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微软等电子游戏巨头从索尼的惨痛教训中学会了一件事——对待黑客,“胡萝卜”比“大棒”更明智。
微软服软
前阵子,一个14岁的毛头小子试图黑掉微软的在线游戏网络Xbox Live,微软没有采取法律手段追究责任,很干脆就饶过了他。微软这样做并不是出于对未成年人的怜惜,而是从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打击黑客将会给自己招来更惨重损失。
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是索尼。该公司近日将一名破解其PS3付费游戏的知名黑客、21岁的乔治·霍兹告上法庭,结果却招致整个黑客界的围攻,旗下的在线游戏网络被匿名黑客多次攻陷。最近一次就在6月8日,美国索尼影视娱乐公司称,由于遭到黑客集团非法攻击,约37500人份个人信息可能遭到泄露。而此前,索尼公司的在线游戏网站被黑长达24天,一直无法运行,更有约1亿用户的个人信息外泄,造成损失达1.71亿美元。
索尼案例给微软上了一课——对待黑客,“胡萝卜”比“大棒”更明智。微软总经理保罗·雷里斯表示,公司将和有才能的青少年共同合作,将他们的才智用于正途,但他没有详细说明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黑客的报复
有观点认为,索尼泄密事件完全起源于它对黑客的强硬措施——不惜花费重金将黑客送上法庭。今年2月,索尼起诉著名的黑客乔治·霍兹,他以成功“越狱”苹果iPhone而著名。索尼指控霍兹违反了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案》(DMCA),对PS3游戏机进行非法“越狱”破解尝试。
2010年年底,霍兹破解了索尼的PS3的系统,并且在YouTube上发表了如何破解的步骤,之后被索尼发现。索尼令其立即停止发布破解方法,并通过法院起诉,责令霍兹上交电脑,搜查他的硬盘,这一举动激怒了包括霍兹在内的许多黑客。
美国媒体报道,为了和索尼打官司,霍兹已经倾家荡产,只能通过网上募捐的方式来支持诉讼。2011年4月,为了躲避追捕,逃亡南美的霍兹终于与索尼达成和解。
表面看上去此事已经了结,但实际上双方对这个结果都不满意,索尼的打击破解活动并未取得计划的成效,而霍兹则生气地表示从此再不买索尼的任何产品。这件曾轰动一时的案件过后,很多黑客集团站了出来,表示要代表包括霍兹在内的所有黑客与索尼周旋到底,保护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和分享自由”。
虽然目前并没有任何一个组织站出来为索尼网站“当机”与泄密案负责,但网络安全专家均认为背后黑手是一个名叫“匿名人士”的网上黑客激进主义团体。
“匿名人士”经常会就各种威胁到黑客安全的事件做出回应,该团体是最近发生的保护“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行动的牵头者。而阻断索尼服务、使其在线游戏网络瘫痪则被认为是该组织“OpSony”行动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