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一场关于《金陵十三钗》的口水战

实习生 王菁 《 青年参考 》( 2011年12月28日   34 版)

    《好莱坞报道》:大概只有最低级的好莱坞制片人才会想到,在类似南京大屠杀这样惨烈的背景中放入性展示;这一切看起来就像是个“等待被盛满的道德空花瓶”。

    《纽约时报》:与最近的一些中国电影一样,《金陵十三钗》更多展现的是充满感情色彩的爱国主义、沙文主义以及对日本侵略的妖魔化。

    《影视界》:“性展示”不过是无伤大雅的、微妙的罗曼蒂克,而且,观众们很快就会知道为何这部电影如此打动人心,“它在庞大的叙事中具备近似于教科书般不容忽视的严肃性”。

    当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向张艺谋引荐克里斯蒂安·贝尔的时候,老谋子的心中并非没有一丝疑虑。这位好莱坞一线演员的“万人迷”气场非常适合超级英雄、硬汉甚至是神经质的失眠患者的角色,但如果将这种气场放置在日本侵华战争中呢?最终,贝尔家中的咖啡桌打消了张艺谋的疑虑,在这张样式普通的桌子上,放着许多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籍。

    贝尔的名字和接近一亿美元的总投资显示了张艺谋投注在《金陵十三钗》上的勃勃野心。这部讲述了南京大屠杀中三组人——教会学校十二三岁的女学生、秦淮河畔风尘女子以及贝尔饰演的美国人约翰·米勒——的交叉命运的电影,看起来并不像是“又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那样简单。相比叙事性的电影语言,张艺谋的声名大概更多地来自于“美得令人难以呼吸”的摄影,但这并不能掩盖他在讲述“遭受迫害的坚强女性”的故事上的天赋。

    只不过,当《金陵十三钗》最终于近日上映时,这种天赋似乎被国外主流媒体选择性地忽略了。

    一部充满性暗示的宣传片?

    无论看起来多么奇怪,在西方媒体对这部电影的诸多诟病中,“性暗示”与“宣传片”是两个关键词。

    《好莱坞报道》的陶德·麦卡锡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充满了讥讽,他表示“大概只有最低级的好莱坞制片人才会想到,在类似南京大屠杀这样惨烈的背景中放入性展示”。他所指的是《金陵十三钗》中米勒与妓女之一玉墨“不合时宜”的爱情,以及影片中大量的表现秦淮河女子“充满诱惑的曼妙身姿”的镜头。

    在麦卡锡看来,刚开始只想搞点钱来用的“酒鬼、美国混混”米勒以及肤浅、物质的风尘女子最终的“道德转变”实在是太突然了,以至于这一切看起来就像是个“等待被盛满的道德空花瓶”。就是这个毫无说服力的空花瓶,还充斥着令西方观众难以忍受的时空穿越的现代英语,只会说中文的张艺谋显然没有能力彻底审查英文比重占40%的剧本。

    《观点杂志》的安德鲁·辛克与麦卡锡站在了一条战线上。这位顶级影评人毫不犹豫地给《金陵十三钗》打了个刺眼的两星。辛克认为,这部本意是表现“善意的人性、拯救与爱”的电影偏离了主旨,将核心设置在一个两难的道德命题上:12个十二三岁的年轻女孩的性命与身体是否等价于同样数量的妓女。

    影片的结局是,12个妓女决定乔装打扮、顶替年轻的女学生,去参加一场注定要以强暴结尾的日军联欢。辛克认为影片对于这个决定缺乏充足的刻画:尽管在最后的关头,作为这些妓女的化妆师的米勒也问过自己这个决定是否符合道义,但答案却简单粗暴,一直保护女学生的中国男孩乔治几乎立刻回答了米勒:现在没有别的办法。对于辛克来说,在那样紧急的情形下,似乎还需要冗长得如同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一样的大讨论才能解释这个决定。

    和麦卡锡一样,辛克认为这部影片是个混乱的大杂烩,不连贯的叙事、过于情绪化的对话以及偏离重心的主旨令影片充满了令人遗憾的缺陷。相比之下,西方主流媒体如《卫报》、法新社、《洛杉矶时报》等更多地着眼于影片的政治诉求。

