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7月2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明天你又要去排队了吗?

“快时尚”与大牌手拉手

○文 丛丛 《 青年参考 》( 2011年07月20日   40 版)

    时尚大师卡尔·拉格菲尔德(Karl Lagerfeld)与名模Erin Wasson为“Karl Lagerfeld for H&M”系列拍摄的巨幅海报。

    “Jimmy Choo for H&M”系列的鞋子是一大“卖点”,时尚迷们一定知道,Jimmy Choo的鞋子都是精品。

    在米兰男装周上,范思哲设计总监多纳泰拉·范思哲(Donatella Versace)身穿“Versace for H&M”系列的裙子出场。

    2010年11月18日,“Lanvin for H&M”系列在纽约举行女装发布秀。

    2010年11月23日,杭州万象城内,“LANVIN for H&M”系列服装限量销售,数百潮人彻夜排队,只为买到自己看中的款式。

    “快时尚”与大牌近几年频频牵手,打造出一轮又一轮的抢购潮,H&M与范思哲的合作系列将于11月推出,你是不是又要去排队了呢?

    一直有传言说,时尚品牌H&M将与高端品牌范思哲(Versace)合作,推出“Versace for H&M”系列。

    在米兰男装周上,范思哲设计总监多纳泰拉·范思哲(Donatella Versace)身穿该系列的裙子出场,证明了传言是真的。

    H&M的大牌设计师系列诞生自2004年,第一次与之牵手的就是香奈儿的设计师卡尔·拉格菲尔德(Karl Lagerfeld)。“Karl Lagerfeld for H&M”系列一经推出,短短两天就宣告售罄,在巴黎、伦敦等时尚圣地,很多女性凌晨5点就开始在H&M门前排队,店门一开,就完全不顾形象地疯抢。这一幕,让H&M成为“大众新奢侈”潮流的带动者。

    尝到了“甜头”的H&M将大牌设计师系列变成了每年的固定狂欢,2009年11月,H&M与著名女鞋设计师Jimmy Choo联手推出的“Jimmy Choo for H&M”系列,虽然Jimmy Choo以制鞋出名,曾有争议声音响起,业界人士质疑他跨界服装系列不一定能成功。但H&M在全球各地的门店再一次人头汹涌的盛况证实,Jimmy Choo和H&M获得了双赢的效果。

    2010年,H&M为其“Lanvin for H&M”系列做足了功课,不仅找来知名导演迈克·菲吉斯为其执导名为《离开拉斯维加斯》的广告短片,还邀请很多明星抢先试穿,通过明星效应为新品造势。香港明星郑秀文、张曼玉都率先穿上了“Lanvin for H&M”的单肩礼服裙。日本版《Vogue》杂志的时装总监安娜·戴洛·罗素虽然没有少女的面容,却无畏地穿上“Lanvin for H&M”色彩鲜丽的裙子,搭配头花和面纱,扮成甜美的少女拍摄了一辑古灵精怪的图片。难怪在“Lanvin for H&M”未发售之前,时尚潮人们就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大肆抢购了。

    除了H&M,其他时尚品牌也开始与大牌合作,“Mulberry for Target”、“Anna Sui for Target”都是品牌合作的产物。在“快时尚”横行的当下,大牌们需要靠这些销售量庞大的“快时尚”品牌扩大影响力,渗透到一般民众当中去。“快时尚”品牌也需要大牌壮大声势,帮助其提升时尚热度。但是,一轮又一轮的抢购潮换来的并不全是喝彩声。

    以“红底鞋”著称的大牌Christian Louboutin大师表示,H&M曾经向他发出邀请,想与他携手推出跨界系列,但他婉言拒绝了,因为他不想为自己的品牌延伸出服装系列。而Dolce&Gabbana品牌鞋子设计师Giuseppe Zanotti则直言,他对大牌和“快时尚”品牌合作一点也不感冒,他坚称自己决不会做那种全世界销售的低价鞋子。

    一些追求高端时尚的达人们对跨界合作的产物也不屑一顾。他们认为,H&M最初与Karl Lagerfeld的合作或许带来了一些新鲜感,但后来的那些合作却带有更多“圈钱”的意味。有些大牌因为自身经营问题,近几年收益不高,所以选择“自贬身价”推出便宜版,满足一些人“花小钱买大牌”的虚荣想法。并且,这些跨界合作的产品定价远高于“快时尚”品牌,也没有体现出“快时尚”价廉物美的优势。

    无论如何,“非大牌不买”的年代已经远去,时尚界达人们也开始懂得在“快时尚”和高端品牌之间玩味的智慧,这也是体现个人品位的方式之一。

    无论是“时尚迷”还是设计师,都不可能永远留在童话城堡里坚持理想。

 

“快时尚”与大牌手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