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5月1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给行乞老人买了一包薯条 被中国网友称为“美国活雷锋”

美媒好奇:“爱心薯条哥”怎么就能蹿红中国

本报特约记者 杨柳青 《 青年参考 》( 2012年05月16日   28 版)

    陆杰森接受新浪采访

    陆杰森的新浪微博被“加V”

    “为什么一个美国人会因为一次小小的善举,却在拥有悠久道德文化传统的社会主义中国,一跃成为一名道德模范?”

    23岁的美国小伙子陆杰森(Jason Loose)大概从来没想过,他会以这样的形象,出现在自己家乡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洛杉矶时报》的国际版上。

    因为两张在南京一家麦当劳门口陪行乞老人吃薯条聊天的照片,陆杰森一时成了中国网民口中的“美国活雷锋”。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爱心薯条哥”,并用疯狂的转发和评论,来表达对他行为的赞扬。

    然而美国传媒如《洛杉矶时报》和《商业内参》,却替美国读者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美国人会因为一次小小的善举,却在拥有悠久道德文化传统的社会主义中国,一跃成为一名道德模范?”

    在面对中外各界媒体时,他反复强调自己所做的,只是很平凡的小事

    5月5日的下午,美国留学生陆杰森途经他曾就读的南京大学鼓楼校区附近,突然他的目光被麦当劳门前一名打着赤脚的老太太吸引。

    在3天后的新浪微访谈中,陆杰森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她看起来很孤独,很难过。而我自己有零钱,也有时间,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

    据《洛杉矶时报》描述,这位素食主义小伙子随后走进麦当劳,买了两包薯条。他在老太太身边坐下,与她寒暄起来。他们边吃边聊起了天气和各自的家乡,后来老人对他说自己有些渴,陆杰森便倒了一些自己的矿泉水给她。

    这一幕被路过的南京大学大四学生曹智强和同学,用手机拍摄了下来,并上传到“人人网”相册里。他在照片下写道:“麦当劳门口,一个外国人买了两包薯条,分给乞讨的老奶奶一包,两人席地而坐,开心地吃着聊着。”

    曹同学告诉《青年参考》,老人话语间的情绪有些激动,说着说着就伤感了起来。照片在短短几天内,引发了近10万次的点击,更被转载到新浪微博上,吸引了更多中国网民关注。

    大多数网友都为陆杰森的行为而感动,并呼吁中国年轻人应该向他学习。但也有一些网友则质疑起他的动机,甚至“看图说话”般地编了另一个版本的关于“行乞老人帮助德国小伙”的故事。

    陆杰森直到6日才从朋友口中得知,自己竟在一夜之间成了网络红人。之后媒体采访铺天盖地而来,这些都是他始料未及的。他随后开通了自己的微博,署名“洛杉矶人陆杰森”。美国《商业内参》注意到,尽管他在3天内只发布了18条微博,当中的大部分还是他参与微访谈时对网友的回复,但在短短一周时间里,他已吸引了超过1万名关注者。

    5月8日,陆杰森在新浪博客中,用中文发表了一篇题为《对大家说的几句话》的日志,反驳了外界对于中国人冷漠心理的评论,并讲述了自己对中国社会的观察。在当天下午,他接受了新浪微访谈的邀请,与网友进行了一小时的在线互动。

    在面对中外各界媒体时,他反复强调自己所做的,只是很平凡的小事。“我给那位老太太的食物甚至都不太健康,而且我也仅仅和她聊了10分钟而已,对她的帮助真的很微小。”他对《洛杉矶时报》坦言,“其实我觉得这件事,并没有太多新闻性。”

    “我觉得帮助有需要的人,是作为一个文明人来说,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

    一些在中国的美国人听说了“美国薯条哥”蹿红的事迹后,也在赞许的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惊诧。21岁的美国姑娘玛丽安·崔奥里已作为交换生在广东住了8个月,她告诉《青年参考》,她认为中国人对于陆杰森的关注似乎有些过头,“我觉得帮助有需要的人,是作为一个文明人来说,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