    《纽约时报》的迈克·霍尔认为,为《金陵十三钗》做辩解的只有一条空洞的理由:生命的每一个无谓的牺牲最终都会有催人泪下的故事。不过,张艺谋的电影却像是不断被难以直视的谋杀和强奸打断的舞台剧。这部奇怪的舞台剧的最终目的,霍尔先生接着说道,与最近的一些中国电影一样,更多展现的是充满感情色彩的爱国主义、 沙文主义以及对日本侵略的妖魔化。原初被设定为史诗般的(许多精彩的战斗场面以及令人震惊的场景拍摄)历史纪录,最终退化到了一个低得多的层次:政治宣传片。

    证据似乎是确凿的。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西方媒体列出了足以令大部分并不了解亚洲的西方人信服的诸多证据:张艺谋曾经指导过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金陵十三钗》似乎得到了政府方面的资助、被官方选送竞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以及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首映式。虽然这些细节很小心地被隐藏在了这些评论的字里行间,却无疑是评论得以展开的锲子。

    《金陵十三衩》揭露了西方媒体最丑的一面

    并不是所有的西方媒体都倾向于贬低这部影片。

    洛维斯·维特尔在观赏这部电影的时候感动得落泪,而上一部令他落泪的、讲述30年代中国的电影是1986年西恩·潘与麦当娜主演的《上海惊奇》。不过,《上海惊奇》看起来是“难看得”令他落泪。

    这位《影视界》的影评人将“性展示”视为无伤大雅的、微妙的罗曼蒂克,而且,观众们很快就会知道为何这部电影如此打动人心,“它在庞大的叙事中具备近似于教科书般不容忽视的严肃性”。与西方主流媒体对贝尔的宽恕与对张艺谋的鞭笞相反,维特尔对这部电影惟一不满的恰恰是贝尔“奇怪的蓝领阶层的口音”与“随时随地想让观众爱上他的过度努力”。

    维特尔认为,《金陵十三钗》娱乐的成分大于说教的成分,鉴于“美国观众对亚洲历史严重缺乏了解”,他热切地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在美国找到一个捕捉人心的方式。

    《电影日报》提供了相似的观点。布鲁斯·菲尔德对这部电影中的摄影、服装、音效以及张艺谋“无法令人忽视的创造性”难抑赞美之情。在这篇出于“叙事效果”而对台词小有批评的影评的结尾,菲尔德依然认为,《金陵十三钗》将作为同类别电影中的一次巨大胜利而被铭记。

    有趣的是,主流媒体之外,还有一篇来自Cfensi.com的博文被网友广为转载。博文的标题毫无保留地显示了它的立场:《金陵十三衩》揭露了西方媒体最丑的一面。

    这篇被情绪激动的网友转发给《纽约时报》的文章,引用了一段对导演张艺谋的采访。在这次采访中,张艺谋表示,就像是美国人并非出于反德情绪而拍摄二战电影一样,《金陵十三钗》的拍摄动机也绝非反日,恰恰相反,这部影片是想让人们更加珍惜如今的和平。“任何看过张艺谋电影的人会相信他所说的话,”博主总结道,“因为相对于政治,他的电影更多的是关于人性经验。”事实上,这部电影公映后日本媒体的默许,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

    更重要的是,那些被西方媒体用来攻击这部影片的“政治罪”证据摇摇欲坠。实际上,《金陵十三钗》并未获得任何的政府资助,惟一相关的一笔来自光大银行的款项也被证明是“贷款”。至于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首映式,也显得说服力不强,因为之前王力宏的一部爱情片也在那里首映。《卫报》引用的南京大屠杀受害者数字,更是“无意识地”选用了来自日本的极其保守的统计数字:15万。

    著名影评汇总网站“烂番茄”的一组有趣数字,或许能够为这次激烈的论辩做总结。《金陵十三钗》收获了西方媒体仅仅27%的好评率,11篇主流影评中有8篇都是负面评价。但在资深影评栏的右边,观众评价却有着高达82%的好评率。

    又一次,影评家和观众分道扬镳,就好像他们看的根本不是同一部电影似的。

分享到:

 

一场关于《金陵十三钗》的口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