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经历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梦:普通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伟大的事情。他看着和我们很像,自身条件跟我们也像,他传达着一个信息:你也能够做到。”
好一个“林姑娘”,好一场“林来疯”
两周之前,林书豪还只是NBA一位上场时间基本不超过六七分钟的貌不惊人的替补队员,而现在,我们甚至已经无需再花笔墨去介绍他了。
这个梦想当牧师为社区工作、哈佛经济学毕业的华裔篮球明星,几乎是一夜之间闯入了人们的视线,他在球场上光芒闪耀得让毫无心理准备的观众们难以直视。
他宛如灰姑娘一般的励志故事,已被一再重复——他和灰姑娘(Cinderella)的相似度,让诸多英文媒体找不到现成的形容词,而只能用一个杜撰的“Linderella(林姑娘)”来描述他的成功。而“林来疯”(Linsanity)一词,也像病毒一样在网上迅速流行开来。现在,台湾的壹传媒动画更是设立了一个专门创造与林书豪有关词语的网站Linwords.com,它被宣传为“林精彩(Lintastic)和完全的林美味(Linlicious)!”
两周前这个冷板凳上的常客,还在队友家里的沙发上借宿,如今连那张咖啡色的沙发都恨不得成明星了。
从那张沙发开始,他在球场上的身影抢占了美国各类大小报纸的头条,也登上了《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他的经历是“一个伟大的故事”,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也在脸谱网上为他加油。
想知道这个世界正在怎样为他而疯狂吗?截止2月20日,在谷歌搜索引擎中输入Jeremy Lin(林书豪的英文名),显示出的搜索结果超过了8亿条!
到这种程度,任何能与林书豪搭得上边的新闻线索,都不会被记者们轻易忽略了——这其中,当然会包括“中国”。
林书豪在中国,有一些姚明所没有的吸引力
许多美国媒体注意到,在林书豪开始吸引所有人注意之前,他在华人圈里已经有了不少支持者。
“不敢相信已经有一万粉丝了!你们比我的美国粉丝酷多了,哈哈!”这条看起来很开心的微博,是林书豪去年5月在新浪微博上发出的。当时,他开通微博刚好10天。
而现在,他的微博上有182万粉丝。在林书豪的推特上,目前则有46万粉丝,看起来,似乎他的中国粉丝依然比他的美国粉丝“酷”多了。
媒体没有忽略林书豪的成功给华人社群带来的鼓舞。在这一点上,世界各地的华人似乎都有着类似的感受。
《时代》周刊网站上的一篇报道,特意提到了同为ABC(在美国生长的华人)的著名艺人王力宏一条热情洋溢的微博:“今天微博或许被你们猜中了吧? 就是第一位在NBA的ABC Jeremy Lin 林书豪!正在美国为华人争光,打破很多一直以来的stereotype(成见),让美国人大开眼界!”
《洛杉矶时报》的记者在酒吧,见到了一名正在看林书豪比赛的华裔城市规划师。他说,“见到这样一位亚裔美国人的英雄,在大家眼前成长起来,对我们而言真的很特别,它的意义超出任何人的想象”。
“林书豪的球衣已经卖完了。”《纽约时报》则采访到一名在杭州的售货员,得到这样的回应,“连冒牌的也都卖完了。”
林书豪也一直保持着与中国的联系。除了曾在NBA停赛期间,在广东东莞队训练和参赛之外,美国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ESPN)的作家里克·莱利还在推特上透露,在扬名NBA之前,林书豪一直在考虑到中国打球,事实上他可能以为自己今年会去中国打球。里克甚至有鼻子有眼地说出了球队的名字——姚明曾效力的上海大鲨鱼队。此外,林书豪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时常与姚明接触,并将后者视为朋友与榜样。
《华尔街日报》相信,林书豪一直都明白中国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存在的商机。自姚明因伤退役后,NBA在中国的收视率,跌到了2002年以来的最低点。而林书豪的出现,似乎是上帝重新点亮了他们的希望。NBA中国首席执行长舒德伟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眼下他们的目标,就是尽一切可能与商业伙伴合作利用好林书豪大放异彩这个机会。
很多观察人士都表示,林书豪在中国有一些姚明所没有的吸引力。就像一位北京市民向印尼《海峡时报》描述的:“他的经历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梦:普通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伟大的事情。他看着和我们很像,自身条件跟我们也像,他传达着一个信息:你也能够做到。”
这个一得到上场机会就以球技惊艳全世界的球员,何以之前会被忽视那么长时间?
在林书豪证明自己实力的同时,在大洋彼岸,如《华尔街日报》所言,“与林书豪攀老乡竞赛”也进入了高潮。美国《大西洋月刊》驻沪记者艾明德注意到,由于外祖母是浙江人,林书豪在微博上,被他的浙江乡亲们称为“浙江的骄傲”。
而在台湾,则有林书豪的85岁高龄的奶奶认真地强调“他是台湾人”。现在林家在台湾的亲属连上街和工作都会被人围观,以至于林书豪开口呼吁台湾媒体给他们一点空间。“我着实为自己是一个华人(Chinese)而自豪,我也为我来自台湾的父母而自豪。”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林书豪如是说。
“NBA新秀林书豪在海峡两岸之间引发了一场口水仗,因为两岸争着声称自己是这位纽约尼克斯队队员真正的祖籍地。”法新社专门就此写了篇报道。
如此热闹的声势,就好像没有人记得就在半个月之前,林书豪的篮球生涯如何因他的亚裔身份,而面临忽视与阻碍了。
就在纽约尼克斯队的脸谱网主页上,依然留着许多球迷刚听说尼克斯队引进林书豪时的反应,其中不乏质疑与调侃之声,像是“浪费钱!”、“他是谁?姚明的表弟吗?”、“中国人打篮球?酷……”、“他看不到球!嘿,睁开眼!”
林书豪的微博上也留有他NBA职业生涯中经历的坎坷:2011年12月12日,林书豪发了一条微博:“享受去年在勇士队的时光……很兴奋能成为火箭队的一员!谢谢所有粉丝在过去一年对我的支持!!”而下一条微博发表在6天之后:“感谢神给我机会成为纽约尼克斯的队员!!该把我大学的雪衣从箱子找出来了。哈哈。”
现在,也有美国媒体提出了疑问:这个一得到上场机会就以球技惊艳全世界的球员,何以之前会被忽视那么长时间?
除了林书豪的中学与大学都不是传统体育强校,以及那些看漏了眼的高校、球队经理和教练等因素外,林书豪的亚裔身份或许是原因之一。
在美国体育网站Rivals.com上,有个高中生篮球球员150强的榜单,其中无一是亚裔。“人们不觉得亚裔美国人擅长打篮球,我们得对此诚实一点,这很蠢,也很死脑筋。”Rivals.com的NBA选秀专家Jerry Meyer说,他自己就一直根本不记得林书豪,直到他在哈佛打球已经很好的时候,才对他有所了解。
一位曾在高中打篮球的刘姓加拿大亚裔告诉《今日美国报》的记者,他对林书豪的遭遇感同身受,“我们听过的那些陈词滥调,他也都听过,能见到一个人经历并走过了所有这些,真是让我们憧憬并骄傲的事情。”
从这个角度来说,林书豪惊艳地出现,或许正如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评价的,意味着“美国第三大的少数种族群体终于找到了一位可以代表他们的运动员,来挺起胸膛向美国其他种族大声宣告他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