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1月0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中国会以贫济富救欧洲吗?

○本报记者 赵涵漠 《 青年参考 》( 2011年11月09日   29 版)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向人均GDP远高于己的欧洲国家进行大量金援,这让国内许多民众困惑不已。人们忍不住发问:如今的中国真有能力拯救欧洲吗?如果真有能力,那为何不先把国内通货膨胀问题解决好了,让民生不再被物价飞涨所困扰?既然清楚欧洲经济危机无法自救,凭借中国之力也无力回天,那么我们何必非要强出头呢?

    从大陆的一边到另一边,欧洲人来寻求“红衣骑士”的帮助了。

    在刚刚参加完试图解决欧洲债务危机的布鲁塞尔峰会后,10月28日,素有“欧元保护伞”之称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首席执行官克劳斯·雷格林赶赴北京。尽管他表示“不期待访华期间与中国领导人达成确切协议”,但仍有外媒评论雷格林此行是“带着讨钱罐子来到中国”。

    事实上,在此前一天,法国总统萨科齐已经给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打来电话,向胡锦涛通报了刚刚结束的欧盟峰会有关情况和欧盟应对主权债务危机的举措。此后萨科齐在接受法国电视台采访时颇有信心地表示,他感到中国将可以“扮演重要角色”。

    “欧洲的债务危机日益恶化,到了旧大陆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债务问题的程度。”德国《明镜》周刊网站在报道中称。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评论文章则更为直白:“欧洲即将溺水而亡,需要一条救生索。去哪里寻求帮助?答案很明显:中国。”

    如果拥有世界外汇储备60%的中国人决定投资欧元而不是美元,我们为什么要拒绝?

    萨科齐和雷格林的求助显然并非惶恐过度的表现。

    在10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欧美股市结束了连续四周的反弹。道琼斯工业、标普500、德国法兰克福DAX、法国巴黎CAC40指数跌幅均超过了2%。阿根廷、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家主要股指的跌幅都超过3%。随后,亚太市场也应声下挫。

    11月1日,欧债危机的冲击波迸发出更大力量。欧洲股指全线下跌,法国巴黎CAC40指数盘中跌幅一度达到了5.7%,而美国三大股指亦出现2%以上的低开。

    《华尔街日报》撰文评论称,困扰欧债危机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是欧美市场此次大幅调整的原因。

    银行业对欧洲前景也表示不乐观,瑞银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我们认为明年年初欧元区将陷入衰退。就2012年整体而言,我们将欧元区GDP增长率预估值从1.0%下调至0.2%。”

    毫无疑问,欧洲陷入窘境,外汇储备高达3.2万亿美元的中国自然被视为潜在的欧元救星。

    德国《明镜》周刊称,欧洲人已和中国就可能的投资展开谈判,据消息人士说,援助资金可能高达1000亿美元。一切正如法国总统萨科齐所说:“如果拥有世界外汇储备60%的中国人决定投资欧元而不是美元,我们为什么要拒绝?”

    中国很可能向欧元区纾困基金贡献资金,但其介入规模将取决于欧洲领导人能否满足一些关键条件

    有人认为,此时,中国或许应该伸出援手。首先,欧洲是中国商品的重要出口市场。中国商品目前占到欧盟进口总额的17.4%,一旦欧洲人没钱支付,中国的出口型经济便会遭受重创。凤凰卫视财经评论员石齐平就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他认为,欧洲是中国最大的市场,“保持一种紧密和友善的关系是很重要的”。

    此外,中国外汇储备高达六成以上属于美元资产,在美元持续贬值的背景下,中国亟须努力减轻对美元的依赖,将外汇储备多元化。坚挺的欧元符合中国利益。一旦欧元走向疲软,中国将丧失一个重要选择。

    但如今,国际媒体更关注中国可能在“拯救欧洲”中获得的第三个好处——通过援助累积中国的政治筹码。

    英国广播公司撰文称,北京长期以来希望欧盟放宽对华高新技术出口限制,并要求欧盟各国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德国《世界报》也在猜测中国有可能为巨额援助提出条件,如“取消对华武器出口禁令,增加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的影响力”。《华尔街日报》驻香港记者则认为,如今,中国希望欧洲在一系列贸易问题上做出让步: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解除对华高科技出口禁令、减缓人民币升值压力。

    英国《金融时报》担心:“请一个欧元区以外的国家来帮助欧元,将给予那个国家决定单一货币命运的权力。”

    这些猜测并非毫无根据。中国政府的两名资深顾问对《金融时报》表示,中国很可能向欧元区纾困基金贡献资金,但其介入规模将取决于欧洲领导人能否满足一些关键条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在接受访问时称,北京方面可能还会促请欧洲领导人不要批评中国的汇率政策。汇率政策经常是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产生紧张的源头。

    “中国可不想挥霍国家的财富,到头来还只被视为一个傻钱来源”

    显然,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一个财政稳健、繁荣兴旺的欧洲肯定符合中国的利益。

    然而,正如中国总理温家宝在2011年大连世界经济论坛上所指出的那样,欧盟必须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当欧元区各国和各党派彼此就如何推进纾困方案争吵不休之际,中国出手相助能否扶大厦于将倾也被一些观察者所质疑。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迈克尔·佩蒂斯此前曾说:“中国购买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债券被认为有利于欧洲市场的稳定;但另一方面,人们也认识到存在相当大的信贷风险。”

    著名经济学家谢国忠则认为,中国政府不愿提供大量资金实施救援的原因在于,“中国对欧洲毫无政策影响力,完全控制不了救援资金将如何使用”。

    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向人均GDP远高于己的欧洲国家进行大量金援,这让国内许多民众困惑不已。人们忍不住发问:如今的中国真有能力拯救欧洲吗?如果真有能力,那为何不先把国内通货膨胀问题解决好了,让民生不再被物价飞涨所困扰。当这些问题都大体解决了,然后再去帮助欧洲也不迟。既然清楚欧洲经济危机无法自救,凭借中国一己之力也无力回天,那么我们何必非要强出头呢?

    不少国际媒体也持类似的态度。西班牙《世界报》就撰文指出,对于目前贫困人口众多、通胀令民众生活艰难的中国来说,让穷国出钱帮助欧洲富国似乎还是有点难。

    或许正是因为诸多顾虑,中国人真要掏腰包时并不太积极。《金融时报》的文章就指出:“希腊和葡萄牙都曾从中国那里得到有力支持,并试图向中国出售债务。但后来,这些国家还是不得不接受国际救助。西班牙也一度因为听了中国人宽慰人心的话,就以为无须接受救助。但后来还是欧洲央行,而不是中国人挽救了它的命运。”

    李稻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帮助欧洲符合中国的长期利益,但中国政府目前需要做的工作之一是向国内民众解释为何要帮助欧洲,“中国可不想挥霍国家的财富,到头来还只被视为一个傻钱来源”。

 

中国会以贫济富救欧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