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1月0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孩子未出生就去排队报名

香港父母掀幼儿园入学争位战

○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凌德 《 青年参考 》( 2011年11月09日   14 版)

    香港幼儿园入学争位战日趋激烈

    ■港妈:“我以为清晨6点去排队已经很早,谁知当时已有250人在那里等着了,最早的前一天晚上7点就已经到了!”

    ■香港维多利亚幼儿园500多个申请只收60个;保良局陈守仁小学今年更夸张,3000人争夺175个名额,平均17人争1个。

    ■香港网友:“在香港开办幼儿园比炒楼、炒股票更有前途了!”

    孩子未出世就已申请幼儿园

    “我不敢奢望孩子比别人叻(强),只是不想他输在起跑线。”香港中产妈妈倪女士的儿子近1岁,她早在怀孕7个月时就为孩子递交了申请参加游戏小组(类似于大陆的早教班)的表格,却仍然不敌其他家长。“当时已有300多人排队,原来大肚4个月就要报名,结果我只得放弃!” 

    其实,倪女士帮儿子报读游戏班另有目的,就是为儿子今后入读同一办学机构旗下一家著名国际幼儿园铺路——参加游戏小组可以提高入读该所幼儿园的机会。虽然这次报读游戏班的过程不太顺利,但倪女士还有备选,她在儿子出世没多久就替他报了另一所名牌私立幼儿园。你可能觉得她行动得太早,可倪女士却不这么认为:“有些家长更早,一拿到孩子的出生证就报名!” 

    面对众多竞争者,倪女士不敢怠慢,计划为儿子申请近10所著名幼儿园,并且,她已开始搜集小学的信息了。“现在就要看到今后的事情——若想入名校,当下该做什么。”如今,倪女士每月都要花3000港元为儿子报读一些兴趣班,还不断摸索培养儿子的正确方法。她坦言,一直有朋友质疑她太紧张:“但当他们觉得我‘癫’时,更‘癫’的大有人在!” 

    的确,比倪女士更‘癫’的港妈大有人在。另一名香港中产家长陈女士,早前与家人轮流到屯门一家受欢迎幼园排队索取入学申请表,结果吓了一跳。“我以为清晨6点去排队已经很早,谁知当时已有250人在那里等着了,最早的前一天晚上7点就已经到了!”原来,校方早上9时开始派表,限500份,这让家长十分恐慌,不惜露宿街头争表格。

    对此,陈女士坦言,入学竞争愈趋激烈,家长只能遵守游戏规则。“现在幼儿园都要求提早1年报名。”

    倪女士和陈女士的个案,反映了近年香港幼儿园入学竞逐赛渐趋白热化的趋势。在香港教育界,流传着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天,某位幼儿园校长看到该校游戏班的排队名单中,申请小朋友的名字都是“陈BB”、“林妈妈”等,心想为何会有这么怪的名字?细问下,原来他们都是刚出生还没有名字的婴儿,又甚至是仍在母亲腹中的胎儿,父母已急不及待替他们报名了。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维多利亚教育机构。维多利亚教育机构在香港已有45年历史,是香港著名的幼儿园。该校认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于2001年开办游戏班,希望让小朋友在双语环境中有多方面的学习体验,而家长也可以有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入读该校的游戏班,不一定可以“一条龙”升读该校的幼儿园,但维多利亚教育机构总校长孔美琪承认:“我们收幼儿园学生时,他们有没有上过我们的游戏班是考虑因素之一。”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孔美琪透露,该校的游戏班每年都有约800多人在轮候,最多时曾达到3000人,九龙校区也有过每星期收到200多张报名表的记录。由于游戏班的招收年龄上限为20个月,不少父母怕孩子轮到时已超龄,所以早在孩子未出生时就先来登记。

