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灾难发生,现场搜索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搜救犬。犬类对气味的辨别能力、听力和微光下的视力远比人类优秀,因此搜救犬被普遍认为是搜救效果最好的“设备”。不过训练一条搜救犬通常要花一年半到3年的时间,灾害现场的恶劣环境也随时可能对它们造成伤害。有没有什么更“坚强”的设备能担下一部分搜救犬的工作呢?
英国拉夫堡大学的化学家保罗·汤马斯日前宣布,他和同事已设计出一款能追踪人体代谢物的感应装置,可以用来搜救灾难中的幸存者。
搜救设备的样品已被制作出来,目前正处在实验阶段。“嗅觉敏锐的狗,其实是最适合做这类工作的。但狗的体力和精神力决定了它们的有效工作时间并不长,执行任务时还要面临各种伤害风险。”汤马斯说,“而我们研制的侦测器也可以找到灾难中的幸存者。人们经过的地方会因呼吸、流汗和排尿等等,留下一些身体新陈代谢出来的化合物,这些物质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实验,看看哪些代表生命迹象的化合物是侦测器能找出来的。”
研究人员用密闭的盒子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中,志愿者向盒子呼出气体,研究人员带着这些盒子穿过瓦砾、玻璃和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并让气体一路从盒子里逸散出来。然后再使用仪器探测这些材料,看能被捕捉到的是哪些化合物。经过全程6小时的实验,人们发现探测到的化合物主要是二氧化碳、氨、丙酮和异戊二烯。
而在一场有8名志愿者参加的模拟建筑物倒塌实验中,志愿者们被“掩埋”在废墟里,但他们通过呼吸逸散出的氨分子和丙酮等化学成分依然被侦测器捕捉到了。这令汤马斯非常自豪。
“借助侦测器上的化学传感装置,只要花一个钟头,我们就能定位幸存者的位置。”汤马斯说,他的团队下一步将继续完善他们的侦测器,分析志愿者在长时间断食的情况下代谢物会有什么变化,借助化学成分的改变推断幸存者的受困时间,这样就能施行更有针对性的营救措施。
世界上第一条搜救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50年。而第一条电子“搜救犬”的历史,也许很快就要开启了。
英国广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