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领袖都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即便伟大如亚伯拉罕·林肯,亦无法摆脱时代的印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讲座教授艾瑞克·弗纳,选择了一个为大众所熟知却又充满争议的领域——林肯与奴隶制的关系作为这部著作的主干,成功地为这一话题带来了新气象。在上个月颁布的2011年度普利策奖中,本书一举夺得历史类大奖。
在研究林肯所处的历史背景时,弗纳并没有选择从他的军事能力、关于他的八卦乃至同性恋倾向等角度入手。取而代之的是,他紧紧扣住林肯的从政之路这一线索。
得益于对19世纪的广泛了解,本书可以为读者提供有关林肯对奴隶制态度的最周全、最审慎的资讯。之前,历史学家总是被许多相互矛盾的事实搞得迷茫不已。一方面,林肯是伟大的解放者;另一方面,他有种族歧视倾向,常常使用“黑鬼”这样的词汇,认为美国黑人应该被驱逐到利比亚或者中美洲等其他地方。同样,没有人能够在有关奴隶制不公平的辩论中比林肯更咄咄逼人,可他却很少为400万黑人遭受的不幸设身处地地考虑过。
这些矛盾其实是林肯成长环境的反映。他1809年出生在肯塔基这样的蓄奴州,后来服务于辉格党,这个党里各式各样的人都有——有残暴的南方种植园主,也有反对奴隶制的北方人。事实上,林肯的妻子玛丽就来自奴隶主家庭。林肯崇拜的政坛偶像亨利·克莱本身也是个矛盾体:骨子里保留着迂腐顽固的种族歧视习惯,但又期待被奴役的黑人有朝一日能够得到解放。
在各种观念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个走中间路线的林肯。他认为奴隶制的确违背了最基础的美国精神,对采取剧烈行动废除这一制度却欠缺激情,依然忠诚于对奴隶制给予保护的美国宪法。19世纪,在共和党最终成立的时候,正是林肯遵循的中间路线,才使他成为1860年总统竞选中最引人注目的北方候选人。
除了对其中立立场的褒扬,弗纳在书中也没有回避林肯的某些污点:在他还是职业律师的那几年,林肯曾为一个南方奴隶主辩护,后者打算重新奴役已经获得解放的奴隶家庭。成为领导人后,他依然在一份声明中强调,自己是为了国家的统一才发起的内战,对于奴隶制的存亡根本不放在心上。不仅如此,他还做出过更令人吃惊的断言:美国黑人对内战的爆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挑起了这场血腥冲突。
弗纳指出,在那个时代,只有少数白人敢于站出来公开自己的、在当今被认为是有进步意义的种族平等理念。即便身为总统,林肯也不可能摆脱大环境与保守观念的束缚。无论如何,他珍视美国的完整和统一。尽管无比尊崇法律,林肯敢于动用自己作为战时总统的权力来暂时取代法律,例如,为了平定南方叛乱,他曾经暂停实施人身保护令。
林肯最宝贵的特质是具有与时俱进的能力,他根据局势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在内战期间,逐渐真诚地对黑人群体欣赏起来,开始积极推动黑人获得同等政治权利的历史进程。他曾坚决反对立刻取消奴隶制,最后却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对解放黑人采取实际行动的总统。当然,他也及时地做出了解释:南北战争的出发点,在于所有美国公民都应获得自由。
其实林肯自己也说过,他无法控制正在发生的事情,而是这些事情控制着他。本书更为中肯地指出,是一系列的政治事件逐渐塑造了林肯,最终成就了他真正的伟大功绩。