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6月03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20万英镑,让媒体闭嘴?

一桩婚外恋引发的“封口令”之争

本报特约撰稿 张咏 《 青年参考 》( 2011年06月03日   15 版)

    英国曼联老将吉格斯

    绯闻女主角伊莫金·托马斯

    近日,现年37岁的英国曼联老将吉格斯婚外恋曝光,其实英国媒体对此事早有耳闻,但却集体失声,原因就是法院的一纸“封口令”。但纸包不住火,最终还是被一名网友在“推特”(Twitter)上捅了出来。而此事也超越了一桩简单的婚外恋八卦,它引发了英国社会关于个人隐私与言论自由的大讨论。

    媒体失声 网友捅破球星婚外情

    曾于2007年获得英帝国勋章的吉格斯(Ryan Joseph Giggs),在其20年的足球职业生涯中一向以“好男人”形象示人,不过近日爆出的婚外恋情却证明这一形象有着复杂的一面。

    5月8日,一位名叫比利·琼斯的“推特”用户在自己的主页上发出6条短讯,称与吉格斯闹出绯闻的女主角是英国电视真人秀节目《老大哥》的参赛选手、前威尔士小姐伊莫金·托马斯,她和吉格斯是老乡。二人偷情长达半年之久,吉格斯甚至会在重要比赛前将她偷偷带到球队下榻的酒店中幽会。昔日的“模范丈夫”居然也会出轨,这一爆炸性的消息引起了网民的极大关注,不到3天,琼斯的推特账户点击量就接近8.3万次。

    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英国媒体就已经获知吉格斯与伊莫金的婚外情,但吉格斯斥巨资于4月14日向法院成功地申请到一纸“超级禁令”(super-injunction),禁止媒体报道包括其名字、年龄、所效力俱乐部、所获荣誉次数及场上所踢位置等信息,才使得一向不放过八卦消息的《太阳报》和《世界新闻报》等英国小报始终不敢捅破这一层窗户纸。有英国法务专家表示,吉格斯至少为此支付了20万英镑。

    丑事不出门 花钱买太平

    只要交钱,英国名人们的个人秘密就可以免于被传统媒体曝光——这不是什么黑道交易,而是英国法律中最神秘的一条规定,俗称“超级禁令”。个人、公司甚至政府机构可以以保护隐私权、人权及国家安全等理由,通过向法庭支付5万至10万英镑甚至更多的费用,要求法院针对某一特定事件对媒体发出报道禁令。媒体除了不能报道该事件,也不可对外透露有此禁令存在。

    14年前戴安娜王妃的车祸事件,让“超级禁令”逐渐为英国民众所熟知。当时由于狗仔队的疯狂追逐导致戴妃不幸身亡,在英国社会引发很大震动。此后,英国法庭的判决开始向隐私权遭侵犯的一方倾斜。法官判决时可援引《欧洲人权协议》第8条第一款规定——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私人秘密、家庭生活、住宅和通信,禁止媒体刊登相关报道。另外,英国新闻投诉委员会在1993年制定的《新闻从业规范》第4条也规定:未征得他人许可,侵入或探听个人的私人生活领域是不可接受的。而在涉及公众利益的时候,出版机构必须证明其行为的正当性。2006年,查尔斯王子就成功获得法庭禁令,禁止《星期日邮报》发表他的个人日记。

    网民不买账 禁令形同虚设

    不过,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即使封住传统媒体的嘴,也还是无法阻止消息走漏。只要到那些似微博又似民间新闻媒体的网站上搜一下,你就会看到名人的各种故事、八卦和秘密了。吉格斯眼见自己的丑事在网上曝光,便立即委托律师对广大网友发出警告:“如若胆敢继续传播此事,就马上让你吃官司乃至蹲监狱。”但问题在于,现行法律制度并不支持将“超级禁令”覆盖到网络媒体。

    吉格斯此言也引来巨大争议,网民纷纷在网上质疑:“为什么这些薪酬过高的自大狂,从不汲取教训,若你不想丑事见报,就应远离妓女或队友的妻子!”英国自由民主党议员约翰·亨明也在5月23日明确表示:“有7.5万人在推特上说出了吉格斯的名字,可要将他们都关进监狱显然是不现实的。”

    当天亨明在下议院就有关隐私条款问题进行紧急提问时,公开点出了吉格斯的名字。根据英国几百年来的“议会特权”,议会辩论享有诽谤罪豁免权,也不受法院禁令限制。亨明此言一出,立即令英国媒体喜出望外,尽管它们不能直接报道吉格斯本人的丑事,但引用议员的发言旁敲侧击却并不违法,《太阳报》、《镜报》等英国报纸更是明目张胆地刊出吉格斯的名字,法庭的一纸禁令已形同虚设。

    禁令遭滥用 改革呼声高涨  

    吉格斯丑闻曝光后,英国社会要求改革“超级禁令”法律的呼声越来越高。批评者认为,“超级禁令”的存在妨碍了言论自由,影响到普通公民的知情权。最近几年,“超级禁令”出现了被名人滥用之势,BBC著名节目主持人安德鲁·马尔于上月主动承认,他曾与一位女记者闹出婚外情,就在丑闻即将曝光时,为了“保护家庭隐私”,他及时从法庭那里获得了“超级禁令”。英国《卫报》也曾报道:该国一名金融家卷入了家族纷争,为阻止亲属公布对他的指责,向法庭成功地申请到了“超级禁令”。不少人指出,原本旨在法律程序中保护个人隐私权和国家机密的“超级禁令”,如今却成为明星大腕和有权有势者的“遮羞布”。

    而支持者则表示,这样的禁令能保护人们的隐私权。但互联网的存在,尤其是社交网站大行其道,使这些禁令越来越力不从心。

    英国《卫报》曾就此分析认为,尽管美国和其他欧盟国家都有类似的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但各国司法系统在度量公众知情权和公共人物隐私权之间的平衡时,往往不像英国法院这样“右倾”。由于英国没有成文宪法,特别是没有明文的人权宣言,因此在有些司法领域方面比欧洲和美国更加保守。由于美国在《宪法第一修正案》中有明确保护言论、结社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条款,因此美国法官往往更愿意在定夺类似案件时强调公众知情权。

    对此,英国首相卡梅伦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表示:“报纸竟然不能发表每个人都在谈论的东西,有点说不过去。应该重新审视相关法律,以便跟上当今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

 

一桩婚外恋引发的“封口令”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