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亚裔感觉自己得不到升迁不是因为不够努力造成的,很明显就是遭遇了“玻璃屋顶”。
美国权威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近日发布报告称,美国亚裔已然悄然崛起,亚裔移民不仅在人数上令人印象深刻——新增移民人数首次超过拉美裔跃居榜首,在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方面也力压其他地区移民。亚裔在美国取得的成功令人羡慕,但漂在异国他乡的他们也有自己的苦恼,他们专注、勤奋、守法,但往往因为一张黄种人面孔得不到升迁机会,甚至遭到猜疑。
亚裔学历、收入全面占优
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以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再加上今年1~3月对3500多名美国亚裔成年人的调查结果。截至2010年,美国亚裔总计约1732万人,占美国总人口的5.6%。其中华裔最多(401万人),其次是菲律宾裔(342万人)和印度裔(318万人),排名第四至第六的是越南裔(174万)、韩裔(171万)及日裔(130万)。
引人瞩目的是,最近10年亚裔新增移民人数一路上扬,到2010年首次超过拉美裔移民。2010年亚裔新增移民高达43万,占美国新增移民总数的36%。相比之下,拉美裔新增移民减至37万,占新增移民总数的31%。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美国经济疲软,雇主对工作技能要求更高,亚裔普遍拥有较高学历、具备专业技能,比传统上倾向于低技能工作的拉美裔更易得到机会。
亚裔在学历方面优势明显,数据显示,在25岁以上的亚裔中,49%的人拥有学士以上学历,比美国平均水平高出21%。在25岁以上的亚裔新增移民中,拥有学士学位以上的比例高达61%,近三年(指调查日期前推三年)的新增亚裔移民中,这一比例达65%(近三年新增白人、黑人、拉美裔移民相应比例分别是58%、38%、16%)。
这一方面反映了美国移民门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亚裔移民生力军的精英化。各族裔的受教育程度情况(仍以学士学位以上为标准)排名依次是印度裔(70%)、韩裔(53%)、华裔(51%)、菲律宾裔(47%)、日裔(46%)、越南裔(26%)。
因为亚裔普遍受教育水平较高、多从事一些薪酬较高的技术性工作,在家族收入方面比较抢眼。2010年亚裔平均家族年收入为6.6万美元,高于美国4.98万美元的平均家庭年收入。按族裔从高往低排依次是印度裔(8.8万美元)、菲律宾裔(7.5万美元)、日裔(6.54万美元)、华裔(6.51万美元)、越南裔(5.34万美元)、韩裔(5万美元),均高于美国平均水平。这种情况也和亚裔家族规模较大有关,亚裔家庭平均人口为3.1人,美国家族平均人口为2.6人(美国单亲家庭较多)。
遭遇“玻璃屋顶”
亚裔在考试方面的才能令人印象非常深刻。以美国竞争最激烈的公立高中之一史岱文森高中(位于纽约,有一百多年历史,录取完全依据考试成绩)为例,去年有569名亚裔学生被这所高中录取,另外还有179名白人、13名拉美裔、12名黑人被录取。这种亚裔一边倒的情况,并不是去年出现的孤立事件,事实上亚裔在史岱文森高中占到了72%,相比之下亚裔人口在纽约市的比例只有12.6%。
但另外一组数据反映的是一种全然不同的景象。韩裔作家卫斯理·杨去年5月发表在《纽约杂志》的封面文章《纸老虎》一文中,引用了另外一组统计数据:亚裔约占美国人口的5%,但是仅有0.3%是公司主管,不到1%是公司董事会成员,约2%任职大学校长。财富500强排行榜上只有9位亚裔美籍CEO。硅谷里1/3的软件工程师是亚洲人,而在旧金山湾区最大的25家公司内,亚裔只占到董事会成员的6%,公司高级职员的10%。2005年一份调查显示,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终身科学家中有21.5%是亚洲人,仅有4.7%是实验室负责人。
这种现象便是亚裔所普遍感受到的“玻璃屋顶”——指那些奋斗到中层的亚裔管理者离高层位置只有咫尺之隔,可是由于种族的原因却像隔了层玻璃一样难以到达。
日裔萨奇·高安曾是IBM纽约市场营销部升迁最快的职员之一。然而7年前,她意识到自己晋升的速度开始放慢。“我超额完成任务,经常加班,然而更多的努力并没有使我得以提升。”她说。当亚裔感觉自己得不到升迁不是因为不够努力造成的,很明显就是遭遇了“玻璃屋顶”。
亚裔不仅难以进入领导层,还可能仅仅因为自己的面孔被怀疑。即便在“冷战”以后相对轻松的政治环境下,还经常听说亚裔因卷入间谍案而遭到调查。在轰动一时的李文和案中,为美国国家实验室核武器部门服务近20年的李文和被无端怀疑是核间谍,受到7年的不公正待遇,期间还曾遭到羁押。李文和在他后来出版的自传中写道,“我不得不得出一个惨痛的结论:无论多么睿智,无论如何勤奋,像我一样的华裔、像我一样的亚裔人,永远不会被美国社会所接受,永远是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