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6月17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香港纠结面对内地人

实习生 李智 《 青年参考 》( 2011年06月17日   06 版)

    编者按 对内地人,一些香港人目前态度复杂。一方面,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广泛,内地元素正不可避免地融入香港语境;另一方面,面对突然富起来的“穷亲戚”,部分香港人开始感到不安。

    话题多种多样:内地富豪包揽了香港豪宅;普通民众则到香港抢购奶粉;越来越多的“新移民”,也被一些香港人认为是抢占福利。

    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香港和内地有着不少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隔阂与误解不能消融。

    暂时、局部的碰撞和摩擦,其实再正常不过,既不能视而不见,也无需大惊小怪。历史证明,这通常会通过体谅和宽容得以消弭。

    超4成港人不愿与内地人恋爱或结婚

    面对大陆人,香港似乎正表现出某种纠结。或许这从与男女关系有关的两组数据可以看出。

    一方面,内地已成为不可回避的存在。香港政府统计署统计发现,每年有超过两万例的香港与内地婚姻。另一方面,如何对待这种事实,香港人似乎并没准备好。

    香港教育学院近日通过电话和问卷向香港青年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逾四成受访者表示不会选择跟内地人恋爱(41.1%)或结婚(46.8%)。

    “受访的香港青年并未普遍接受香港与内地的爱情和婚姻。”主持调查的香港教育学院文理学院院长莫家豪教授告诉《青年参考》,由于以往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发展水平有相当差距,故香港上一代人不常和内地人交往,包括恋爱和结婚,这次调查反映出,这种情况某种程度上延续到了新一代的年轻人。

    在这份今年4月至5月进行的调查中,接受调查的香港青年为自己不选择内地人恋爱或结婚给出了很多原因。有三成人“对内地印象差”,24.9%的人认为“生活习惯有差距”,22.95%的人则因为“同内地人性格不合”。至于因“家人反对”而作出选择的人,则达到15.4%。

    与这种态度相比,越来越多嫁到香港的内地女性,似乎为两地这种婚恋关系提供了另一种注脚。在两万多起香港与内地的婚姻中,超过8成是内地女人嫁给香港男人。

    从内地到香港读书的陈倩儿曾到香港为低收入人群保障社会组织做义工。她告诉《青年参考》,其中许多需要帮助的是内地嫁到香港的女人。“她们对香港根本不了解,嫁的老公也往往又老又穷。”

    事实上,这些内地新娘,成为让香港社会越来越敏感的“新移民”主力军。根据香港的相关规定,这些新娘在前7年不能获得永久居民身份证,因此也不能申请公租房,不能获得“综合社会保障援助”(以下简称“综援”),更不能参加投票。

    不过,莫家豪对此表示,多年来,关于香港与内地的婚姻,社会过于关注部分贫困“老夫少妻”的惨况,使得某些印象过于片面化。

    “随着两地交流频密,两地青年不论在就学、工作、社交生活上,都有更多接触,恋爱和结婚的机会自然增加。”他说。

    6000元港币引发的争论

    除了感情问题,内地与香港的年轻人在其他方面也存在某些隔阂。香港教育学院的学生会会长廖思铭对这种隔阂感同身受:“内地的同学大多在学习上一板一眼,按部就班。这样的习惯既有好的一面,有些香港同学觉得他们很刻苦。但另一些香港的同学会觉得他们缺乏创意。”

    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的赵菁,是香港中文大学新闻系的博士。毕业之后,她与同为内地人的香港大学法律系博士的丈夫一起回到北京求职。她告诉《青年参考》,虽然都是华人,但是从小成长的文化背景差异巨大,让内地与香港的同学互相理解确实有些困难。“比如,上课需要阅读10多本书,内地学生就从图书馆借来后整本复印;而香港同学大多会跑去书店买正版。上课时他们看到我们复印的整本书就很惊讶,认为这是不对的,是对出版者的版权侵犯。”

    与校园里这些习惯上的差异不同,让更多香港人对内地人产生不满的是,越来越多的内地“新移民”,被视为是前来争夺本地资源及福利,从而在香港社会引发不小裂痕。

    今年年初,关于该不该向“新移民”派发本土居民享有的6000元港币的综援,香港社会发生激烈争论。据香港《明报》报道,在3月份发生的香港反财政预算游行中,有团体旗帜鲜明反对向新移民派发6000元港币。

