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5月20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劫后日本:

樱花怒放,借以疗伤

○文 高文君(日本樱花学园大学教授) 《 青年参考 》( 2011年05月20日   37 版)

    在地震废墟上,孤独的樱花依然怒放。

    在海啸中殉职的女职员远藤未希

    地震、海啸与核泄漏,一度让日本的这个春天蒙上阴影。

    工人们在樱树下搭建临时住宅

    每当春天来到日本,漫步在平时走惯了的小径上,恍惚间好似走进了樱花隧道。任你有多少烦恼困扰,任你的心如何饱受创伤,整个人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融化于其间。也许,正是因为樱花如此之美,兼具抚慰心灵之功效,日本人才对它情有独钟吧?

    今年却不同了。3月11日,一场让人刻骨铭心的大灾难,一场真正的噩梦降临在东瀛岛国。面对大自然动怒逞威,所有人一时间失语无言,绽放的樱花暂时失去了光彩……

    “自肃”运动

    在公众的悲痛与焦虑中,春天的脚步,还是悄悄地走近再走近。然而,没有了心的余裕,很多人一时无心赏花了。早在花期到来前,各地就开始呼吁赏花活动应当“自肃”(意为自慎,或自行克制)。东京最有名的赏花名所——上野公园,也就是引发了鲁迅先生“绯红的轻云”之联想的所在,便在大门口立起一块请来客“自肃”的牌子。大概是说,别人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即使不能直接援助,至少也不宜寻欢作乐了吧。纵使华裔议员莲舫女士对号召“自肃”的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发难,说对个人行为不应束之以行政命令,却也无甚回应。

    大和民族有谨小慎微的本性。结果,今春的一个“自肃”运动,又给日本经济带来了莫大的损失,人称“二次被害”。东北灾区的人们反倒不乐意了。有灾区民众在网上说:我们虽然受害,至今困难重重,但我们的心还没有狭隘到见不得别人赏花寻欢的程度。请大家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尽情赏花,尽情喝酒,尽情欢乐吧。这才是对我们的最大支援啊!

    赏花盛会驱散悲伤

    季节不由人。人间的“自肃”是非之争还没结束,春的脚步已悄悄走过。笔者所在的名古屋地处中部,好像真的还没顾上好好欣赏呢,樱花就开完了。覆盖在本州上空那一片绯红的轻云,由西至东,开始飘移到东北地区上空。

    不久前,电视上一档报道东北地区“花见”(赏花活动)的节目,令人怦然心动。岩手县陆前高田市的一个避难所叫“金刚寺”,人们在这里热热闹闹地召开了“花见大会”。只见小小的一块高台上,几株樱花开得格外鲜艳。庙里的和尚为罹难者念经、默哀、洒祭地产酒之后,挤得满满登登的人们便在樱花下尽情饮酒尽情欢乐,擂起了当地的“太鼓”,演起了祖传的“艺能”,最后肩并肩地齐声合唱一曲最能牵动柔肠的《故乡》。

    这次赏花活动的发起人,是一位叫佐藤真志的77岁老者。随着记者的采访才知道,老人的儿子是位警察,大难临头之际,本来在安全地带的他为了疏散民众,被无情的海啸卷走了。“我现在倒是好好的,可是,儿子不在了。……这是他的工作,没办法。……”镜头前,老人淡淡地叙述着,甚至看不到一滴眼泪。观众的心,却一下揪紧了。

    东北地区纬度高,气候较冷。因为春天来得迟,美丽的樱花,就注定要在饱受磨难、孕育痛苦之后才能绽放吗?

    没有英雄情结的国度?

    在这个樱花盛开的春天,从东北受灾地区传过来的消息,不停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宫城县南三陆町,是灾难袭来时首当其冲的地方。当天下午2点46分,强烈的地震后,巨大的海啸迅速逼近,正当许多人浑然不觉之际,町役场(相当于镇政府)防灾课的无线广播喇叭突然响起来。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从中传出,一遍又一遍地催促着:强烈海啸即将袭来,请大家赶紧避难!如梦方醒的人们听到广播,才纷纷朝高处奔去。  

    滔天的巨浪无情地冲入街道,广播仍在继续,仿佛是要全力拯救镇上的17000人。忽然间,广播中出现了颤抖——海浪已经冲进了广播室所在的二楼!之后又过了数秒钟,女子的声音才戛然而止。同在一座楼里办公的人,有的跑到了三楼,又冲向屋顶。巨浪卷过,屋顶随即也被淹没,一些人死死地抓住屋顶上的铁塔,才未被卷走。等到海啸退去,原来的30多人,只剩下区区10人;建筑物本身,竟也被冲得只剩下钢筋骨架。

