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10年里,世界头号强国经过不懈努力,总算为反恐战争交出了一份还算说得过去的阶段性答卷:伊拉克、阿富汗撤军工作启动,本·拉登被击毙,美国本土未再次遭受袭击……然而,我们从报纸和电视上看到与听到的,就是全部真相吗?且看《纽约时报》通讯员施密特与香克在新书《反击:美国与基地组织的秘密战》中披露的7大内幕——
1.绝不谈判?未必如此
华盛顿发誓绝不同恐怖分子谈判,但双方的交流渠道从未关闭。“9·11”后的几个月里,布什政府的国家安全机关曾数次直接或间接地向本·拉登捎信。接触者中包括拉登家族的商业伙伴,基地组织高层领导人的家属。这些人并没有被美国收买,只是希望制止自己亲人的残忍杀戮,以免让整个家族蒙羞。不过,拉登的回应只有沉默,导致这一行动无果而终。
2.“婚礼”并非袭击暗号
中央情报局与联邦调查局都想借反恐立功,暗中较上了劲。2002年初,两家机构都追踪到“在中东某地,有人正为一次大型婚礼做准备”这条消息(恐怖分子常用“婚礼”指代大规模袭击),并向白宫出具了分析报告——当然是在互不知会的情况下。复活节期间,正在度假的布什在一次电话会议中给出了回应:中止这两大情报部门对所谓“婚礼”的追踪,理由是它们的报告存在显著的不一致。布什的判断是正确的,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次“婚礼”根本不是什么恐怖阴谋,而是一场真正的婚礼——两位巴基斯坦裔美国人喜结良缘。
3.轰炸圣城麦加?
担心更多袭击接踵而至,美国安全部门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自卫策略,即便是最不靠谱的想法也有市场。甚至有人提议说,如果基地组织又打算动手,美国应公开威胁轰炸伊斯兰教圣城麦加作为报复。“这完全是疯了!”某国防部官员听说这个建议后,扔下这么一句话拂袖而去。由于反对者实在太多,该建议被迅速并永久性地束之高阁。
4.潜入伊朗的计划泡汤
国际联军挥师阿富汗后,拉登的儿子萨德逃到了伊朗北部,美军无法入境抓捕,伊朗方面当然也不会帮忙,只是将疑犯软禁在里海中的查洛斯镇。为了将这些恐怖嫌犯绳之以法,军方提出了两个方案:其一是派海豹突击队搭乘潜艇悄悄靠近小岛,骗过伊方守卫,伺机带走基地组织头目;第二个方案是用直升机将突击队空降到岛上。为了保证万无一失,约30名特种兵进行了为期数月的预演,情报部门也忙得不亦乐乎。后来,高层考虑到查洛斯镇距伊朗首都太近(在德黑兰以北70英里),容易引发政治风波,而且这种行动也太冒险——上世纪80年代的伊朗人质危机留下的教训历历在目。最终,时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理查德·迈尔斯否决了行动计划。
5.缴获的资料堆积如山
在反恐战争中,美国情报部门与军方实施了无数次突袭,从恐怖组织与反美武装那里缴获的资料数量非常可观。为了储存这些资料,美国国防情报局建造了规模巨大的仓库,看上去就像好莱坞影片《夺宝奇兵》中的场景。据悉,已有超过200万份纸质文档被整理成多媒体形式。而在整理过程中,经常会有其他政府部门——包括缉毒署的专家参与进来,制作好的多媒体文件则会交由语言学家、通讯专家以及计算机专家协同审查。
6.反击自虚拟空间发起
虚拟空间被比作恐怖分子最后的避风港,他们通过国际互联网募兵、筹钱、策划袭击,不少罪恶滔天的行动居然是在玩视频游戏时,用加密的暗语交流并最终确定的。美国政府逐渐意识到这一点,于是想出了各种办法予以反制。其中一项技术被称作“假性宽带替换”,具体做法是派特工渗透进恐怖分子的网络,将经过处理的、与恐怖组织本意相反的文件发布上去。这项技术的关键是伪造基地组织网站的网页水印,在恐怖分子间制造混乱。理想状况下,假文件还能引诱嫌犯在美军埋伏的地点碰头,借机将其一网打尽。
7.毛拉们上了“斩首”名单
打击恐怖分子的重点在于消灭那些支持并调动自杀袭击者的幕后主使,能起到“打蛇打七寸”之效。其中有一类人,不直接参与恐怖活动,但殒命的恐怖分子必须经过其主持的宗教仪式正名,他们就是伊斯兰教的毛拉(教职称谓)。毛拉的作用在于,以宗教形式认可恐怖分子的行动符合伊斯兰教法,这样,殒命者才会被认为“死得其所”,他的家人也会得到妥善安置。每个恐怖网络至少都会有一位毛拉。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会有意追踪并杀死为恐怖组织服务的毛拉,这样,在继任者就位前,该恐怖组织的行动将基本陷入停滞。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