    在社交网站“脸谱”(Facebook)上,这个名为“香港本土力量”的团体创建了自己的组织,并且阐明了成立原因,即反对香港社会愈来愈严重的“内地化”,反对内地新移民滥用综援。

    简而言之,反对向新移民派发6000元港币福利,成为这个组织的最直接目的。据悉,这个对新移民颇为排斥的组织创立两天后,加入的成员即达400余人。

    除了网络上的呼吁,这个团体的约10名成员还戴上口罩、高举“新移民六千应无份”的横幅,表达自己的观点。

    分析人士认为,被6000元港币福利所引发的这种排斥新移民情绪,只是在许多香港人心中积攒的恐慌的一次集中释放。《明报》记者发现,在本土力量论坛上,有一篇题为《创立组织原因》的文章,详述了这些人的立场:香港纳税人的钱,应用在香港人身上。香港人没有责任去用香港纳税人的钱接济那些对社会没有贡献又不停滥用福利的人。

    更直观的焦虑也许反应在游行的口号里。不少人对香港奶粉被内地人抢购、内地孕妇来港生子挤占港人医疗资源表示不满。

    尽管也有不少人对这种排斥新移民的行为表示不满,并表示“新移民对香港也有贡献”,但这起风波显示,在接触日益广泛之际,一些香港人面对来自内地的同胞,开始有了一种比之前更为微妙的情绪。

    当“穷亲戚”变成“富亲戚”

    前不久,一则新闻在香港和内地同时吸引了目光。一名不到30岁的内地少妇,斥资3.45亿元购买了香港九龙一处豪宅。

    当内地媒体开始继续为内地人日益高涨的购买欲望而咋舌时,香港人感受到的,也许是另一种感受。

    据港媒报道,香港历来成交最贵的洋房及分层住宅,全部落入内地富豪手中。而几乎与这条新闻传出同时,香港民众中出现了要求限制内地人在香港购房的呼声。有人甚至表示,应该学习内地某些城市按照是否有香港居住身份来“限购”,以防止香港楼市被内地人炒高,自己却住不起房子。

    曾经以优越感面对内地同胞的香港人,如今恐怕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以前的“穷亲戚”如今变得阔气起来。

    这早已不是“大逃港”的年代了。作家陈秉安在《大逃港》一书披露的数据称,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有接近100万的内地居民,从深圳越境到香港。

    书里表示,面对内地逃来的同胞,许多香港人充满了同情。香港居民主动帮助这些不相识的偷渡者,到边境地区送水送饭,甚至发生过集体拦截遣送偷渡客的车辆,让他们跳车逃走的事件。

    然而,如今更多人以另一种方式来到香港。从2003年开放自由行开始,到香港生孩子,成为内地孕妇的时髦选择。有统计表明,这样的孩子已经超过10万人,而这些孩子,出生后就会拥有永久的香港居民身份。

    与此同时,对这些日益增多的“新移民”,曾经的同情在某些范围内开始转变成另一种情绪。

    香港媒体人闾丘露薇曾读到一些香港媒体的评论,这些文章称,随着新移民越来越多,很多内地社会的不好现象正在侵害香港,比如缺乏公德心、贪污行贿;甚至有文章认为,六七十年代来香港的内地居民是为了追求自由,而现在的新移民,将来会成为听话的投票机器。

    在一篇文章里,闾丘露薇写道:与之前不同,“香港社会已无法为这些新移民提供足够的岗位,变成了要和香港的那些从新移民变成老移民的基层居民进行竞争,而政府不愿意在福利方面投入更多,也使得社会公共服务不足,让很多人产生怨言”。其中,从2007年开始的抱怨内地孕妇抢占公立医疗资源的声音,就是一个例子。

    而在2010年,当大陆物价飞涨之际,坐着地铁从深圳到香港购买卫生纸等生活用品,成为内地人热议的一景。这也成为许多香港人抱怨的理由。

    与少数充满排斥感的青年不同,莫家豪的观点也许能代表另一些香港人的态度。他承认,香港在未来的国家发展规划中占有更重的地位,他所在的香港教育学院建议“香港政府应借着这个契机引入人材,吸引这批年轻、教育程度高、有专业知识的香港与内地的伴侣留在香港定居和发展,这对促进两地关系和香港发展都有利”。

 

香港纠结面对内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