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2年03月0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1963~2012

雷锋形象在外媒笔下演变

本报记者 黄昉苨 《青年参考》( 2012年03月07日   28 版)

    1963年7月,雷锋首次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上,标题是《红色中国:成为那颗螺丝钉》。从那以后,一次又一次,“雷锋”这个名字随着中国世事的变迁,以不同的形象出现在欧美记者与观察家的报道中,直到今天。

    每年3月5日投入学雷锋运动的中国人或许不会注意到,他们这些年的一举一动也都反映在欧美报刊的报道记录中。事实上,似乎没有媒体,能在关注中国的同时,忽视这个国度迎来的一轮轮学习雷锋精神的新高潮。

    “每当党的领导为人民的道德感到忧虑时,他们就会重新赋予雷锋一次生命。”1998年学雷锋热潮过后不久,《纽约时报》记者曾这样总结。当年,人们被呼吁学习雷锋的“无私精神”,对国企改制多忍耐。

    每年3月5日投入学雷锋运动的中国人或许不会注意到,他们的举动也都记录在欧美报刊的报道中,并成为外国记者观察中国的镜子。

    “没费什么工夫,一本20万字的日记被党的干部发现,于是他声名大噪。这本日记奠定了他的地位——集体主义下的孔夫子”

    “他原本是去年8月在一场车祸中逝世的一名默默无闻的卡车司机,而现在,雷锋已是红色中国最新的民族英雄了。在年轻的共产党员雷锋(他也以在日记中自称为‘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而为人所知)去世之后,没费什么工夫,一本20万字的日记被党的干部发现,于是他声名大噪。这本日记奠定了他的地位——集体主义下的孔夫子。”

    1963年7月,雷锋这样首次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报道的标题是《红色中国:成为那颗螺丝钉》。

    进入21世纪之后,不止一位了解中国的西方记者下意识地以为雷锋精神已过时了,但“雷锋”却在各种不经意的瞬间,一再地出现在他们的视野内。

    前几年,雷锋是一款电子游戏的主角,玩家需要做各种好事以达到他们的终极目标:赢得一套《毛泽东选集》。

    2008年,又有记者在欢天喜地迎接奥运的中国人中见到了雷锋的名字,有人用免费帮人擦鞋的方式来表达迎接奥运的热情与喜悦。

    今年,英国《金融时报》则发现,雷锋成了新时代银行家们的学习榜样。他的故事被援引来证明:宅心仁厚的规则有助于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

    与上述这些“雷锋”的形象相比,《时代》周刊在1963年报道的雷锋似乎单调得多:一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士兵。在他去世后,人们才通过日记发现,他是一个谦卑且令人敬佩的“毛主席的学生”;他立志做机器上的一个小齿轮,为党和主席工作。

    雷锋日记被形容为“充满了对共产党的无私奉献之情”。直到1999年,还有外国记者记得日记中有一篇曾写道:“爹娘对子女很亲,但不如毛主席。”

    外媒没有忽略,当年,中国人刚刚经历过“大跃进”的经济灾难和随之而来的大饥荒。雷锋的出现,在许多欧美媒体看来,恰逢其时——他给正在挣扎中的中国人带去了许多鼓舞。

    在后来的日子里,上世纪60年代的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也常常会在外媒报道中被提及。不论是在哪个年代,这首歌总是在中国非常流行。歌曲诞生30多年之后,一位西方记者曾感叹道,“‘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样的歌词在美国,也许会迅速被淘气的学童改编歌词取乐。但在中国,可能有人把雷锋看成革命的陈迹,却鲜有人贬损他。”

    这一次的雷锋精神的再度被强调,既是想要让人们变成更好的共产党员,也是希望更多人能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

    今年,雷锋在《纽约时报》的描述中,已更多是一个有着广泛影响的文化符号,象征着无私、谦虚和奉献精神。

    变化不是一夕之间发生的。《纽约时报》网站上还有专栏作家纪思道记录的上世纪中国热火朝天的学雷锋活动:

    “报纸上满是人们需要学习雷锋精神的文章,关于雷锋生平的影视剧作品也在筹备中,50万份《雷锋日志》才被印刷好,即将分发往全国,而共青团则在计划着一个学习雷锋的纪念日。”

