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6月2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职场白皮书

求职信失宠之谜

○文 Denis Wilson 《 青年参考 》( 2012年06月20日   43 版)

    招聘人员对求职信看法各异,有人认为求职信已经过时,也有人坚持它是求职成功的关键。

    问题是,现在还有人看求职信吗?

    理论上讲,求职信是个好东西。它能把求职者的意图直接传达给做出聘用决定的关键人士。如果真的有人读到你的求职信,它会拉近你和招聘者的距离,让你脱颖而出,给你的工作申请加分。但问题是,现在还有人看求职信吗?

    越来越多的时候,招聘者根本不会瞟一眼求职信。菲尔·罗森堡是求职咨询网站reCareered的总裁,他在2009年调查了2000名来自不同行业的招聘经理、人力资源代表和招聘人员,结果发现,大多数时候,求职信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90%的人根本不看求职信,97%的人单凭简历就决定是否给予面试机会。”

    什么导致了求职信的失宠?没人读求职信,为什么人们还要写求职信呢?

    “每个职位都有求职信的要求,但奇怪的是,招聘者总看不到这些信”

    罗森堡曾在猎头公司Robert Half担任经理,据他所知,招聘系统的设置由IT部门而不是人力资源部门完成。他说:“默认设置之一就是要求递交求职信,所以我们公司每个职位的招聘广告都有求职信的要求,但奇怪的是,招聘者总看不到这些信。”

    罗森堡注意到,他的同行们也有这样的奇怪经历。他发现,问题在于,多数时候,人力资源系统的关键词搜索设定不包括求职信,所以招聘者通过关键词来搜索合格候选人时,从来没有看到过求职信。

    不过招聘者不在乎这个,很多人本来就没时间细看求职信。“招聘者的工作是快速找到符合最低要求的申请人,”罗森堡说,“而不是找到最有资格的人。这就是普遍采用的招聘流程,甚至连小公司也一样。”

    更糟糕的是,在不景气的就业市场,每个工作机会都有大量候选人。

    唐·查尔顿是在线招聘软件公司The Resumator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他认为,随着公司的成长,不可避免的情况是,公司不再对招募新人投入同样的关注。“公司越大,就越自动化和机械化,所以大公司养了很多庸才。公司的黄金时代是在规模只有75个人的时候,这些都是精兵强将。”

    求职信该谢幕了吗?

    鉴于求职信的境遇如此糟糕,罗森堡已经建议客户完全放弃求职信,转而专注于简历。他说:“在现在的招聘流程下,申请人应该针对每个工作机会、每家公司、每位招聘经理,量身打造简历。”

    我们当然不能责备应聘者,但我们是不是已经做好了准备,完全抛弃求职信这位老朋友呢?

    我们还是需要一个自我介绍、推销长处的工具。几个世纪以来,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干的。就连达·芬奇都曾使用某种形式的求职信向米兰公爵推销自己的服务。虽然人们将它称为史上第一份简历,但它其实更像一封求职信,或者可以说是自我介绍信。简历体现的是求职者工作技能和成就,很可能就是从求职信演化而来的。

    简历分析网站RezScore的共同创始人肖恩·温伯格表示,虽然很难确定求职信和简历什么时候开始分离,但大概的时间是在20世纪早期。“这是一个缓慢演化的过程。我们现在所知的求职信是和简历平行发展起来的。”

    不需要高水平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职位,不会十分重视求职信。在线学习公司Knewton的首席运营官戴维·刘负责公司的招聘战略,他不看重求职信:“现在我们招聘工程师和商务人员的比例是20:1。招聘软件开发和工程人员时,我们不在乎你文笔有多好,我们只看重你的编程和系统设计能力。”

    戴维·刘说,他们通过作品集、编程测试和对话来了解申请人,了解他们的实际工作成果。“除非求职信长达8页,否则根本不可能了解到足够多的细节。”

    刘认为,通过推荐人或其他方式联系雇主的简历比任何求职信都好。“闭着眼发送求职信绝对过时了,”他说,“得想法认识公司内部人员,找到见面机会。总有办法找到谁在那里工作,打听到他们的年资和职位。”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准备放弃求职信。“求职信是惟一能体现一点人味的东西,”查尔顿说,“简历介绍技能,求职信则用来表达你为公司效劳的强烈愿望。”

    Premier Solutions Restaurant Recruiting副总裁布莱恩·布鲁斯认为,求职信还可以回答招聘者对简历的疑惑。“有时需要一点解释。如果你简历上所有的经历都在加利福尼亚州,你就可以在求职信里写道:‘我在6周之内就会搬到宾夕法尼亚州。’”

    查尔顿认为,求职信的边缘化表明“敬业精神的流失”,如果没人看求职信,招聘必然有问题。“好的求职信和好的简历密不可分,好比智慧和美貌,两者缺一不可。”

    □美国《财富》杂志中文网

分享到:

 

求职信失宠之谜
五个换工作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