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2月2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不让好莱坞电影中的场景成真

冷战后,美俄如何处理苏联“核遗产”

本报特约撰稿 章鲁生 《 青年参考 》( 2012年02月22日   22 版)

    2001年,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地区,一名军官注视着废弃的导弹发射井。

    2002年,乌克兰的一处军营中,工人在切割一枚苏制X-22导弹。

    对原苏联核武器失控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只要有一枚核弹落入“流氓政权”或恐怖分子手里,就足以制造惊天之变。

    冷战结束20多年来,全球性核战争的噩梦逐渐远去,取而代之成为核安全议题热门内容的,是核武器扩散乃至落入恐怖组织之手的危险。公众对此的恐惧,在不久前上映的美国电影《碟中谍4》中再度得到体现。

    苏联解体后的一段时间里,确实有不少传言称,苏联的部分核武器遭到“贱卖”或是不知所踪。好在从目前能够掌握的情况看,这种说法距事实相去甚远。好莱坞的剧本迄今没有成为现实,要得益于美俄联手遏制核扩散的努力。

    流言频传 吓坏西方公众

    按照亚历山大·列别德将军的说法,苏联解体后,一些“手提箱式核弹”不见了踪影。

    冷战结束后的20多年间,不时传出原苏联核武器被倒卖的消息。

    2005年1月28日,一家韩国媒体援引华盛顿的匿名消息来源称,“朝鲜很可能从巴基斯坦或某个原苏联前加盟共和国那里购买了一枚核武器和全套装置”。

    俄罗斯外交部随即进行了反驳:“众所周知,苏联解体后,所有核武器都保存在俄罗斯境内,处于可靠的监控之下。其他独联体国家都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缔约国,也就是说,它们并没有核武器,根本不可能卖给朝鲜这类东西。”

    同样是在2005年年初,美国记者克里斯·赫茨在一篇文章中称,美国能源部的消息人士透露,“苏联刚解体,伊朗就秘密地从阿塞拜疆购买了4到6枚核武器,或至少是相同数量的替代品。”莫斯科对此依旧矢口否认,阿塞拜疆方面更是不以为然。它们给出的原因同先前否认朝鲜购买核武器的说法类似——阿塞拜疆境内早就没有了任何核储备。

    在所有传闻中,最惊人的当属亚历山大·列别德将军1997年的言论。他曾短暂主管俄联邦安全委员会,按照他的说法,苏联解体后,一些“手提箱式核弹”不见了踪影。西方公众闻讯,着实紧张了好一阵子——“手提箱式核弹”是一种易于携带、难以发现的武器,万一落入恐怖分子之手,说不准哪天,某个人口稠密的城市便会升起蘑菇云。

    谁在觊觎苏联“核遗产”

    只要有一枚核弹落入“流氓政权”或恐怖分子手里,就足以制造惊天之变。

    对原苏联核武器失控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据美联社近日长篇报道披露,苏联在1991年拥有战略和战术核弹头2.7万余枚,其中战略核弹头1.1万枚。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4个新生国家继承了这份庞大的“家业”,其中俄罗斯占绝大部分(上述4国同时拥有战略与战术核武器,其他加盟共和国只有战术核武器)。

    只要有一枚核弹落入“流氓政权”或恐怖分子手里,就足以制造惊天之变。加之上世纪90年代在阿塞拜疆、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塔吉克斯坦等地,不同政治派别乃至种族经常发生冲突,各方想尽一切办法搜罗军火。从华盛顿到伦敦、巴黎,许多人因此夜不能寐。

    不仅如此,考虑到核武器毕竟储存在看守严密的地点,普通犯罪分子很难获取,后者遂瞄准了散落在原苏联全境的650多吨核材料,这些核材料以金属氧化物、溶液及废金属等形式保存,大约可制成4万枚核弹头。俄罗斯科学院资深研究员亚历山大·德沃肯认为,相对军方核武库,核电站这种民用设施更容易“出岔子”,因为它们的管理相对松散。

    1999年,时任俄原子能部核材料登记和监督处处长叶拉斯托夫透露,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国家发生了52起核材料盗窃案。如在1993年12月,乌克兰内务部工作人员当场抓住了一伙准备将铀-235偷运出国的“生意人”;1993年10月20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在更换3号机组的核燃料时,惊觉123克放射性物质不翼而飞……

    白宫以裁军为筹码

    “负责这项任务的官兵是真正的无名英雄。如果核武器被试图挑起冲突的势力控制,接下去发生的事情就不是我们能预测的了。”

    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动荡的形势,触动了对核安全高度敏感的白宫的神经。1991年12月21日,美国就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达成协议,要求后3国将在次年7月1日前把各自保存的战术核武器移交至俄罗斯中央工厂,在监督下拆除。美国答允支付运输、仓储及看守这些核武器的费用,并以撤回驻扎在海外的部分战术核武器为交换。

