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詹姆斯·斯坦伯格,是奥巴马政府外交安全政策的策划和主导者。近日,他接受日本《产经新闻》采访,谈论话题包括美中关系、美国新亚洲战略等。他表示,奥巴马2011年宣布的亚太地区政策是在他上任时就已经着手制订的方针,并非为了包围中国。编发此文,供读者参考。
问:在(2011年)11月的东亚峰会上,奥巴马宣布了他要将亚太地区至于最优先地位的新外交战略,这种战略的构想始于何时呢?
答:这是政权启动时就已经开始的外交战略。总统和希拉里·克林顿国务卿均确信,对于美国的长期利益而言,亚太地区将是最为重要的舞台。国务卿的首次出访就是前往亚洲,日本是第一个访问对象。总统就职后首次接待的外国领导是日本首相(麻生太郎),首位正式国宾是印度的辛格总理,这都不是偶然的,是精心计划的结果。
问:为什么选择这一时机?
答:我们的外交安全团队始终认为,发布战略时应有来自亚太地区的积极参与,峰会具备这一条件。在很长时间里,国务院的很多人都在关心中东问题,并没有对亚太地区给予足够的关注。因此,大家也都同意这一时机选择。
问:重返亚洲战略是针对中国吗?
答:归根结底是为了地区和平与稳定。前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将美国称作“是一个置身亚太的国家”。并不意味着要敌视周边国家。
关于美中关系,奥巴马总统提出要构筑“建设性关系”。奥巴马2009年访华,中国领导人2011年1月以国宾身份访问了华盛顿,美中举行了多次领导人会谈。新外交战略并非为了围堵中国或者对决中国,而是要创造一个让中国成为建设性伙伴的集会。
问:过去,克林顿政府将美中关系称作“战略关系”,布什政府则将中国称作“利益攸关方”。那么奥巴马政府呢?
答:美中双方要进行“全面接触”。美中关系是基于相互利益和尊重的关系,对亚太地区和世界而言至关重要。
问:但中国正试图将活动范围扩大到联结小笠原群岛、美国领土关岛和印度尼西亚的“第二岛链”。
答:我认为这种观点不会带来好处。重要的是,中国打算如何构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有保护本国利益的权力,同时也肩负着不侵犯他国正常利益和安全的责任。
我提出过“战略再保证”思路,即一方面欢迎中国繁荣昌盛,另一方面中国要再次保证不会牺牲他国的安全。奥巴马总统称这就是“战略互信”。
也就是说,中国要主动采取行动,表明自己不会为加强影响力和追求增长而牺牲他国。我认为,相比拘泥于陈旧的地缘政治学概念,这个概念更好。
□摘编自日本《产经新闻》,标题为编者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