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7月2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美联社“渗”进平壤

朝鲜大门向世界开了一条缝

○本报记者 赵涵漠 《 青年参考 》( 2011年07月20日   01 版)

    ■在为一个国家和整个世界之间打开一扇理解的大门这件事上,美联社再一次获得了信任

    ■“西方通讯社记者在朝鲜采访能有多大自由度是个问题”

    ■全球的广播电视台都在寻找更多关于朝鲜的新闻

    默罕默德·甘地曾说:“当我死后站在天堂之门的时候,我遇到的第一个人将是美联社记者。”不知道朝鲜的最高领导人如今是否也会这么想。

    在经过不懈努力后,美联社终于实现了它多年追求的一个目标。该社6月29日宣布,它将在朝鲜首都平壤设立全面覆盖文字和摄影采访的综合分社。这也将是首家获许在平壤长期运营、全面覆盖采访和摄影的西方媒体。

    在美联社发布的照片里,穿着西装、打着银色领带的朝鲜中央通讯社社长金炳浩与美联社社长托马斯·柯利在纽约签署了包括在平壤设立美联社综合分社在内的两份谅解备忘录。

    “在为一个国家和整个世界之间打开一扇理解的大门这件事上,美联社再一次获得了信任。”柯利毫不掩饰其得意之情。而美联社媒体关系部主任杰克·斯托克斯在接受《青年参考》采访时也宣称:“关于此事,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我们还有很多话要说。”

    这显然不是一个仓促的决定。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一则简短报道称,6月23日,社长金炳浩率领代表团从首都平壤启程访美。根据韩联社的报道,早在今年3月,托马斯·柯利就曾率团访问朝鲜。朝中社在英文专线中记录了柯利一行的行程,这包括参观位于平壤市中心万寿台的金日成铜像,“客人向铜像献盆栽并向国家主席致敬”。

    韩联社当时据此推测,那次“非常罕见”的访问意在朝鲜设立美联社分社。因为,早在2006年,美联社音像部(APTN)就在平壤开设办公室,全天办公。尽管5年来,这间办公室只能提供视频画面,不能播发文字报道,但在开业典礼时,美联社时任电视新闻总裁尼格尔·贝克仍兴奋地将“4年多马拉松式的频繁接触后达成的共识”视为“史无前例的契机”。

    此次,美国媒体将美联社分社进入朝鲜的举动,解读为朝鲜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不过,海外媒体想要真正进入朝鲜却仍旧艰难。几年来,美国《纽约时报》社长、日本共同社社长也都曾访问朝鲜。英国广播公司(BBC)也曾派人赴朝短期驻站,就BBC电视节目在朝鲜高丽饭店落地问题提供技术协助。

    朝鲜对海外媒体制订了一套严格的审批手续,首先,开设分支机构的海外媒体一般得来自与朝鲜友好的国家,如中国、俄罗斯等。而西方国家媒体一般只能获得朝鲜的短期邀请,并没有被发放许可证。第二,海外媒体进入朝鲜后,必须严格按照与朝鲜签订的协定采访报道,否则将受到朝鲜方面的警告,直至被“劝退回国”。

    因此,在APTN进入朝鲜前,仅中国的《人民日报》、新华社及俄罗斯的俄通社-塔斯社3家外国新闻媒体在朝设有分社。

    2006年9月,日本共同社在平壤设立分社。日本媒体援引政府相关人士的话说,2006年整整一年的时间里,为开设平壤分社,共同社频繁派员访问平壤,表示最大的诚意。在接受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的接见时,为避免刺激朝鲜,代表团一行没有谈及当时两国间敏感的绑架人质问题。2006年夏天,朝鲜进行导弹发射试验的时候,共同社等几家日本媒体也正在平壤进行访问。

    共同社也曾透露,日本方面暂不能向朝鲜派驻记者,只能录用当地职员。

    并非所有人都为这一新闻感到兴奋。当美联社在朝鲜的好消息传出后,美国《林肯论坛报》等媒体曾表示质疑。在他们看来,西方通讯社记者在朝鲜采访“能够拥有多大自由度”是个问题。

    尽管朝鲜方面就此并没有明确的表示,但美联社总编辑凯特琳·卡罗尔声称,“以后平壤综合分社的记者会与世界任何地方的实地记者一样,将进行独立活动”,并且“迄今为止并未得到朝鲜当局审查”。

    看起来,朝鲜的确有意向世界部分敞开自己的大门。就在美联社宣布将建立平壤分社后不久,7月11日,德国路透社也宣布与朝中社签署了协议,以深化合作关系。这项协议使路透社能够通过卫星得到朝鲜的新闻视频并及时发布给全球的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机构。路透社将成为首家在朝鲜拥有全天候卫星天线的国际新闻机构。

    “我们知道,全球的广播电视台都在寻找更多关于朝鲜的新闻。”路透社媒体部总裁克里斯·阿赫恩说。

    欧洲主要国家中唯一未同朝鲜建立外交关系的法国也开始尝试拉近关系。法国外交部发言人瓦莱罗12日证实,法国将在平壤设立合作办事处,与法国在朝鲜的非政府组织一同开展文化交流。有评论称,最早可能9月开张的办事处将部分承担外交角色。

    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唐纳也表示:“我知道美联社已经表示将在朝鲜建立分社。我希望朝鲜政府允许更大的媒体自由,更大的接触面,更多的信息,在我们看来,是一件好事。”

 

伊拉克:美国栽树,中国乘凉?
窃听风暴
窃听丑闻不能成为新闻管控借口
欧洲高铁会为晚点赔多少钱
朝鲜大门向世界开了一条缝
哈迷们的童年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