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3月1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从叙利亚撤回中方人员意味着什么

○本报记者 崔向升 《 青年参考 》( 2012年03月14日   10 版)

    有着“中东心脏”之称的叙利亚,正在上演着“步步惊心”。如何保护在叙利亚中国公民的安全,考验着中国政府的各个部门。目前,中国在叙利亚的绝大部分工程项目人员已经回国,这似乎表明,中国对叙利亚局势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一年前中国那场高调的“利比亚大撤侨”一度引发全球关注,一年后中方从局势动荡的叙利亚撤回工程项目人员,虽然并不高调,却也受人瞩目。

    3月7日,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的一席话,被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等外媒高度关注。他表示,鉴于叙利亚局势,中国绝大部分工程项目人员已经回国。

    陈德铭透露,目前大概还有将近100人左右留在叙利亚对资金、设备、项目进行保护,“待到局势基本平稳,具备了和平建设发展的条件后,我们还会重回那里”。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称,中国并不否认叙利亚暴力冲突形势严峻。而英国广播公司(BBC)和路透社均认为,中国未雨绸缪从叙撤出工程人员,是汲取了去年从利比亚仓促撤离人员的教训。

    陈德铭表示,“保护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财产安全、项目安全,保护中国公民特别是工程施工队伍人员在海外的安全,特别是人身安全,是中国政府各个部门应认真执行的工作和使命……利比亚的事情发生得比较突然。我们从中总结了以后如何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公民和项目的一些做法。”

    《青年参考》记者注意到,早在2011年10月27日,商务部就在其网站发布公告称:“近日,叙利亚局势持续动荡,我驻叙企业遭遇武装袭击,人员及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商务部再次提醒企业和人员审慎赴叙开展投资合作;在叙企业和人员切实加强安全防范,尽量压缩员工人数,并密切保持与我驻叙使馆联系。”

    2012年2月1日,商务部新闻办公室又称,“近日,叙利亚安全局势动荡加剧,商务部提醒对外投资合作企业近期暂勿前往叙利亚,在叙中资企业机构和人员加强安全防范,尽快撤出武装冲突地区。”

分享到:

 

从叙利亚撤回中方人员意味着什么
已有多国关闭驻叙使馆
叙曾是中国汽车最大海外市场
中国就叙问题“穿梭外交、密集斡旋”
往日安宁 只成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