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不仅是资金和技术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中国大陆当今的住房政策主要考虑的是“居者有其屋”,但忽略了居住形式的社会意义,特别是社区建设对发展民主的作用。
三种社区的不同性格
中国的传统社区如胡同、四合院,人们挤在一起住的时候矛盾很多,都恨不得赶紧搬走。可一旦搬出来,又非常怀念以往的环境,因为那时的人际关系很亲近。
再一种就是单位社区。很多单位社区其实只是个居民楼,只不过大家工作在一起,生活也在一起,领导可能住得稍微好一点,实际上这仍然是一种混合居住。现在领导都住到别的高档社区或别墅去了,工作关系和人际接触被割裂了,人与人交往的基础自然受到削弱。
第三种是商品化住房的封闭社区,研究显示这里面的人交往是最少的。封闭社区是好是坏?这是个问题。现在北京郊区的农村都已经封闭社区化,进村有保安检查。
有社区的地方,越民主越好。在传统的混合社区,大家有一种平等感,这有利于民主。可惜我们的这种模式正在慢慢消失,而不是越来越多。学者也好,官员也罢,没有谁关注这方面,而是都在忙着解决穷人有没地方住的问题。
只是提供住所,而不考虑社会功能的发挥,不考虑混合居住,贫困就会变成持续性的,一代又一代,无法改变。
城市规划是综合工程
有人做过研究,发现美国的社区和英国的社区很不一样。你到了英国就会发现,很多英国人自称工人阶级,因为英国的社区往往是在一起工作的工人住在一起。美国则是尽量逃避同事,一起工作还可以,下班后就尽量离彼此远一点。
美国社区的陌生化很明显,两个工具使得人群分化:一个叫俱乐部,一般的人根本进不去,因为会员价很高;另一个就是房价,好地段穷人是没钱住进去的。这个跟意识形态还有隐私权观念等都有关系,总之,在美国很难形成英国式的社区。
中国在快速转型的过程中,还有机会朝理想社会的方向发展,如果再这么走20年,一切都定型了,一切都凝固了,想回头就很困难了。一旦空间形成定势,外力再想改变就很难。它会变成刚性的,会自我强化。
大城市如果按照现在的规划做下去,是比较难改变的。城市规划界有人在批评这一点,但他们往往跟社会科学界没什么来往,后者不理解甚至不太读建筑和城市规划方面的著作,反过来也一样。到底什么是好的生活?哲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大家应当一起开个务虚会。有哪些东西需要搞清楚?哪些东西该怎么讨论?媒体的贡献也应该体现在这方面。
□摘自《幸福指数:一个国家发展的指标体系》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3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