    那是1990年,纪思道不是当年惟一一个注意到一度被淡忘的共产主义英雄雷锋又回到公众视线的人,但很少有人像他这么细致地描述雷锋的“好人好事”:

    “雷锋不是一个一般的好人,……他是那种会默默帮同志们洗衣服的小伙子;梦里思念的不是漂亮姑娘而是毛主席;当其他人在空闲时自己找乐子时,雷锋跑去工地上投入劳动,还把自己的积蓄都给了贫苦农民。当他乘上了火车,不光把自己的座位让给其他人,还花了所有时间来洗窗户和刷地板……”

    写下这段话之前,纪思道去了雷锋的故乡长沙,在那里遇见一位雷锋的亲戚。雷先生是当地雷锋纪念馆的导游,他告诉纪思道,预计当年参观纪念馆的人数会达10年来的最高记录——20万。

    不过雷先生还是摇着头对远道而来的美国记者诉说当时的世风日下:“现在,不强调雷锋精神了,人们都不做好事了。有人掉到了河里,没人会去帮一把,除非收了钱。”

    根据纪思道的观察,在1990年的中国,许多中老年人对雷先生的话 “心有戚戚焉”,他们为改革开放十多年来这个国家道德风尚的改变备感忧心。

    与1963年有所不同,这一次雷锋精神的再度被强调,既是想要让人们变成更好的共产党员,也是希望更多人能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

    纪思道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一个年近四旬的中国妇女对他说,“我不知道用学雷锋的方式能不能达到效果,我怀疑,60年代的方式到了90年代,还有多少能行得通。”

    “他原来却是一个留着不羁的长刘海,追求着他那个时代的宝马与普拉达的青年人?”

    进入21世纪,西方记者发现了一个新的雷锋。除了人们最熟悉的带着军帽、持枪站立的卫士形象,还有在天安门城楼前骑着摩托车的“摩登”形象,这个雷锋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发型松散随意,是当年时髦的式样。

    这些资料曾在2006年被中国出版的《雷锋1940~1962》一书披露。据该书描述,雷锋在上世纪50年代末是一个时尚青年,不仅因为热心助人的好性格博得大家的喜欢,也是一个爱漂亮、爱照相的人。

    美国《新闻周刊》驻中国分社社长刘美远(Melinda Liu)读过此书后在专栏中感叹说,在上世纪80年代,人们对雷锋的印象仅限于一双打满补丁的袜子,现在,他原来却是一个留着不羁的长刘海、追求着他那个时代的宝马与普拉达的青年人?

    “许多西方怀疑论者疑心雷锋这个人是不是真实存在,尤其怀疑怎么会有这么多他正在做好事的相片。”去过雷锋故乡的美国记者纪思道,也曾带着这样的疑问游览过抚顺的雷锋纪念馆。他得到了答案——雷锋生前已被地方军队选为士兵中的模范,很多照片都是为了1962年的一场展览而拍摄的。工作人员承认那些照片是摆拍。

    12年后,同样怀着这个疑问的英国《卫报》记者也曾去拜访这个雷锋纪念馆,但当他到达时,纪念馆并没有对公众开放——一个崭新的、更宏伟的用花岗岩和大理石建造的纪念馆正在施工中。

    这位英国记者只见到了一个巨大的雷锋头像歪倒在地上,石像的眼睛燃烧着革命的热情,看着周围破旧的混凝土房屋与满是垃圾的还没铺好的道路。

    大多数时候,雷锋的形象正是由纪念馆、雕像或转述过多次的英雄事迹塑造而成。但也有一个更像普通人的雷锋被记录下来。1990年,在长沙,当接受美国记者纪思道采访时,雷锋纪念馆的导游雷先生承认,他们家这个22岁就去世的亲戚并非圣人,偶尔还是个淘气的男孩。

    “有天他在地上挖了个坑,然后用树叶和树枝盖住了。”雷先生回忆往事时,举了一个在他看来不那么符合英雄形象的例子,“就像他希望的那样,有个人走了过来,结果‘嘭’一声,摔进了坑里。”

雷锋形象在外媒笔下演变
返回
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