    尽快将数千件核炮弹、核地雷等从原苏联各个地区转移到安全地带,不仅是一项紧急使命,更面临重重阻力:存放核武器的仓库大多设在偏远的深山老林,犯罪分子、地方武装乃至军火贩子早就对这些价值千金的“宝贝”虎视眈眈,稍有不慎便可能发生意外。

    “负责这项任务的官兵是真正的无名英雄。”俄军事专家亚历山大·戈尔茨表示,“如果核武器被试图挑起冲突的势力控制,接下去发生的事情就不是我们能预测的了。”

    令人稍稍安心的是,除了俄、白、乌、哈,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在苏联解体前,便已将境内的大部分战术核武器运回俄罗斯。1992年5月6日,部署在白俄罗斯、乌克兰与哈萨克斯坦的战术核武器也提前运到。近两个月后即7月2日,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宣布,美国按照约定,已将2400件分布在海外的陆基或海基战术核武器撤离。

    乌克兰这颗“炸弹”最难拆

    部分美国政要甚至要求把乌克兰与伊朗、伊拉克等“具有重大危险的国家”相提并论。

    接下来就轮到威胁更大的战略核武器了。在会晤时任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时,俄总统叶利钦保证:上述拥有战略核武器的国家中,3个将销毁这些武器,使俄罗斯成为苏联核武库的惟一继承者。不久后,华盛顿就对白俄罗斯、哈萨克、乌克兰分别展开了外交攻势。

    前两者爽快地接受了美俄的共识,与乌克兰的谈判却卡了壳——乌不同意交出名下的战略核武器。

    按理说,乌克兰不应该对这笔危险的“苏联遗产”感兴趣——仅仅6年前,乌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惨烈的爆炸事故,引发的核污染举世震惊。再者,与其他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一样,乌克兰当时的经济也是一片惨淡,许多曾在苏军中服役的官兵放下自尊,兼职当保安或开出租车养家。正如曾任美国驻乌大使的史蒂文·皮弗所说,当时的乌克兰“既无经济能力,亦无专业人才”保管这批核武器。

    既然如此,乌克兰为何拒不交出这些“烫手山芋”呢?时任乌总统克拉夫丘克一言以蔽之:我们不想免费奉上!

    就这样,乌克兰与美国围绕战略核武器的销毁问题打起了口水仗。美联社报道形容,“其激烈之程度,再老练的外交官也会上火。”部分美国政要甚至要求把乌克兰与伊朗、伊拉克等“具有重大危险的国家”相提并论。

    1993年中,忍无可忍的美国决定采取孤立政策,中止了同乌克兰的对话和经济合作,意图用事实告诉乌领导人,放弃核武器是获得国际支持的必需条件。内外交困下,乌克兰的立场开始松动,逐步向美国靠拢。1993年7月,乌国防部长K·I·莫罗兹飞抵华盛顿,签订了两国在国防及军事方面的合作备忘录,美国同意拨款3.5亿美元帮乌克兰销毁核武器——在“金元外交”攻势下,乌克兰这颗“定时炸弹”总算被拆除了。

    收容核人才 终归百密一疏

    美方建议,在俄罗斯成立一个国际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专门“收容”原苏联核科学家,防止他们被“别有用心的国家”收买,导致核扩散。

    核武器的威胁消除了,西方还没来得及松口气,俄罗斯一蹶不振的经济,又把另一个长期性问题推到了他们面前:规模比核弹头更庞大的原苏联核专家队伍,又该如何处置? 

    1992年5月,时任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罗伯特·盖茨在讲话中称,原苏联与核武器有关的人员约100万人,其中高级设计师与工程技术专家2000人左右,从事核原料加工和生产的有3000到5000人。苏联解体后,他们中的许多没了工作,生计窘迫。一些试图跨越“核门槛”的国家看准机会,纷纷开出优厚的待遇,吸引原苏联专家加盟本国核计划。

    针对这种情况,1992年2月17日,美国国务卿贝克提出建议:在俄罗斯成立一个国际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专门“收容”原苏联核科学家,防止他们被“别有用心的国家”收买,导致核扩散。为显示自身的诚意,美国愿为该中心提供2500万美元启动经费。

    “中心建立后,数千名俄罗斯与乌克兰的科学家被吸纳进来。”史蒂文·皮弗回忆道,“至于是否吸纳了每一个需要吸纳的人,我实在说不太准。”

    对于这位美国外交官的疑虑,历史给出了令人不安的答案——日后的事实显示,华盛顿与莫斯科的算计终归百密一疏。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去年11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伊朗在一名外国核科学家的帮助下,已经掌握了尖端的原子弹多点起爆技术,这名科学家正是来自原苏联的维亚切斯拉夫·丹尼兰科,当外界察觉时,他已在伊朗工作了至少5年。

分享到:

 

冷战后,美俄如何处理苏联“核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