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4月1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钢铁侠”养猪种菜 IT巨头卖大米

企业巨头为何跨界争吃“农家饭”

○本报特约记者 侯又华 《 青年参考 》( 2012年04月11日   24 版)

    □图片来源 CFP

    中国第四大钢铁制造商武汉钢铁集团最近在忙些什么?答案是:养猪、种菜。

    无独有偶,在武钢之前,网易、京东、万达、民生银行等具有雄厚资本实力的企业大佬,纷纷跨界“务农”,争吃农家饭。

    “这类大型非农业企业投资农业生产,尤其是有机农业,扩大了农业生产规模,对农业本身发展有利。”中国最早的有机小农户市集——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组织者之一常天乐,在接受《青年参考》采访时称,“与小农户相比,大企业更易获得银行贷款,它们大规模进入农业领域,挤压了小农户生存空间,会对小农户造成严重威胁。”

    “一公斤钢材的价格抵不上四两猪肉”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邓崎琳3月初曾表示,今年武钢准备建万头养猪场,年内出栏。武钢计划在未来5年拿出390亿元人民币,投资非钢领域,包括养猪、养鱼、有机蔬菜种植,以及物流和化学制品生产。

    据中国广播网报道,武钢在2011年就已加大投资非钢产业,去年创造20.8亿元利润,约占整个集团利润的60%,并帮助企业在钢铁业“严冬期”保持17.4%的利润增幅。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去年下半年起,随着中国建筑业活动逐渐降温,钢铁业利润率开始大幅下降,而在转入亏损后,许多钢铁集团更急于拓展其他领域,以期提高收入。   

    “钢铁业现在十分困难,眼下1吨螺纹钢价格约是4700元,平均每公斤4.7元,而最便宜的猪肉每公斤已接近26元,一公斤钢材的价格抵不上四两猪肉。”邓崎琳在媒体采访时,说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事实——钢铁比猪肉便宜。

    他解释说,受铁矿石资源短缺、物流成本抬高等影响,连续两年中国钢铁生产行业年销售利润率已不到3%,远低于全国工业行业6%的平均利润水平。与此同时,我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过剩率约已达122%。

    《金融时报》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中国80家最大钢厂的总收入为2600亿元人民币,亏损23亿元人民币,分析师预计这种情况将会持续。

    穆迪咨询公司分析师邹吉明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目前利润下降,使得钢厂压力不断加大,不得不选择多样化经营。”

    政府政策导向也是武钢跨行务农的原因之一。中国大部分大型钢铁制造商是国有企业,它的大型国企身份使其更容易获得市场准入许可。此外,中国政府在2009年出台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促使大量贷款流向包括钢企在内的国有企业。

    据此,《金融时报》分析,当炼钢变得无利可图时,钢铁集团可利用自己在信贷方面的优势,申请贷款,并将获得的贷款投资于其他领域,来获取更高回报。

    大企业在有机农业领域“不务正业”

    “资本本质是逐利,武钢进入农业,就是因为该行业利润率高。”中国最早的有机小农户市集——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组织者之一的常天乐,告诉《青年参考》,“在中国,像武钢这样,跨行进入农业的企业还有很多。”

    联想控股早在2009年,已将农业食品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之一,并从水果业起步,逐步进入肉类、杂粮等项目,最后进军粮食产业,逐步实现食品行业的全产业投资,涵盖食品生产的整个产业链。

    市值超过400亿的互联网企业网易,3年前则踏上“实验养猪”的道路,探索低排放、节能环保的“第三代养殖模式”。

    与联想、网易一样,对有机农业产生浓厚兴趣的还有“地产大佬”——2011年1月,中国最大房产公司之一的大连万达集团,在北京建设了一个占地6000亩的有机农业基地,实现种植养殖业循环,形成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链。

    此后,2011年6月1日,国内最大网购平台之一的京东商城,在网上开卖自家生产的“有机转换大米”,并对外称其大米“彻底杜绝一切污染源”。

    值得注意的是,绝大部分资本大鳄“不务正业”时,青睐的几乎全是“有机农业”这块“肥肉”。清华控股旗下的青云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经理张立辉,在媒体采访时表示:“有机农业领域既没有一个既定品牌,也无有影响力公司,这恰恰是资本可以快速进入、快速扩张的所谓‘蓝海’。”

    常天乐告诉《青年参考》,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较分散,资本雄厚的企业跨界投身农业生产,有利于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植入新的农业经营理念,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对农业发展本身有利。她强调,尤其对有机农业而言,上述做法意味着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化肥使用,对保证食品安全是有好处的。

    有机小农户饭碗被抢成发展隐忧

    此前有媒体评论称:“从IT到地产,从电子商务到饮料业,富豪们纷纷投身有机农业,这或将给有机农业带来一场深刻变革。”

    2010年9月,一群关注中国农业发展和食品安全的在华外国志愿者,开始将北京有机小农户组织起来,在周末租场地举办有机农夫市集活动。在这一年半时间,不断有中外志愿者加入,而且市集活动从北京扩展到西安、天津、上海、广州等地。

    在北京举办第3次市集活动时,常天乐刚从美国留学回来,马上加入其中当了志愿者。在与有机小农户“亲密接触”一年多时间后,她成了市集主要组织者之一,并为外国志愿者以及来华交流经验的外国有机种植业团体及个人充当翻译。

    作为一名坚定的有机农业拥趸者,她否定了上述媒体评论中的观点。她认为,大型企业跨界进军有机农业,其资本本质是逐利,这不仅压榨了小农户生存空间,还会提高农产品售价,也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她说,“这不仅不能给有机农业带来一场深刻变革,而且会对小农户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原因在于,与大企业相比,小农户很难拿到政府贷款,实际上,他们已沦为“被边缘化”的群体。在她看来,政府不应贷款给这类大企业,纵使其利用信贷优势投资农业,而应当加大力度扶持小农户。

    同时,她提到了“大鳄们”追逐有机产业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农业补贴。常天乐直言不讳地说,“如果单纯是因为农业的利润,恐怕还不至于让这些大企业蜂拥而至。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还和政府为扶持农业出台的各种农业补贴相关。”她认为,大国企在地方政府有更多人脉,获取补贴更容易,这样因投资农业而获得的利润自然就更多。

    常天乐说:“在国外,很少有大型企业像中国国企一样,跨行经营农业。即使有,也仅是一些小型企业。国外大企业发展比较成熟,专业经营自己的主业,而不是采用投机方式,通过抢别人饭碗获利。”

    有诸如《南方周末》这样的国内媒体赞同常天乐的看法。一篇名为《大佬高调种菜》的文章中分析:“这些携巨资、有实力的大佬们进军有机农业,在规范有机农业、增强其话语权同时,也存在着挤压小农生存空间、因土地流转而难以保障失地农民长期利益的隐忧。这不仅有悖有机农业的真正内涵,也或将成为未来中国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难以逾越的一道障碍。”

分享到:

 

企业巨头为何跨界争吃“农家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