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惊呼这场辩论是“广泛且相对罕见的”,“非比寻常”。这家报纸注意到,“革命”这个字眼近些年几乎在中国的公众舆论中消失,此刻却因为韩寒的博文而成为一个热烈讨论的话题。
外媒竭力想在几句话之内描述出韩寒的特质:“一个从赛车手转变而来的政治辩论家,中国最受欢迎的博主之一”,“一位公共知识分子、一名赛车手,还是一个‘万人迷’”,或者“他那柔和的颧骨线条令他看起来有点像韩国偶像剧明星,他的黑眼睛闪烁着,在前刘海后忽隐忽现……私下里,他待人温和,说话用词简洁,也总是面带微笑,好像绵里藏针。”
这个甚少按常理出牌的年轻人,在2011年末以一串接连发布的博客,在网上引爆了一场热议,于是,这些或新或旧的对韩寒的报道链接,再度出现在欧美媒体上。
曾长篇报道过韩寒的美国《纽约客》杂志记者欧逸文(Evan Osnos)如此描述这次韩寒的新动向:“他拉长了自己的战线,竖立了更多对手,其中包括曾一度对他钦佩有加的一帮人:中国最激情燃烧的民主主义者。”
他的这种影响力意味着,那些原本只在知识分子间讨论的敏感话题,忽然之间就能堂而皇之地登载在主流门户网站醒目的页面上
一如之前许多次由他引发的争论,韩寒在博客上发表的文章是一切的源头。从12月23日起,韩寒在博客中陆续发表了题为《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等3篇博文,在这组系列博文中,韩寒清晰表明了自己对几个重大问题的看法:
他怀疑现在是否有足够多的中国人有充分的公民意识,来让民主正常运行;他反对进行一场革命,因为“革命的最终收获者一定是心狠手辣者”,而普通人“对民主和自由的追求,不如文化界想象的那么急迫”,至于一人一张选票的选举“其实并不是中国最大的急迫”,因为“最终的结果还是共产党代表获胜”。
相反的,他提倡通过循序渐进的改革,来提高中国的法制、教育和文化水平。美国《基督教箴言报》评论说,这样的题材非常“不讨喜”,不过,也只有韩寒能这样说话,“因为不管韩寒在何时发表博客,都会有数以万计的读者与粉丝在第一时间注意到”。到2012年1月2日,这3篇博客的总点击量已超过300万,博客下的评论也已超过5万条。
他的这种影响力意味着,那些原本只在知识分子间讨论的“敏感话题”,忽然之间就能堂而皇之地登载在主流门户网站醒目的页面上。
在《纽约客》去年7月对韩寒的采访中,他已表达过与这些博文中类似的言论。当时,他对欧逸文说,“因为拉力赛我们去过很多地方,一般都是贫穷的小地方。那里的年轻人并不关心文学、艺术、电影、自由和民主,但他们知道需要一样东西:正义。他们看到身边尽是些不公平的事。”
“我们总不能老拿熊猫和茶说事儿。”当提到文化时,韩寒也说过,“我们还有什么?丝绸?长城?这不是现在的中国。”
虽然不是第一次发表类似观点,不过,这几篇博文可能是大众第一次真正注意到这些观点。博文很快在网络上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是否应该进行革命、革命带来的好处和危险的热烈讨论。
《华尔街日报》惊呼这场辩论是“广泛且相对罕见的”,“非比寻常”。这家报纸注意到,“革命”这个字眼近些年几乎在中国的公众舆论中消失,此刻却因为韩寒的博文而成为一个热烈讨论的话题。
有意思的是,参与这场讨论的很多人普遍注意到《人民日报》在12月26日发表的社论《主动把握历史的未来》,其中也提到了“革命”一词。文章说,“革命时不需要太多复杂的选择,或许只要有一腔热血,就会痛痛快快地走向战场。但是,总有一天要回到发展路径的选择上来”,而“西亚北非的现实再次证明,发展问题无法通过暴力革命来解决”。
“如果你认为韩寒的观点代表着他信仰的转变,那就错了”
韩寒似乎带有这么一种奇怪的特质:人们总是希望从他身上看到更多——与韩寒有过多次接触的《纽约客》记者欧逸文,在文章中这样描述他。
当韩寒的3篇博客在网上引发讨论后,《纽约时报》在众多声音中注意到了“国营媒体”《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在微博上对这3篇博客喝彩,说这是“当下中国难得听到的大实话!”
