后按照指示快递到“23与我”的实验室。几天后收到一封电子邮件,信上说已经开始扫描我们的DNA。

    人类遗传学博士费罗建议谨慎看待DTC基因检测。“如果你是出于兴趣去做,当然没什么问题。但要明白现阶段对罹病风险的预测还不很可靠,因此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费罗担心大多数人并不理解,基因检测其实不是对所有的基因组进行定序、搜寻已知的突变,而是寻找单一核苷酸多型性(SNP)。

    如果将人的23对染色体比喻成23部巨著,里头大约有21500个基因,由超过30亿个碱基对组成,那么SNP就是其中一个碱基对上的单一变异,如同书籍中的错字一样世代相传。电脑程式搜寻的是SNP标记,而非阅览整本书。根据人类基因组计划,一项遗传变异必须出现在至少百分之一的人口中,才能被认定为SNP。虽然许多SNP对细胞功能并无影响,但也有些可能使人易于染上某种疾病。

    “DTC基因检测公司提供的,无非就是遗传标记、SNP以及疾病存在与否之间的统计相关性。这些SNP可能并不是致病的遗传因子,因此,找到一个SNP未必有多大用处。”此外,基因并不是天定的宿命,你的行为(例如吸烟与否)或环境因素,都可能予以抑制或启动。费罗说:“依我之见,一般身体健康的人不如把钱拿去买跑步机,勤加使用,并了解自己的家族病史。要评估得常见疾病的遗传风险,家族病史是目前最好的起点。”

    过去6年里,加拿大的提摩西·考菲德博士有许多关于DTC检测的著述。他也赞同费罗的看法,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家族病史在预测可能罹患的疾病上比基因扫描更有效。他担心某些公司挂着DNA检测的招牌,卖的却是皮肤护理、婚姻介绍、减重以及其他可疑的勾当。但考菲德也说,过去一年间,他先前反对DTC的立场已经软化。他开始觉得基于求知欲去做检测相对无害,甚至颇为有趣,不过前提是要有严格的品质管理,并以通过同侪审查的科学研究为依据。2011年,他让“23与我”扫描了DNA后,发现自己被检测结果迷住了。

    统计发现,许多人签字做DTC检测,主要是出自对遗传学知识的好奇和迷恋、对族谱的兴趣、对科学的热情,以及纯粹的消遣。

    无论基因揭露了什么,仍然是饮食、运动和日常生活方式决定了基因如何呈现

    提交样本4周后,我收到电子邮件,说我们的基因组已经扫描完成。我们登入公司网站,各自花了许多小时来阅读我们个人的疾病风险因子、生理特征和祖先的资讯。

    其中许多内容我早已知道:我很可能有蓝眼珠(还用你说?)、雀斑(别开玩笑了!),头发可能比一般人更直(天知道我一直想要卷发!)。我的血型可能是A型Rh阳性(没错!),我罹患麦胶性肠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出2.54倍(我大概有20年没吃过含麸质的食物了)。

    最引人入胜的是祖先的资讯。我丈夫的家族在一个世纪前从威尔士移民到加拿大,他父亲这一支拥有几近纯正的斯堪的纳维亚基因,可能是维京人征服英伦三岛的结果。而我母亲这支大约在2.2万年前发源于中东,数千年前迁徙到了欧洲。透过“23与我”,我甚至联系上了散居世界各地可能的远房亲戚。他们与我有部分相同的DNA,或许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我们家族开枝散叶的时候。

    这家健康公司检测了100多种疾病风险因子,由于某些资讯可能令人苦恼,所以有关乳腺癌、前列腺癌、帕金森氏症和阿尔茨海默症的检测结果都“锁”了。你得先阅读免责声明,说明哪些遗传相关性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然后点选确认,表示明白检测结果代表了什么含义。

    我不担心打开乳腺癌风险检测结果。不管母系还是父系,我家族三代中没有任何女性患乳腺癌。检测结果也显示,我患乳腺癌几率确实远低于平均风险。帕金森氏症的结果也一样。但这不代表我将来不会死于这两种病,而是就他们所知,我的基因不会导致那两种病发生。

    我一直想知道自己罹患大肠癌的风险是否偏高。我的外祖母死于大肠癌,一位姐姐在50岁出头时动了大肠息肉切除手术。每隔10年,我们所有兄弟姐妹都会做一次大肠镜检查。科学告诉我们,约35%的大肠、直肠癌风险来自遗传因素。而检测报告告诉我,从遗传学角度来看,我落在标准风险区——和一般人不相上下。不过,我还是会继续做大肠镜检查,并持续摄取高纤食物。

    但面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检测结果,我就犹豫了,拖了好几天才揭开谜底。家族里有没有人得过阿尔茨海默症,我不太清楚。我祖母在世最后一年出现的“老年失智”就是阿尔茨海默症吗?

    电视的声响在屋里回荡,我屏住呼吸,点了自己的阿尔茨海默症检测结果。

    检测告诉我,不管是从父亲还是从母亲身上,我都没有遗传到脂蛋白E4基因。有这种基因的人得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会大增。我患病的风险低于一般人,但并不是说我一辈子都不会患阿尔茨海默症。只不过就目前所知,那些基因并未存在于我的DNA之中。

    随着谜底揭晓,我决定去做我在大多数晚上都会做的事:把瑜伽服摆在门前,准备第二天清晨去上瑜伽课。因为无论基因揭露了什么,仍然是饮食、运动和日常生活方式决定了基因如何呈现。尽管目前看来,我罹患某些重大疾病的几率似乎较低,但我决定做好万全准备,坚持每天运动,尽可能过健康的生活。

    美国《读者文摘》杂志台湾版

分享到:

 

基因检测能告诉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