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5月20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选民在求稳和求变之间纠结

本报记者直击新加坡大选

本报特约记者 韩晓英 发自新加坡 《 青年参考 》( 2011年05月20日   11 版)

    5月8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竞选获胜后向民众致意。

    新加坡国会大选于5月8日落幕,执政的人民行动党赢得87个议席中的81个。但他们的总得票率创下1965年建国以来的该党最低得票率,反对党创记录地参与了82个席位的竞争,其中工人党赢得了6个席位,并攻下了一个重要的“集选区”,崛起为最具分量的在野党。因此,当地媒体用“执政党完胜、在野党大胜”来总结此次选举结果。《青年参考》记者在当地捕捉到了和谐表层下新加坡人对大选的某种纠结情感。

    拉票竞选期只有9天

    新加坡的选举可谓速战速决,从确定大选日到大选结束,不足20天,而真正能拉选票的竞选期只有9天。

    一位当地人告诉《青年参考》记者:“我们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美国人早就知道大选的日子,却不知道大选的结果;新加坡人早就知道大选的结果,却不知道大选的日子。”的确,直到4月19日,总统纳丹宣布解散国会、确定5月7日为大选投票日,而提名日是4月27日,本届选举还规定投票日前一天为“冷静日”(当天各党派不得拉选票,以便让选民冷静思考)。如此一来,5年一次的大选就被压缩在短短数日内,给人一种突然而至又倏忽即逝的紧张感。

    记者观察到的这种紧张感,更多来源于电视、网络等媒介渲染,而普通市民的生活并未因大选而有大的改变。竞选期间,除了几场指定地点的群众大会,偶尔传来的宣传车拉票声外,大街上只是多了一些整齐悬挂的海报和条幅。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多大波澜,甚至在大选投票日,习惯于去体育场健身的市民仍自由出入体育场。稳定有序,忙而不乱,这种生活常态的延续,是新加坡大选留给记者的最初印象。

    这种稳定也是新加坡人所希望的。尽管网上反对政府的声音高涨,群众大会上群情激昂,不少选民还是选择了人民行动党。

    7日晚《青年参考》记者在先驱区体育场等待选举结果时,看到了不少人身穿象征人民行动党的白色衣装,在小学做了10多年汉语老师的张静便是其中之一。她说因为家离体育场很近,所以参加过之前国民团结党(在野党派之一)在这里举办的群众大会,对他们的提案也了解一些,可她还是把票投给了人民行动党,主要原因便是对目前的生活很满意,并希望能这样平稳地继续生活,她举自己的工作为例,“教师在这里是公务员的待遇,享受政府补贴,我觉得政府的管理制度算是不错了。”不过,张静也承认执政党有一些问题,比如自大、强硬,她希望政府能多听听反对的声音。

    希望政治上有所改变,却不希望大的变革影响到自己的利益。这种矛盾心理,恰与此次大选的结果相吻合。

    “给他们压力”

    竞选期间,《青年参考》记者多次看到巨幅展板上醒目的宣传语:“你手中的一票是有力量的,不要让他们一手遮天。”很明显这是在野党的口号。这句“不要让他们一手遮天”似乎更能表现选民的不满和怨恨,但另一句“给他们压力”则柔和很多,让人感叹反对党的自知之明:选民们的最终选择,只是让执政者产生压力感而已。

    竞选用的宣传海报极为整齐地挂在路灯的柱子上,往往是同一根柱子上张贴着不同党派竞选者的海报。记者在同一根柱子上看到国民团结党参选人的微笑和人民行动党竞选人的沉思。两张海报大小一样、风格相近,都没过分渲染,只是照片配上简洁的文字说明,让人有种公平的感觉。

    新加坡每次选举都要划分很多个单选区和集选区,在单选区内得票最多的候选人当选,而集选区则必须有几个候选人包括1名少数族裔代表搭档参选。据说设立集选区的初衷是为了保证少数族裔的参政权,但集选区对候选搭档人数上的要求,常导致实力单薄的反对党无法推出合乎要求的参选人数。难怪工人党首次攻下一个集选区,被认为是掀开了“新篇章”。

    正是选区划分这一制度问题,让已取得永久居住权的杨先生对记者说:“选区怎么划分由执政党定,一个其他党派就算在某个区里口碑很好又有啥关系?执政党突然取消这个选区,他们就傻眼了。”的确,选区不固定,让不少新加坡人都颇为头疼,每次选举前选民们都要弄清楚自己原来所在的选区还在不在。这种制度内的不公,大大限制了实力不足经费有限的在野党派。

    “支持反对党要后悔5年”

    在《青年参考》记者采访的新移民中,不少都像张静一样支持执政党。28岁的小易和丈夫小岛于2009年入籍,他们所在的丰加北区人民行动党候选人以70.61%的得票率当选,是此次选举中人民行动党获得支持率最高的选区。两人目前工作都很稳定,购房时还享受了政府的补贴,所以投票支持人民行动党,“没什么犹豫的”。

    相比之下,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则更多流露出对政府的不满。50多岁的薇安女士曾做过多年记者,她说,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让很多人不满,对需要成家立业的年轻人来说,高涨的物价和房价也让他们倾向于投票给其他党派,让国会中有不同的声音跟政府抗衡,她认为执政党的一些做法“太过强势了”,但她还是选择支持人民行动党,因为“没什么是完美的”。

    投票给执政党的选民,也有一些是充满无奈的。记者在大选当晚见到一名30来岁的新加坡男子大声说:“不选人民行动党,就没有钱。”记者曾听说:如果大选中不投票给人民行动党,在申请各种福利时便会受阻。虽然只是流言,但人民行动党每次在拉选票时,都会提出翻修组屋、改善居住环境等具体的福利政策。小易和小岛夫妇也说,自己选区内是人民行动党胜选,政府的公共福利措施就会继续执行,对个人来说自然便利多多。

    选举后的第3天傍晚,记者就注意到小区广场旁的健身场所已经悄然换了新装,破损的健身器材都已修葺。虽然这不一定与行动党在这一选区的获胜有关,但阿裕尼区内以人民行动党名义建立的幼儿园突然关闭,应该与该党在这一集选区的败选有关。不知道阿裕尼的选民会不会像李光耀在选前警告的那样,“如果阿裕尼决定支持反对党,他们有5年的时间去反思和后悔”。

 

本报记者直击新加坡大选
“政治里程碑”VS“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