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国精神病学会正评估《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最新草案,考虑删除如下心理疾病条目:
1.存在焦虑(Existential Angst):
是一种相对普通的精神紊乱,常见于十几岁的青少年、主修哲学的大学生及北欧电影制作人。研究者向测试对象提出3个关键问题:(1)是否有时会追问人生意义?(2)有无感受过思考人类存在终归无益的悲伤?(3)有无好奇过为什么我们在此?对于上述问题,回答“是”两次以上的人,可以被认为罹患此症。
2.职场无聊(Workplace Disinterest):
有一系列十分清楚的症状,比如工作时打瞌睡、频繁地看时钟、总是拖拖拉拉以及不停制定退休计划。虽然工作并非总是那么激动人心,但患有此症的人一到工作日,就盼着赶快结束。
3.盲目乐观(Pollyannaish Posturing):
特点是看不到任何事物的阴暗面。不管天空多么晦暗,环境多么凄凉,染上此病的人总是看到阳光的一面。在这些可怜人看来,每一块乌云都有一线光明,每一个杯子至少都是半满的。这些人经常承受身体上的痛苦,比如因为不停微笑而造成的脸部肌肉疼痛。
4.毫无意义的社交寒暄:
太常见了,可能你的家人或社交圈就有人患此病。如果你是不得已跟人聊些鸡毛蒜皮的事,很可能对方也是此类病症受害者。但愿大量的谈话治疗有助于消除症状。至少,在心理治疗时,别人不必被迫说些空洞的话。
5.死不道歉(Dysapologia):
是一种神经-化学疾病,特点是不能为自己的欺骗、造成的伤害、疏漏或错误道歉。这种疾病的症状通常是,在明显做错的环境下总是说不出“对不起”,政客、媒体名人和执拗的3岁小孩易患此病。到现在为止,这种疾病对心理治疗或药物的抵抗力很强,惟一的治疗办法是长大成熟或选举失利。
博址 http://www.theglobeand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