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最粗鲁的人都是西装革履的”

○作者 Harry Eyres ○译者 黄义务 《 青年参考 》( 2011年10月26日   42 版)

    文明似乎是大事情,但个人对其无能为力。我们都知道最伟大帝国和文明的兴起和衰亡。但文明礼仪(civility)关系到每一个人,与日常生活以及和人打交道息息相关。英国扬氏基金会的研究者调查了英国5个截然不同的社区,考察其文明或不文明的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一直以来文明礼仪易受威胁的原因,与其说是源自外部因素,不如说是因为我们自身或我们社会存在的不文明倾向。

    文明礼仪没有文明听起来那么宏大,而且也显得更不起眼。文明礼仪(civility)一字来自拉丁文“civilitas”,其中一个意思是“行为举止如同普通人,谦逊平易”。我喜欢“谦逊平易”这个意思,但我们可以扩大理解。文明礼仪也包含有教养,体谅他人的意思。或许,正如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所言,它“使我们深入彼此的情感”。

    扬氏基金会的报告坦承,有一种普遍的观念认为,文明礼仪在日渐消亡,至少在英国是这样——这种文明滑坡跟上世纪50、60和70年代的“反抗权威运动”的流俗看法有关。那时候民众崇拜的英雄,无论是艺术领域的还是生活中的,都是粗鲁、不讲礼貌的,因为他们似乎觉得礼貌和文明“太假”。

    有人会说,似乎讲文明是一项无关紧要的品德。但是,当文明礼仪不复存在时,那会发生什么?有些事情会以可怕的速度发生,几乎毫无预兆,就像我们今夏在英国看到的骚乱那样。到那时,你或许会更重视文明礼仪。上述报告的一个惊人发现是,大多数受访者“认为讲文明对塑造生活具有根本意义”。

    现代以来的最恶劣事件,不少都始于粗野无礼的爆发。早在犹太人、波斯尼亚穆斯林或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被屠杀前,他们就已遭受着粗野的对待。文明礼仪往往毫不起眼,而这正是其隐秘的力量所在。

    讲文明不要求你喜欢别人,但却需要你对他人谦恭有礼。在公共场合对着手机大声讲话与讲文明背道而驰。有人或许会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当简·奥斯汀笔下的爱玛公开取笑善良的贝茨小姐时,她很快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违反了礼仪,而且会使她显得粗鲁、没有教养。

    上述报告的一大发现是,在种族多样化、甚至贫穷的社区,讲文明的程度往往很高。例如,伦敦的纽汉是穷人区,但这里也是文明区,当地人购物会耐心排队,态度和蔼。一位摊主解释说:“不讲礼貌不行呀,因为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

    相反,从报告来看,物质生活优裕但心情烦恼的上班族,时常会做出最不文明的行为。一位名叫简的年轻社区服务警察曾提醒一个上班族“鞋带松了”,结果被那人摔倒在地上。这位警察说:“知道吗?我觉得最粗鲁的人都是西装革履的。”

    □英国《金融时报》

 

美国不妨承认衰落
色情节目对社会有益
“最粗鲁的人都是西装革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