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7月0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有研究称,粉丝和好友数150人足矣

社交网络没法“四海皆兄弟”

○文 艾瑞斯·泰勒 ○译者 徐澄 《 青年参考 》( 2011年07月06日   46 版)

    “脸谱”发布的社交媒体时代地图

    在2011年新年伊始,美国社交网“脸谱”(Facebook)发布了代表社交媒体时代的一幅地图,其意义之大堪比上世纪60年代拍自太空的第一批地球照片。该地图以光束的形式展现了目前全球多达7亿脸谱网友之间的联系。蛛丝般的细线将全球各大城市连接起来,城市如群星般闪耀。

    试想,如果在这幅地图上再增加上“推特”(Twitter)用户(截至今年5月,其注册用户已超过3亿),注册网友就达到10亿,那么谁知道会产生多少条用户之间的关系线呢?迄今尚未有人计算过。(脸谱网上好友上限为5000人,而推特上添加好友没有上限。)

    对照上述设想地图,按照上世纪60年代的思维,我们目前似乎正在树立一种全球意识——最终每两个地球人都是能被某种关系连接起的“朋友”,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愿望也许已经成真。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社交网络发展远远没有那么快。6月公布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在目前的社交网络时代,“数字部落制度”(digital tribalism)正日益活跃。这里所说的“部落”并非指国家、公司或某个地域团队。“部落”就是其字面意思,是人类早在20世纪之前,大多数时间以村落这样的小群体生存的一种方式。如今,我们在网络中又组织起了这种小集体。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科学家收集了170万推特用户6个月总共3.8亿条聊天记录。他们想知道,推特用户究竟有多少联系人?一言不发的“看客”、重复联络、以及转发微博都不算在内,只计算那些有来有往的真正交谈。一个人最大限度究竟能与多少个人维系这样的联络?

    答案是:平均150人左右。

    或许你知道150这个数字的重要性,150是“巴顿数”,以人类学家巴顿的名字命名。通过对比人类大脑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大脑大小及其群体数量的多少,巴顿推断,人类能有效应对的“部落”成员为150人。

    研究发现,自从人类祖先离开非洲大草原以来,一代一代的人能够自如应对的群体应该不超过150人。这一研究成果被用于军队建设,还被一些聪明的老板用于公司管理中。

    即便你骨子里喜爱交际,但走在大街上时,你会与多少人相遇之后停下来闲聊一番?我想同样的道理,你在脸谱网上认识的人中,又有多少算得上是真正的“朋友”呢?

    假设社交网络能够改变人类大脑自古以来的交际模式,那么也许有朝一日,我们将会生活在一种“社交网络乌托邦”之中,在这个世界中,技术可以让每个人真正连接起来。

    然而,印第安纳大学研究表明,这种“社交网络乌托邦”不会到来。研究人员解释说,就像计算机是极好的工具,但它无法使我们变成数学天才一样,网络和计算机无法解释人类大脑与生俱来的局限性,更甭提脸谱和推特了。

    也许这并不算是一件坏事。社交媒体有史以来第一次使人类获得“150人”的选择机会——在人类历史中,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受制于自己出生的小村庄,现如今,借助于社交网络,我们可以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虚拟村庄”,成员可包括:家人、老朋友、最好的同事和导师,以及度假时偶遇结识的朋友知己等。

    将这个群体人数控制在小范围内,非常关键。确保好友和粉丝人数不超过150人,可以使社交网络上彼此交流效率更高,更值得。也许惟有真正置身于此类社交网络之中,我们才能构建出一幅有意义的“社交网络世界地图”。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社交网络没法“四海皆兄弟”
“宅”在家里,游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