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2月0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中国企业海外有没有遭歧视

○本报记者 黄昉苨 《 青年参考 》( 2011年12月07日   07 版)

    “中国太大,要考虑到大规模投资给别人带去的冲击。”薛海培说,“中资企业去海外投资时应当注意当地民族文化的敏感性,比如有些国家,就对外籍人士拥有土地特别敏感。”

    “中国企业家去海外投资的限制实在太多”

    前不久,中国光明食品集团成功收购了澳大利亚玛纳森食品公司的75%股权。在国内一家中央媒体上,这被当做一次巨大的商业成功进行报道。但在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网站的博客作者Nadia Mitsopoulos看来,这一事实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东西。

    “光明被牵扯进2008年的三聚氰胺丑闻中,”她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那次事件导致了数名婴儿死亡。”

    中国企业正在积极进行海外并购。据商务部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对外并购已交割90亿美元,其中,中化、中国蓝星集团、中国华能集团和广东粤电集团等公司参与的3个项目,金额达到63亿美元。

    但正如Nadia的博客所显示的,每一次中国公司的海外并购行为都会引起不少关注,却并非所有声音都是正面的。

    一方面,对中国公司尤其是国企行为,一些媒体进行了政治性的解读。中坤集团收购冰岛土地的项目传出后,许多分析认为背后有中国政府的身影。

    另一方面,在国内一些分析者看来,中国企业的海外行为受到了歧视。今年6月1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特地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提及中国企业在海外被歧视的问题。

    “中国企业这几年的海外投资增速非常快。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应当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按照国际规范运作,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姚坚说,“同时,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经营也不应被歧视。”

    此次中坤集团投资冰岛的项目失败后,国内就有评论为黄怒波叫屈,认为他的失败应归因于“拥有强势话语权的部分欧美媒体和阴谋论爱好者”。

    黄怒波本人也对媒体称,“中国企业家去海外投资的限制实在太多”。媒体援引了他举的一个例子:他曾经有意到日本投资,但“日本工会最终以种族歧视为由拒绝”。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遭遇,为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遇到的困境做了注脚。2008年,华为试图收购美国一家通信公司,但该计划因美国国家安全理由受到美国监管机构的反对而失败。2010年5月,由于华为在事先未得到允许的情况下收购一家创业企业的部分员工和知识产权,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又对它进行了追溯审查。

    此前,华为被指有军方背景,但该公司已经予以否认。

    据分析,由于资金充裕,中国公司将掀起海外并购大潮。根据一家机构的统计数据,2010年中国企业总共收购了280家外国企业。但正如《华尔街日报》的评论所言:许多可能进行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面临着和华为同样的窘境。该报在报道中说:中国移动在寻找目标时也面临困难,“有些国家不愿因允许中国公司进入本国的电信业而担惊受怕”。

    “有猜疑,但没有遭遇歧视”

    “中资企业在海外或许会面临一些猜疑的眼光,或许会面临一个比较高的门槛。”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会长薛海培对《青年参考》评论称,中资企业在海外投资时间不长,东西方的文化又有所不同,国外一开始的确未必完全信任中资公司。

    但他认为,起码在美国,中资企业的投资并没有遭遇歧视,“尽管美国算得上是对中国比较敏感的国家”。

    他也用华为的遭遇作为例子。在他看来,华为“在美国碰得头破血流”,是由于这家公司透明度不够,股东并不公开,总裁又曾从事军事科技研发,这导致关于该公司背景的传闻在美国非常普遍。再加上华为又是通讯公司,牵涉到特殊行业,薛海培相信,华为在美国连连遇挫的投资遭遇只是特例,并不代表中资企业在美国所受的普遍待遇。

    薛海培表示,中资企业在海外的投资是受欢迎的。近几年,中资企业在美国的投资很多,但大众的注意力,往往被几起不成功的投资案所吸引。而几起比较著名的投资失败案例,“都有比较明确的失败原因”。

    2005年,中海油收购美国老牌石油公司优尼科失败。薛海培曾接触过为中海油提供咨询的律师事务所,并且了解到,中海油失败的原因,是“在临截止期限前慌慌张张地抛出一个比竞争对手高出许多的价钱,存在恶意收购的嫌疑”。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投资失败,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中资企业遭到排斥。

    还有些时候,前期的调查研究不完善,也会导致中资企业的投资失败。薛海培说,曾有一家中国矿业公司计划收购美国拉斯维加斯附近沙漠中的一处金矿,遭到拒绝。原因是,这处金矿的几十英里之外,有一处美国航空导弹基地。

    此外,他还认为,在航空航天、通讯或能源等敏感领域的投资,当地政府在交给外国企业去做的时候,自然会更加慎重。

    “中国太大,要考虑到大规模投资给别人带去的冲击。”薛海培说,“中资企业去海外投资时应当注意当地民族文化的敏感性,比如有些国家,就对外籍人士拥有土地特别敏感。”

    对中资企业在美国并购时经常遭遇媒体的反对声音,薛海培认为不必太过在意。他解释说:“美国是个公开透明的社会,任何人都能讲话,任何人都能表达抗议。很多时候国会议员吵得很响,但最后也并不影响收购。”

 

中国企业海外有没有遭歧视
黄怒波(中坤集团董事长):
一听中国人,他立刻有排斥心理
约纳松(冰岛内政部长):
一个国家怎能不遵守通过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