但在其他知识分子中,韩寒博文得到的评价并不高。“逻辑与论证并不清晰,确实有许多值得讨论的观点。”台湾知名政治与文化评论人张铁志在《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上如此评价。
《纽约时报》的报道说,知名撰稿人安替认为,韩寒的博文给人们的感觉,有点像是奥巴马受到了保守的福克斯电视台的支持。按《纽约客》的说法,安替在自己的推特中表示:“韩寒这篇《谈革命》的文章没什么,就是他读书太少而已。”
这话不止他一个人说。对此,韩寒的父亲在微博上表示,韩寒写这样的博客,意在引起人们的讨论,“能争鸣总是一件好事啊”。
欧逸文则在12月28日发表的专栏中强调说,“如果你认为韩寒的观点代表着他信仰的转变,那就错了。”
在2010年冬天至2011年春天,他与韩寒进行过一系列对谈,韩寒多次提到类似观点:中国即使有选举,也会被金钱、权势主宰;“现在谈民主还太早”;大多数市民即使心中有所相信,也都更倾向于避免行动。用韩寒的话来说就是:“有很多事儿,只要你不谈,你就没事儿,然后你就能放心去挣钱。”
欧逸文认为,韩寒的言论之所以在网上引发如此轰动,是因为他拒绝了那些人们附加给他的形象。通过这些博文,他直白地亮出了自己的信念:他认为中国中产阶级还没准备好迎接一场激进彻底的改变,“就算社会矛盾再激烈10倍,给你10个哈维尔在10个城市一起演讲,再假设当局不管,最终这些演讲也是以被润喉糖企业冠名并登陆北京海淀剧院而告终”。
欧逸文说,此段嘲讽之所以让人感到沮丧,是因为韩寒用讽刺表达出来的,恰好就是中国社会的主流认知。
在付毕德看来,社科院调查报告显示的结果,和韩寒观察得出的结论几乎完全吻合
关于这一点,或许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驻京记者付毕德(Peter Ford)某种程度上给出了一个佐证。在读韩寒的《谈革命》时,他注意到文章中韩寒的一些观察,与他早些时候偶然读到的一份文件内容不谋而合。
这份文件是中国社科院两年一度发布的《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报告》。2011年的这份报告,罗列了公众所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关注最高的是“物价上涨”(占受访者的59.5%),“看病难看病贵”问题(42.1%)和“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问题(28%),排在其他诸如“就业失业问题”和“房价过高问题”等担忧之前。
看到报告的付毕德,想起了克林顿在与小布什竞选时,钉在竞选办公室公告板上的一句名言:“是经济在说话,傻瓜。”
他注意到,这份报告并没有提及任何关于对言论自由和民主的不满。当付毕德见到报告调查员之一的李炜时,他向后者询问原因。得到的答案是,最初,研究人员们打算问相关问题。“但当我们在为调查的问题做试点时,发现住在农村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他回忆道,“他们认为自己已有了足够多的自由,因为他们从来不会去谈论政治,所以不会遇到任何问题。”
“那不是说我们认为言论自由不重要。”这位调查员向付毕德补充道,“但在中国,这件事情还没有重要到需要我们将其纳入调查范围。”因此,在付毕德看来,调查报告显示的结果,和韩寒观察得出的结论几乎完全吻合。
韩寒想必能估计到这些博文给他带来的争议。在《说民主》一文中,他自问了一句:“政府有没有给你维稳的回扣啊?”但欧逸文相信,他可能低估了这些博客将会造成的影响力。
韩寒的举动或许使许多人对他的期待落空,不过,在英国《经济学家》去年11月刊登的一篇采访中,他已告诫人们不要对2012年的他期待太多:“我不会做什么激进的事情,我觉得这就像赛车。我的第一个观点是‘没有推动,就没有变化’,但我的第二个观点则是‘欲速则不达’。推力过大,反而会破坏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