    死里逃生的人们四下看看,那位勇敢的女播音员已然无影无踪。南三陆町的生还者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因为听到那拼死呼喊的广播而及时避难成功的。当地人心怀感激地称其为“天使之声”,也永远地记住了这位天使的名字——远藤未希。24岁的她刚刚结婚一个月。灾后43天,远藤的遗体终被确认,一条年轻的生命,当樱花还在孕育时就悲壮地凋谢了。

    这种可歌可泣的故事还有许多,不过和一衣带水的邻邦比起来,日本人好像没什么“英雄情结”。牺牲的,报过也就报过,从来不说要向谁学习,以谁为榜样;收看的,看过也就知道了,到现在好像也没听说要开什么表彰大会。全世界都在讲,这场大灾难,显出日本人有修养,道德水准高。可日本人倒不见得这么看。他们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平常的样子。平常的样子,就是人的本性。所谓本性,不仅会令人在大难临头时拼命逃生,也会令人坚守岗位以身殉职;不仅会在无可奈何中默默忍耐,也会对政府的失职直言愤慨、毫不掩饰。

    为劫后的大地留下亮色

    4月中旬以后,积雪渐渐融尽,绽放在地震废墟上的樱花,越来越多地进入视野。断壁残垣,瓦砾垃圾中,间或几株劫后余生的樱花悄然开放,幸存者们居然无比兴奋,好像突然发现了生机。某些大一点的樱树被海浪推倒拗断,断了根的树干上竟也开出花朵,而且花枝向上!动用推土机整理现场的自卫队,只要发现樱树,费尽心机也要设法保存下来,尽可能给灾后重建的大地留下亮色。孩子们毕业,校舍已经残缺不全,校门口歪歪斜斜一棵樱花就是毕业照背景的首选。日本人对樱花的喜爱,真的是深入骨髓、融化到血液中了。

    由点成片,东北地区的樱花就这样悄悄达到了最盛期。这片土地上,牺牲了太多的生命,连樱花也开得特别浓艳。人们昂起头,一边过着困苦不堪的避难生活,一边开始了“花见”。樱花,仿佛成了一种精神力量。摄影家们的镜头一次次对准这本州最后的樱花,每天都有大量精品被贴上网。其中一条消息,让我看过后久久难忘——

    那本来是“时事通讯社”的报道。说离福岛第一核电站不远处的郡山避难所里,有一天贴出了一张樱花的照片,使得难民们心头别有一番滋味。照片拍的是有名的赏樱胜地富冈町“夜森林公园”里一大片盛开的花海。那里有2000多株樱树,往年总有大量游客前来赏花,花间树下一派喧闹景象。可是,今年因为核泄漏的威胁,诺大的赏樱胜地居然了无一人。家住邻村,上班路过这里的一位67岁男性,拍下了这张照片。“自己看到这静谧的场面不禁感到悚然。同时,故乡的樱花拼命开放的样子,也想让住在避难所的大家都瞧瞧。”受灾百姓看了照片,不由得回想起昔日胜景,心中想必充满怀念,惆怅,还有说不出的落寞。

    重振灾区,以出游的名义

    “寂寞开无主”,是中国士大夫的吟咏,终究不符合日本人的审美情趣。日本人,只喜欢在盛开的樱花树下,大家一起嬉戏饮酒,纵情享受哪怕是片刻的欢乐。随着“黄金周”临近,各地纷纷组织迟来的“花见”旅游,作为重振灾区的一种契机。本州最北的青森县弘前城的樱花极有名,据说5月上旬是最盛期。刚刚恢复通车的东北新干线,指定席车票已告售罄。不少旅行社还组织了黄金周志愿者支援灾区的旅行路线。

    去,就是帮人家干活,食宿自理,哪儿是什么旅游呢?而且,这样的出游多有捐款性质,价钱毫不便宜。多少出人意料的是,各地都是募集消息甫出,名额顷刻爆满,1000公里之遥的广岛亦不例外。在东京都的一处志愿者中心,原打算在黄金周招200人赴灾区支援,可申请者不足10分钟就达到600人,而且大多是年轻人。

    平时走在日本的街头,大部分面孔都是冷漠的。人们自顾自地来去匆匆,好像对自身以外的事情毫无兴趣。这样一个民族,莫非只在巨灾来临时,才会突然改变?无论如何,从心底里那样挚爱樱花的人们,终归会在适当的时候将内心深藏的那份感情与他人共享。明年,当绯红色的轻云重新飘来时,日本想必会是另一番景象了。

 

樱花怒放,借以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