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8月2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现代风吹开王侯古老的宫殿

木斯塘:喜马拉雅山麓藏着神秘王国

作者 [英] 亚马·格鲁夫 编译 秦佳 《 青年参考 》( 2011年08月24日   37 版)

    俯瞰罗满桑古城

    已宣布退位但仍受人尊崇的比斯塔王侯

    我小声问翻译,木斯塘王侯现在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尽一国之主的责任,”对方回答,“维持与保护他的人民的传统。”的确,在外来文化影响日著之际,也许只有王侯的存在,才能保证现代文明与这个秘密王国的悠久传统得以和平地交融。

    异于现代文明的世界

    我们连走带跑地沿着险峻的山势前进,小道上布满碎石,稍不注意就会打个趔趄。“小心脚下!”向导库顿再度发出警告,这位年轻人是旅行小队领头人的儿子,黑红的脸庞上洋溢着用不完的精力。放眼四望,方圆数百里耸立着无数终年积雪的险峰,其中,安纳普尔纳山脉(喜马拉雅山在尼泊尔北部境内的一段)的身影就横亘在不远的前方。

    走进木斯塘,就像是来到了一个完全异于现代文明的世界,此刻我们正一步步深入它的腹地。这里位于尼泊尔北部,毗邻中国西藏,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对外国人开放,在这之前很少为外界所知,到过这里的探险家也屈指可数。历史上,木斯塘曾是古罗王国的领土,一度因为西藏与印度之间的贸易而繁荣。两地之间有一条纵贯喜马拉雅山南北的大峡谷——卡利甘达基河谷,商人们沿着这条河谷前行,以高山上产的盐换取低地的大米。

    木斯塘长期实行君主制度,宗教信仰以佛教为主,居民主要由藏族构成。直到19世纪早期,当地政府意识到木斯塘的未来与大尼泊尔息息相关,那以后该地才有稍许改变。尽管勤劳的人们仍像祖先那样生活着,外部世界对木斯塘的影响日渐显著,这里的平静大概不会一直持续下去。目前,一条起于尼泊尔低地的公路正在逐渐向首府罗满桑推进,另有一条路向北与西藏相通。不难想见,当两段路最终合龙之时,成千上万的游客必定蜂拥而至,还有许多人将以这里为中转站来往于中、印、尼三国。

    好在至少到目前为止,木斯塘还是一个清幽的地方。库顿的警告正好给了我驻足的理由,得以更加从容地饱览周围的风景。

    找一条直路都是奢望

    不到午饭时间,胡桑村已经跃入我们的视野。大伙儿低着头穿过两旁平房屋檐下的小道,不远处就能看到村庄中央高悬着的“恶魔陷阱”——一对用白布包裹着的羊头骨,当地人认为这样能威慑鬼和巫师不敢闯入,“门廊很低则是因为恶鬼不会躲避或弯腰,”库顿解释道。沿途可以看到许多铃声叮当的驮马队,为村民以及像我们这样的游客带来给养。

    我们随意地在一家简单的客栈用过餐,还喝了不少据说能提升精力的热茶,然后就准备朝下一个目的地——切利进发。从地图上看去,切利似乎近在眼前,但要真走起来,用“远在天边”形容也不为过。行走在木斯塘,你必须适应一点——找不到直路。

    沿着布满砾石的卡利甘达基河岸向上游跋涉,两旁都是崇山峻岭,脚下则是湍急的水流——没有渡口,也罕见桥梁,这儿是大自然主宰的世界。正当我们略感焦急之时,前方终于闪现出一座狭长的铁桥。跨过铁桥,再踏过一段悬崖之上陡峭的碎石路,就可以望见切利成片的梯田了。在这座小镇的南麓,海拔7060米的尼尔吉里峰如擎天巨柱般刺入云端。

    在尼泊尔的其他旅游胜地,游客们通常会找“茶馆”小憩。所谓“茶馆”一般特指那些提供餐饮服务的简单的旅馆,游客既可在此补充给养、又可小住。但到了闭塞的木斯塘,旅行者们大多选择露营,食宿基本自理。我们的晚饭是由队里的炊事员准备的,但因露营地空间狭小,再加上自上午起就刮起了大风,大家临时决定把做好的饭菜带到室内享用。