    玛丽安也曾在中国街头做过类似的事,但她并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在美国,很多人都会这样做。我有个朋友每天中午都会买一份午餐,给她公司楼下的流浪汉,我很欣赏她的举动,但在美国,大家并不会对此报以像对杰森那样的关注。”

    来中国已经两年的美国人艾米·吉尔克则告诉《青年参考》,她在最初也有些疑惑,为什么她在生活中遇到的中国人都对她那么温暖,但在这类报道里却显得异常冷漠。随着她在中国的日子愈长,艾米渐渐将它解读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我的理解中,中国人都比较含蓄,并不太习惯一下子和陌生人走得太近。所以哪怕是给予别人帮助,也让他们觉得不太好意思吧。”

    艾米说,她现在生活的城市街头看不到太多乞丐或流浪者,但每次她遇见他们,或多或少都会给他们一些零钱和食物。她说尽管中国朋友也曾告诫她小心“职业乞丐”,但她并没有太在意。“我觉得朋友对我有这样的忠告,并非因为冷漠。他们只是不喜欢被人欺骗的感觉,从而变得比较小心。无论如何,我还是愿意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美媒好奇:一桩举手之劳为何在中国引发强烈反响

    令美国媒体好奇的是,缘何一桩在西方人看来稀松平常的举手之劳,会在拥有悠久道德文化传统的中国人当中,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洛杉矶时报》认为,中国社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忽略了道德社会的进步,从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道德真空”。这时陆杰森的善行,便与当代社会中的冷漠人情形成了强烈对比。

    《洛杉矶时报》还注意到,自从去年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引发全国范围内“拒绝冷漠”的大讨论之后,中国媒体上报道的好人好事,尤其是关于“外国活雷锋”的报道篇幅,有了明显的增加。

    首先是在去年秋天,一位来自乌拉圭的女游客,因为在杭州西湖救起了一名企图自杀的中国女子被广泛报道。

    在陆杰森被拍到帮助行乞老人的同一天,中国南方电视台报道了一位在广东东莞的巴西人,因阻止扒手偷一名妇女的钱包,而被扒手同伙殴打致伤。

    而也是在最近,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俄罗斯男人,在上海浦东机场帮助救护了一名被砍伤的中年妇女。

    不过在这些报道中,“外国雷锋”们往往在事件现场曲高和寡:多数中国群众虽赞赏这类好人好事,临场却常常选择围观的态度。这曾让一些新闻当事人表示不能理解。

    在西湖救起溺水女子的乌拉圭游客,就曾在对英文报纸《上海日报》谈起她的“英勇事迹”时大为光火:“周边的中国人什么都不做,只是好奇地看着我——拜托,我可不是在搞什么时装表演!”

    不希望“媒体将一桩普通的小事渲染得多么难能可贵,从而吓退了大家帮助别人的脚步”

    在陆杰森走红中国后,《洛杉矶周刊》翻看了他的母校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校网上关于他的记录,并发现他的善心以及对中国公益事业的热情,并不是心血来潮。

    如他在微访谈中对网友提到的,他认为乐于助人的心理,根源于对周遭人和事物的一番情意。

    《洛杉矶周刊》写道,在大学学习中文的过程中,陆杰森就了解到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不足。从那时起,他就立志为此尽自己的一己之力。

    本科毕业后,他来到中国,在南京大学就读了为期9个月的“中文领航项目”。在此期间,他热心参与志愿者工作,时常去南京当地外来务工子弟学校,为孩子们补习数学和英语。

    在网络时代,人们对热点事件的关注来得很快,可维系的热情却不见得长久。陆杰森很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5月9日,他决定自此不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他告诉《青年参考》,他不希望“媒体将一桩普通的小事渲染得多么难能可贵,从而吓退了大家帮助别人的脚步”。

    而这次在他看来有些“莫名奇妙”的网络蹿红事件中,他在加“V”的新浪微博上留下的最后一笔,则是一项环保号召:“一起在5月12日,去南京紫金山登山捡垃圾。”

分享到:

 

美媒好奇:“爱心薯条哥”怎么就能蹿红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