    除了维多利亚这种营利性质的名牌幼儿园,香港很多非营利幼儿园的报名战也已提早至入学前两三年。早前,有香港记者致电其中一家口碑甚佳的非营利幼儿园,查询报读明年9月的幼儿班,对方员工坦言:“只能(把孩子)放在轮候名单中,但未必有名额,我们有15个名额,现在已有380人报名。”她指出,单是今年出生、提早报读2013年底幼儿班的已达70人,暗示记者来得太迟。 

    郭可盈是典型“怪兽家长”

    为什么香港幼儿园报名战会如此疯狂呢?香港教育界人士称,幼儿园是人生重要起点,如果选对了心仪的学校,将来大有机会“一条龙”升读理想的小学、中学,这也是每个为人父母的期盼。所以为了令子女能够顺利入读这些公认的名校,很多香港家长绞尽脑汁,希望帮助子女入读著名的幼儿园,以便升读好的小学。

    另一方面,近年来,香港出生率有所增加,幼儿园、小学的适龄学童人数大幅上升,导致名校的学位更加难求。以著名幼儿园宝山幼儿园为例,孩子一有出生证就要开始排队报名;维多利亚幼儿园500多个申请只收60个,其中还有部分预留给特别人士;保良局陈守仁小学今年更夸张,3000人争夺175个名额,平均17人争1个……

    香港专栏作家左丁山忆述,当年读大学,曾与一位来自日本的访问教授交流。他问教授日本学生怎样才可以入读日本著名的庆应大学,教授回答说,“最好先入读庆大附中。”如何入读庆大附中呢?“要先入读庆大附小。”如何入读庆大附小呢?回答:“要先入读庆大幼儿园,我自己就是庆应幼儿园出身,我的儿子和孙子也是。”左丁山感慨,今时今日的香港也是一样,父母为争取子女将来入大学,一开始就竞争入读著名的幼儿园、小学,紧张到不得了。香港媒体形象地将这些家长称为“怪兽家长”。

    今年9月,香港娱乐八封杂志《忽然一周》就披露过一名著名的“怪兽家长”——明星郭可盈。郭可盈去年1月诞下女儿林天若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女儿身上,女儿未出世时,已开始为她的前途铺路。报道引述郭的好友爆料:“可盈听专家意见,为了女儿英语能力好一点,平日和她只讲英文。另外,她又一早做了数据搜集,准备帮女儿入读九龙塘区著名幼儿园京斯敦。”

    报道指,京斯敦这家学校很多人报读,不是有钱就可以的,而且连入学申请表也不容易得到,郭可盈通过熟人拿了一张申请表,大着肚子时就已经开始排队。“今年,学校通知郭可盈,孩子有机会面试。面试前一晚,郭可盈紧张得失眠,说这是女儿的人生大事。后来,当得知今年8月女儿可以入读该校的游戏班时,夫妻俩开心得吃饭庆祝。”

    不过,也不是所有港妈都认为名牌学校一定较好。家庭主妇蔡女士就抱疑说:“每家幼儿园都有自己一套的办学理念、有自己的内涵,不一定贵族学校才算好。”另一位家长王女士也认为,虽然名牌幼儿园会比一般的教得更多,但她并不觉得女儿需要入读,“女儿年纪太小,就算入读了这些名校,也学不到什么。”

    做司机的郭先生有一个入读非营利幼儿园的儿子,他说:“现在除了催逼子女参加兴趣班,很多家长甚至还会为了邻近名校搬家,这些现象近年来在香港渐趋普遍。”但他表示,不会让儿子就读贵族学校,这样会给他很大压力,造成负面影响。

    面对日趋激烈的入学竞争,香港网民Tony感叹:“再这样搞下去,在香港开办幼儿园比炒楼,炒股票更有前途了!”也有网民批评,目前的状况反映出香港政府、学校、乃至整个教育制度都有问题。

    香港注册教育心理学家杨洁瑜表示,现时有不少幼儿因家长过份紧张,出现各种不良的心理及健康问题。她提醒,家长的神经质表现会对幼儿造成反效果,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患上焦虑症。

 

香港父母掀幼儿园入学争位战
你打算什么时候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