    聆听来自拉萨的召唤

    到达切利的旅程只是一次热身,后面还有千山万水等着我们去见识呢。在接下来的3天里,队伍先后跨越了通往罗满桑的9道关口。当然,如果以当地山民的标准看,这些关口既算不上高,也不够陡峭,但对还没有完全适应高原环境的人来说还是不小的挑战。

    路在脚下延伸,随着一座又一座小村庄被抛到身后,四周的风景变得越来越荒凉,人烟也渐渐稀疏起来。在每道关口的入口,都可以见到一条条迎风招展的风马旗(藏区常见的、成串悬挂的彩旗),以及顶部插有羊角的石冢。路途中还经常能发现精致的藏传佛教神龛,布满条纹的外墙与球形穹顶使得它们格外醒目。

    过了不知多久,我们才在珈密村的皇家木斯塘旅馆停下歇脚。这是一幢占地较大、规格较高的旅馆,明显比一般民居阔气很多,据说是由木斯塘王侯的侄女掌管的。客房内铺满藏式地毯,中庭上方则悬挂着一幅宣传拉萨旅游的全景海报,类似的海报在木斯塘随处可见。中尼两国的国界清晰地将西藏与木斯塘隔开,但却无阻“日光城”对木斯塘的召唤——西藏有着多座世界著名的寺庙,历史上,木斯塘的文化一直是向拉萨看齐的。

    告别了珈密村,大家意识到离罗满桑越来越近,步伐也不由自主地轻快起来。最后一个关口是罗拉关,它只是一条浅浅的峡谷。穿过峡谷,一座14世纪的古城就在前方等待。这是一座要塞式城堡,城墙高达6米,但城内仅生活着200户人家,常住居民1000名上下。除了有着赤褐色外墙的寺庙,白色的吉格米·比斯塔王侯宫殿便是城内最招眼的建筑。

    去王宫拜见王侯

    我们就在城墙外两棵高大的三角叶杨树下露营。当地妇女旁若无人地用木盘分选荞麦,边做工边哼着歌。古城的不少基础设施新近得到了修葺,几条电缆也被小心翼翼地牵了进来,一小部分居民已经用上电话。在附近的一所寺院学校,一位和尚带我们去教室参观。布告牌上写着一句述说他们心志的格言:“财富不重要,健康有点重要,而教育最重要。”

    在宫殿前的大广场上,我与一些当地人谈起罗满桑古城以及木斯塘的发展。突然,一个略带嘲讽的声音传来:“这里根本就没有革命!”在场的人哄堂大笑——2007年,延续240载之久的君主政体已在加德满都宣告终结,然而木斯塘远离尼泊尔主流文化,当地的王侯仍对民众的生活影响巨大,个人威望非常之高。

    与所有来到此地的旅行者一样,我们这支队伍也期望能亲眼见到木斯塘王侯。在得到王宫接待人员的允许后,我们每人手托着一条白色的哈达,依次进入宫殿正门,爬上高高的台阶,来到一个客厅。客厅的视野极好,城市的全景在这里尽收眼底。上了年纪的比斯塔王侯微笑着坐在屋子中央,他是木斯塘首位国王的第25代直系后裔。带我们进来的向导首先脱帽致敬,我们依次双手托起哈达,王侯则逐一将哈达围在大家的脖颈上。

    我小声问翻译,王侯现在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尽一国之主的责任,”对方回答,“维持与保护他的人民的传统。”的确,在外来文化影响日著之际,也许只有木斯塘王侯的存在,才能保证现代文明与这个秘密王国的悠久传统得以和平地交融。

    英国《金融时报》

    小资料

    木斯塘

    木斯塘(Mustang,出自藏语mun tan,意为“富饶的平原”)是古罗王国所在地,位于尼泊尔中北部,毗邻中国西藏自治区仲巴县,处在尼泊尔多尔普、玛琅两省之间。1380年,第一任国王亚梅·帕尔经过多年征战创立了这个独立王国,定都于海拔3840米的罗满桑。15至17世纪,木斯塘曾利用自身的战略位置之便控制了西藏与印度间的贸易,国力一度强盛,18世纪末成为尼泊尔的附庸国。木斯塘在语言文化方面均与西藏有着紧密的联系,居民多信奉藏传佛教。依照尼泊尔政府的要求,木斯塘最后一任王侯比斯塔于2008年10月7日正式宣布终结封建专制制度,但他的尊崇地位仍被当地人广泛承认。

 

木斯塘:喜马拉雅山麓藏着神秘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